“观察者之眼”。
这个陌生的称谓,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又一颗石子,在“望乡星”和翡翠纪元的高层中激起了新的、更深层次的涟漪。它显然不同于已知的“播种者”(遵循规则的园丁)和“收割者”(充满恶意的掠食者),更像是一个……冷眼的旁观者,一个评估者,甚至可能是一个……审判者。
“‘观察者之眼’协议启动……”林星在“望乡星”的紧急分析会议上,重复着这段令人不安的信息,“这意味着什么?它们会如何‘观察’?观察的标准又是什么?我们的‘异常活跃’和‘引入外部变量’,是会被视为积极的‘变数’,还是危险的‘失控’?”
没有人能给出答案。未知带来了更深的焦虑。他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角斗场,不仅要面对磨刀霍霍的“收割者”,还要承受来自观众席上冰冷目光的审视。
压力之下,“望乡星”殖民地内部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一直主张谨慎、专注于“扎根”的马尔科姆·李总长,在巨大的生存压力和对“观察者”意图的担忧下,态度变得更加保守,甚至在某些方面与阿米尔的“探索派”产生了新的摩擦。
“我们必须重新评估与翡翠纪元的合作深度!”在一次资源分配会议上,马尔科姆语气沉重,“这个‘观察者之眼’明显是因为我们与灵蕨族的联合行动才被触发的!谁知道它们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如果它们认为这种跨文明联合是一种‘威胁’,那我们现在的行为岂不是在自寻死路?我们应该收缩防线,专注于自身,避免任何可能被误解为‘挑衅’的行为!”
“收缩?怎么收缩?”阿米尔立刻反驳,他因为研究进展缓慢而显得有些烦躁,“没有灵蕨族提供的关于‘生命共鸣’的线索,我们连‘秩序场’的门都摸不到!没有‘星尘矿’,我们的防御工事就是纸糊的!现在退缩,等于放弃我们唯一的生机!这个‘观察者’要看,就让它们看好了!我们是在自卫,是在求生,何错之有?!”
争论几乎成为每次高层会议的常态。埃拉执政官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在双方之间斡旋,维持着殖民地脆弱的统一战线。她深知,内部分裂比外部威胁更加致命。
与此同时,在翡翠纪元,情况同样复杂。
“净源守护者”领袖瑟薇拉,敏锐地抓住了“观察者之眼”这个新变量。她在一次半公开的演说中,向所有族人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看吧!‘外部’的干涉引来了更深邃的黑暗注视!‘观察者之眼’!这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不祥!它们为何而来?定然是因为我们偏离了‘盖亚低语’指引的纯净道路,与‘人类’的科技造物纠缠过深!这是星球的意志在向我们发出警告!现在回头,停止建造那些亵渎自然的金属高塔,回归纯粹的共鸣,或许还能平息‘观察者’的怒火,避免真正的灾难!”
她的言论在部分内心惶惑不安的灵蕨族中引起了共鸣,给“盖亚之盾”计划的推进带来了不小的阻力。一些正在建设中的灵能共振塔工地,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抗议和消极怠工。
凯伦和菲罗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要应对“收割者”的潜在威胁,推进防御计划;另一方面要平息内部日益抬头的保守声音,还要揣摩那神秘的“观察者之眼”的意图。
就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刻,转机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莉亚和她在L-01研究站的团队,在一次高风险的能量共鸣实验中,意外地与核心结构体的某个深层数据库建立了极其短暂、却更加清晰的连接。他们获取了一段关于“观察者之眼”的、相对完整的背景信息。
“观察者之眼”,并非某个单一的实体,而是一个极其古老、松散、由多个未知高等文明联合组成的**信息收集与评估网络**。它们不直接干预文明进程,其核心宗旨是观察和记录宇宙中出现的“重大变数”和“异常演化路径”,评估其对宇宙长期稳定性的潜在影响。
“tEAR-7”事件(人类文明的重置与林默的抉择)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变数”,而人类“方舟”与翡翠纪元“灵蕨族”的跨纪元联合,更是“变数”之上的“变数”,完全超出了“播种者”标准协议的预料,因此才触发了“观察者之眼”的启动。
更重要的是,信息明确指出,“观察者之眼”的评估标准**并非固定**,它们更看重文明在面对危机时展现出的**适应性、创造力、以及……内部凝聚力**。分裂、内讧、固步自封的文明,通常会被评估为“低潜力”或“高风险”;而能够团结一致、灵活应对、甚至能融合不同智慧创造出新路径的文明,则可能被评估为“高潜力”,有时甚至能获得……**极其有限的、非直接的信息提示**。
“它们是在……**考验**我们?”凯伦在得知这一信息后,震惊之余,豁然开朗。
“不仅仅是考验,”菲罗斯的信息波带着兴奋,“更是在**筛选**!筛选出有资格在宇宙这个残酷舞台上继续走下去的‘玩家’!”
这个消息被迅速共享给了“望乡星”。埃拉、阿米尔、马尔科姆等人得知后,都陷入了深思。
“所以,我们现在的每一个选择,内部的每一次争吵,可能都在‘观察者’的评估表上被打分……”埃拉喃喃道,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也看到了一丝方向。
马尔科姆紧绷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如果团结和创造力是正面因素,那么他之前主张的过度保守和孤立,反而可能被判定为负面行为。
阿米尔则更加坚定了推进技术合作的决心:“我们必须证明我们的‘潜力’!不仅要挡住‘收割者’,还要向这些‘观察者’展示,我们人类和灵蕨族联合起来,能创造出怎样的奇迹!”
共同的外部压力(收割者)和潜在的机遇(观察者的认可),成为了一剂强效的粘合剂。两个文明内部的无谓争吵迅速平息,精力被重新集中到合作与生存上来。
在“望乡星”,阿米尔的研究院与林星的部门通力合作,开始尝试以“希望号”为中介,搭建一个小型的、“秩序场”与“生命共鸣”融合的实验性防御阵列。而在翡翠纪元,凯伦和菲罗斯顶住压力,强力推进“盖亚之盾”网络的建设,并开始有限度地引入“方舟”提供的能量聚焦技术,莉莉娅的团队惊喜地发现,这种技术结合灵蕨族的灵能引导,效果出奇的好。
甚至,为了应对“观察者”的评估,两个文明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文化与制度交流,讨论在危机背景下,如何建立更高效的联合决策机制。
然而,就在合作步入快车道,一丝希望的曙光初现时,那个来自“破碎尖岬”碑座的、持续不断的加密通讯,突然停止了。
不是自然的沉寂,而是一种……**被强行中断**的戛然而止。
几乎在同时,无论是“望乡星”还是翡翠纪元,所有监测深空信号的设备,都捕捉到了一段来自同一未知源头的、更加清晰、也更加不容置疑的广播信息。这信息并非针对他们,更像是某种……**全域通告**:
**“警告:检测到‘收割者’主力舰队活动迹象,坐标区域包含……tEAR-7关联区。”**
**“评估:威胁等级——高。”**
**“建议:所有受影响文明,做好应对准备。”**
**“信息源:观察者之眼网络(匿名节点)”**
通告结束后,深空再次陷入死寂。
但这死寂,却比任何喧嚣都更加令人窒息。
考验结束了。
评估,或许已经有了初步结果。
而真正的生存之战,即将拉开血腥的序幕。
“收割者”主力舰队,正在路上。
时间,真的不多了。两个文明倾尽所有打造的防御,能否在真正的风暴中屹立?而那神秘的“观察者之眼”,在这场即将到来的劫难中,又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案,将在战火中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