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者之眼”那冰冷而客观的全域警告,如同最终审判的钟声,回荡在“望乡星”和翡翠纪元的每一个角落。不再是潜在的威胁,不再是遥远的阴影,“收割者主力舰队”这七个字,带着血淋淋的现实感,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
倒计时,开始了。
***
“望乡星”殖民地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战时状态。所有非必要的生产活动几乎停止,能量和资源被最大程度地导向防御体系。轨道上的炮台群闪烁着蓄能完毕的冷光,伪装监测站如同警惕的哨兵,死死盯着星系外围的每一寸虚空。
在“希望号”纪念馆周围,一座小型的、实验性的融合防御阵列正在争分夺秒地搭建。阿米尔·琼斯博士双眼布满血丝,亲自监督着每一个环节。利用“希望号”作为共鸣核心,他们将初步理解的“秩序场”发生器与模拟灵蕨族“生命共鸣”频率的能量发射器结合在一起。理论模型显示,这种混合场能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收割者”依赖的空间撕裂技术,并为纯能量护盾提供额外的稳定性缓冲。
“能量耦合还是不稳定!第三区段负载过高!”一名工程师在通讯频道里嘶吼着,背景是能量过载的刺耳警报。
“降低输出功率!重新校准‘希望号’的印记共鸣频率!林星博士,我需要灵蕨族那边最新的波动参数!”阿米尔的声音沙哑却异常专注,他已经连续工作了数十个小时,靠着高浓度营养剂和坚定的意志支撑着。
林星所在的部门成为了信息中转站和“翻译官”,她需要将翡翠纪元不断优化调整的“生命共鸣”参数,实时转化为工程团队能够理解的设置。同时,她还要密切关注殖民地内部的社会情绪。马尔科姆·李总长虽然不再公开反对合作,但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行星防御工事的巩固和民生保障系统的应急方案上,仿佛在为自己预期的、最坏的结局做准备——即使轨道失守,也要在地面进行最后的抵抗。
一种悲壮而压抑的气氛笼罩着殖民地。人们沉默地工作着,父母紧紧抱着孩子,情侣在防空掩体的阴影中无声拥抱。他们建设的家园,可能即将迎来毁灭的风暴。
***
翡翠纪元,地球。
“盖亚之盾”计划的推进,在“收割者”主力舰队逼近的终极压力下,终于突破了最大的内部阻力。
当“净源守护者”领袖瑟薇拉和她最坚定的追随者,再次试图在建设关键节点——位于“晶歌之城”中心的最大灵能共振塔——进行阻挠时,一直保持克制的凯伦和菲罗斯采取了强硬措施。
“瑟薇拉长老,”凯伦的信息波带着前所未有的威严,他身后站着由托里克率领的、全副武装的守护者小队,“‘观察者之眼’的警告已经证实,危机迫在眉睫。‘盖亚之盾’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我以星际事务部及跨纪元遗产研究委员会的名义,要求你及你的追随者立即离开建设区域,不得干扰工程进度。任何阻碍文明存续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全体族人的背叛!”
瑟薇拉那纯净的银色蕨叶因愤怒和难以置信而剧烈颤抖:“凯伦!你竟敢用武力威胁?!你这是在与星球的意志为敌!”
“不,瑟薇拉长老,”菲罗斯上前一步,他的信息波清晰而有力,“我们正是在遵循星球最根本的意志——**生存**!‘盖亚之盾’调动的是星球本身的力量,保护的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命!你追求的‘纯净’,如果以文明的灭绝为代价,那它还有什么意义?!”
现场对峙的影像通过灵能网络传递开来。无数灵蕨族看到了凯伦和菲罗斯的决绝,也看到了瑟薇拉那与当前生死存亡格格不入的固执。原本一些同情“净源守护者”的族人,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也动摇了。
最终,在大多数族人沉默的注视下,瑟薇拉和她的小部分核心追随者,被“请”离了建设现场。他们没有再进行激烈的反抗,但那冰冷的、隔绝的信息波动,显示着裂痕并未消失,只是被更大的危机暂时掩盖了。
障碍清除,“盖亚之盾”的建设全力加速。莉莉娅的团队与“方舟”的工程师们远程协作,将能量聚焦器成功集成到共振塔中。当第一座主塔被激活时,一股庞大而温和的、与整个“晶歌之城”生命脉搏相连的能量波动荡漾开来,让所有族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与连接感。
与此同时,莉亚的监控团队发现了L-01核心结构体的新变化。在“盖亚之盾”网络初步成型后,结构体似乎将其识别为了一个合格的“防御节点”,主动向其开放了更多关于能量协调和场域稳定的深层知识,并且……**停止**了向那个未知目标发送加密信息,转而开始向“盖亚之盾”网络注入一种奇特的、用于增强场域稳定性和隐蔽性的辅助算法。
“‘播种者’的遗迹……在帮助我们?”莉亚感到难以置信。这似乎印证了之前的猜测,这些遗迹更倾向于支持积极应对、团结协作的行为。
***
在最后的准备阶段,两个文明进行了一次最高级别的联合虚拟会议。
埃拉、阿米尔、马尔科姆、林星等人的全息影像,与凯伦、菲罗斯、莉莉娅、莉亚等人的灵能投影,出现在一个中立的虚拟空间中。
“根据‘观察者之眼’警告和我们对深空引力扰动的监测,‘收割者’主力舰队预计将在**五至七个标准日内**抵达‘新黎明星系’外围。”埃拉开门见山,语气凝重,“它们的第一目标很可能是我们,因为‘星尘矿’和我们的技术活动是更明显的信号源。”
“我们明白,”凯伦的投影稳定而坚定,“‘盖亚之盾’全球网络将在三日内完成初步整合。虽然强度可能不足以完全抵挡主力舰队,但应该能对它们的扫描和低强度攻击产生有效干扰。我们会做好一切准备,如果战火波及故乡,灵蕨族将与星球共存亡。”
“我们不会孤军奋战。”阿米尔接口道,他展示了融合防御阵列的最新进展,“实验阵列虽然规模小,但原理验证成功。我们正在将相关技术紧急应用到部分轨道防御平台上。即使……即使轨道防线被突破,我们也会在‘望乡星’地面,利用‘希望号’的共鸣,构建最后的核心防御圈。”
马尔科姆最后发言,他展示了一份详细的物资和人口疏散预案:“我们已经规划了深层地下掩体和新黎明星系内几个偏远卫星的紧急疏散点。这是最坏的打算,但我们必须为文明的延续保留火种。”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务实的准备和坚定的决心。两个文明的领导者在最后的时刻,展现出了惊人的冷静与团结。
会议结束时,林星突然提议:“在最后的时刻到来之前,我们……能否进行一次非加密的、公开的通讯?不是技术参数,不是作战计划,只是……让两个世界的人民,能听到彼此的声音,知道他们并不孤单。”
这个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
于是,在“收割者”舰队阴影笼罩的前夜,一段特殊的、未加密的广播信号,从“望乡星”和翡翠纪元同时发出,指向彼此,也微弱地散向星空。
信号里,没有语言。只有一段由“望乡星”中央电脑合成的、融合了人类古典音乐元素与灵蕨族和谐频率的**交响诗**,旋律中蕴含着对生命的礼赞、对故土的眷恋、对未知的探索、以及在绝境中依然不屈的勇气。同时,夹杂着两个世界一些普通民众自愿分享的、最珍贵的记忆片段影像——孩童的笑脸、恋人的拥抱、壮丽的自然风光、创造时的专注……
这并非战术,也非策略。这是两个文明灵魂的展示,是向黑暗宇宙宣告他们存在的……最后呐喊。
信号在寂静的星空中传播。
在“望乡星”,人们抬头望向星空,仿佛能感受到来自遥远故乡的温暖共鸣。
在翡翠纪元,灵蕨族舒展蕨叶,感受着那来自星海彼岸的、充满韧性的生命波动。
他们不知道这信号能否被“收割者”接收,又会引发何种反应。他们也不知道,“观察者之眼”是否会注视着这绝望中绽放的人性与灵性之光。
他们只知道,他们已经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五天后。
“望乡星”外围监测站传回了最后的、也是最清晰的警报。
巨大的、不规则的阴影,开始出现在星系边缘的引力透镜效应中。
“收割者”主力舰队,抵达了。
末日钟声,敲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