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黎明星系”,“望乡星”高轨道,“希望号”纪念馆兼深空探索研究院主基地。
阿米尔·琼斯博士站在巨大的观测舷窗前,俯瞰着下方那颗日渐繁盛的蓝色星球,心中却燃烧着指向星辰的火焰。自从“深空探索研究院”成立以来,他感觉自己才真正重新活了过来。殖民地的日常建设固然重要,但那无法满足他内心深处对未知的渴求。现在,他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将精力投入到解析“知识回廊”遗产中那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尖端理论上。
他的第一个目标,并非建造庞大的星际战舰——那在资源和技术积累的现阶段还太遥远——而是设计并建造一艘能够进行高效、安全星系内探索的**科研船**。
这艘被命名为 **“先驱者号”** 的科研船,凝聚了研究院数月来的心血。它体型不大,约等于旧时代的大型驱逐舰,但其技术含量却远超“方舟”舰队任何一艘船只。船体采用了从“知识回廊”获取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软化”空间曲率的新型复合材料,使其在亚光速航行时能更有效地规避星际尘埃和微小天体的撞击。能源核心则是一种小型的、稳定可控的聚变-空间共振混合引擎,效率远超传统的聚变推进。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探测阵列,集成了多种基于新物理原理的传感器,能够扫描并分析常规设备难以察觉的微弱引力异常、能量残留和物质频谱。
“先驱者号”的首航任务,目标直指星系外围一条不久前被远程望远镜发现的、富含稀有矿物和一种奇特**能量结晶**的小行星带。这种被暂命名为 **“星尘矿”** 的能量结晶,根据初步光谱分析,其内部蕴含着一种极其稳定且易于引导的空间属性能量,在“知识回廊”的某些高等能量武器和超光速引擎理论中被提及,是极为关键的战略资源。
这次任务意义重大。如果成功开采并研究“星尘矿”,不仅能极大缓解殖民地某些稀有元素依赖库存的窘境,更能为未来真正意义上的星际航行技术,迈出坚实的材料学第一步。这完美契合了“扎根与探索并行”的战略——资源获取服务于殖民地建设(扎根),前沿研究为未来探索铺路(探索)。
然而,任务的批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资源总长马尔科姆·李对此次任务的风险提出了严重质疑。
“那条小行星带位于星系引力边缘,环境复杂,我们的远程观测很有限!”马尔科姆在任务评审会上眉头紧锁,“‘先驱者号’毕竟是第一艘实验船,谁也不能保证它在未知环境下的绝对可靠性。万一发生意外,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一艘船和宝贵的科研人员,更是殖民地未来发展的关键希望!”
“但机遇总是与风险并存,马尔科姆!”阿米尔据理力争,“‘星尘矿’的价值无可估量!我们不能因为惧怕未知就永远躲在摇篮里!‘先驱者号’的设计已经尽可能考虑了安全性,船员也都是最优秀的志愿者。这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步!”
最终,在执政官埃拉·索伦森的权衡下,任务得以批准,但附加了严格的条件:航行路线需避开已知的危险区域;一旦遭遇任何无法识别的信号或异常现象,必须立刻停止前进并报告;任务周期严格限制;并有一艘由经验丰富老兵驾驶的、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方舟时代”小型护卫舰“哨兵号”在安全距离外伴随,作为应急支援。
“先驱者号”的启航,在殖民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数人通过公共网络观看直播,看着那艘流线型、闪烁着新式金属光泽的科研船,如同优雅的海豚,缓缓驶离“希望号”的船坞,喷射出幽蓝色的尾焰,坚定地驶向星系外围的黑暗。
舰长由研究院资深宇航专家**伊莎贝尔·陈**担任,她以冷静和谨慎着称,是平衡阿米尔激进风格的最佳人选。船员包括顶尖的地质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以及一小队负责安保和外部作业的陆战队员。
航行初期一切顺利。“先驱者号”的性能远超预期,平稳地穿越了内星系,逐渐靠近目标小行星带。远程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越来越清晰,确认了“星尘矿”的存在,其储量甚至比预估的还要丰富。
就在“先驱者号”准备释放探测器,对一颗富含矿藏的小行星进行近距离扫描时,异常发生了。
不是来自小行星带本身,而是来自更遥远的、星系之外的深空。
“接收到不明信号!”通讯官突然报告,声音带着一丝紧张,“来源方位……无法精确定位,信号似乎弥漫性存在!编码方式……未识别!能量特征……与‘播种者’网络信号有相似之处,但更加……杂乱,而且……带有攻击性?!”
主屏幕上,一段极其微弱、却充满了无序噪音和尖锐谐波的信号被捕捉并放大。这信号与之前捕获到的、那个冰冷注视的只言片语感觉同源,但更加清晰,也更加……不祥。
**“……探测……资源信号……tEAR-7关联区……”**
**“……低等文明活动痕迹……确认……”**
**“……符合……收割协议……初级标准……”**
**“……派遣……侦查单位……”**
信号断断续续,夹杂着大量无法解析的杂音,但其中几个关键词,让“先驱者号”舰桥上的温度骤然降到了冰点。
收割协议?侦查单位?
几乎在信号被识别的同时,舰船的超光速探测阵列发出了尖锐的警报!一个未知的、高速移动的物体,正从信号来源的大致方向,以一种诡异的、并非纯粹直线的方式,向着“新黎明星系”内部切入!其速度远超“先驱者号”的最大航速,能量读数极高,并且……带有明显的隐形特征,若非其切入时引起的微弱空间涟漪,常规探测根本无法发现!
“立刻终止任务!全舰最高警戒!向‘望乡星’和‘哨兵号’发送紧急遇险信号!包含不明信号内容及未知高速物体信息!”伊莎贝尔·陈舰长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了一连串命令。她的额角渗出了细密的汗珠,阿米尔博士的理论和蓝图可没告诉她会这么快就遭遇地外威胁!
“先驱者号”迅速转向,将引擎功率推到安全极限,试图撤离小行星带,与后方的“哨兵号”汇合。然而,那个未知物体的速度实在太快了!它似乎精准地锁定了“先驱者号”的位置,无视了沿途的其他天体,如同幽灵般直扑而来!
几分钟后,通过增强的光学传感器,他们勉强捕捉到了那个物体的模糊影像——那并非自然天体,而是一个大约有“先驱者号”三分之一大小的、外形极不规则、仿佛由无数黑色金属碎片随意拼接而成的**梭形物体**。它表面没有任何可见的舷窗或推进器喷口,只有一些不规则分布的、散发着不祥暗红色光芒的裂隙。
它没有发动攻击,而是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精准,与“先驱者号”保持着相对静止,并行飞行,距离近得仿佛触手可及。一种无形的、带着扫描意味的能量场笼罩了“先驱者号”,船体内部的仪器瞬间受到了强烈干扰,发出刺耳的警报!
“它……它在扫描我们!”技术官的声音带着惊恐。
伊莎贝尔强迫自己保持镇定,她下令停止一切抵抗性操作,避免激怒对方,同时持续向外发送代表着和平与非威胁的通用数学信号。
那未知的侦查单位对和平信号毫无反应,只是持续地进行着扫描。几分钟后,扫描似乎结束,那暗红色的裂隙光芒闪烁了几下,一段更加清晰、却充满了机械冰冷和某种……**掠夺意味**的信息,强行突破了“先驱者号”的通讯屏蔽,直接投射在主屏幕上:
**“识别:低等技术文明造物。载体价值:低。”**
**“识别:星尘矿脉资源。资源价值:中等。”**
**“标记此星系。纳入潜在收割名单。”**
**“警告:任何抵抗行为将导致文明评级下降,提升收割优先级。”**
**“信息已发送。等待后续指令。”**
信息显示完毕,那梭形侦查单位没有丝毫留恋,暗红色光芒骤然熄灭,其不规则的外形如同融入阴影般瞬间模糊,下一刻便已出现在数千公里之外,再次几次闪烁,彻底消失在深空探测器的范围之外,来得突兀,去得诡秘。
“先驱者号”舰桥上一片死寂,只剩下仪器恢复正常的微弱嗡鸣。所有人都被这短暂的、充满屈辱和威胁的遭遇惊呆了。
他们不仅确认了深空中存在着其他智慧实体,而且遇到的第一个,就是一个似乎遵循着某种残酷“收割协议”、视文明和资源为猎物的……**掠夺者**。
伊莎贝尔·陈深吸一口气,用微微颤抖的手,将完整的遭遇记录和那段充满恶意的信息,加密发送回了“望乡星”。
消息传回,整个殖民地高层为之震动。
埃拉执政官立刻召开了紧急安全会议。阿米尔之前的兴奋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忧虑。马尔科姆的担忧不幸言重,而且情况比预想的更糟。
他们不仅被“播种者”注视着,还被更加危险的、充满敌意的“收割者”盯上了。
“望乡星”的和平发展时期,似乎提前结束了。星海的黑暗法则,以一种最直接、最冰冷的方式,展现在了这个初生文明面前。
扎根,变得前所未有的紧迫。而探索,则蒙上了一层生存危机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