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纪元,地球。
“晶歌之城”仿佛被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与“方舟”——那遥远星海彼岸的“兄弟文明”——成功建立稳定通讯,并接收到那份包含着问候、星图以及基础通讯协议的回应后,一种难以言喻的振奋感如同温和的季风,吹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每一片舒展的蕨叶。
年轻一代的灵蕨族是其中最受鼓舞的群体。对他们而言,“人类”不再仅仅是历史回响中那个悲壮而模糊的剪影,而是变成了一个真实的、可以对话的、拥有着与他们部分同源灵魂的鲜活存在。学院和公共信息网络中,有关于“方舟”在“新黎明星系”建设家园的有限信息(经过跨纪元遗产研究委员会谨慎审核后发布),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孩子们用发光的苔藓在墙壁上拼出想象中的星舰图案,年轻学者们则热烈讨论着“方舟”分享过来的、关于基础物理和宇宙学的新奇概念,这些概念与他们从L-01核心结构体汲取的知识相互印证,又时常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甚至连城市本身的形态,也开始悄然发生改变。一些新兴的建筑,在保留与自然能量流和谐共鸣的基础上,开始尝试融入更多清晰、理性的几何线条,这是对“人类”遗留美学的一种借鉴与融合。公共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将灵蕨族传统的流动、有机形态与“人类”艺术中常见的对称、结构感相结合的新流派。
凯伦和菲罗斯领导的“星际事务部”与“跨纪元遗产研究委员会”变得异常忙碌。他们不仅要维护与“方舟”的定期加密通讯,负责信息的筛选、编译与传递,还要应对因此带来的社会思潮变化,引导公众以理性、建设性的态度看待这份跨越星海的缘分。
按照“萌芽计划”的下一阶段安排,他们开始系统地整理、编译灵蕨族关于生态能量循环、生物灵能应用、以及与星球意识(他们称之为“盖亚低语”)初步共鸣的实践经验,准备作为一份厚重的“回礼”发送给“方舟”。这项工作本身,也促使灵蕨族对自身传承了无数代的知识体系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梳理和再认识。
“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与光漪之海的能量交换,背后蕴含着如此精妙的微观粒子共振原理……”莉亚在整理能量学资料时,常常发出这样的感慨。通过对比“方舟”分享过来的一些基础物理模型,她发现自己族群许多依赖直觉和经验的技艺,竟然能与更高层级的科学理论相互印证,这让她对自身文明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知。
托里克则专注于研究如何将“人类”遗迹中发现的一些材料强化原理,与灵蕨族培育的活体晶体结合,试图开发出强度更高、能量传导性更好的新型建筑材料,用于建造能够抵御更严酷宇宙环境(例如“破碎尖岬”那种能量乱流)的前哨站。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积极、融合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表象之下,一股潜藏的暗流,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对外开放”而开始涌动。
这股暗流,并非源于长老议会中那些残存的、对“人类”遗产抱有疑虑的保守派。相反,它来自于一个更加极端、更加……纯粹的群体。
他们自称为 “净源守护者”。
这个组织成员不多,但大多是在灵蕨族社会中也堪称顶尖的、与星球自然能量共鸣极为深厚的个体。他们的领袖是一位名叫瑟薇拉(thyvira) 的年长女性,她的蕨叶呈现出一种近乎透明的、如同初生水晶般的纯净银白色,据说她能直接聆听到星球核心最细微的“脉动”。
瑟薇拉和她的大部分追随者,并非否认“人类”纪元的存在或林默的牺牲。他们甚至比许多族人更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悲壮。但是,他们坚信,灵蕨族的本质,在于与脚下这颗新生星球的绝对和谐与纯粹共鸣。
“与‘方舟’的联系,正在污染我们!”在一次秘密的集会上,瑟薇拉的信息波带着一种冰冷的、不容置疑的坚定,回荡在一处位于巨大发光蘑菇丛林深处的天然洞穴中。她的追随者们环绕着她,他们的信息波频率高度同步,散发出一种排外的、封闭的能量场。
“看看我们的城市!那些生硬的线条!看看年轻族人的思想!那些充满‘逻辑’和‘计算’的杂音!”瑟薇拉继续传递着她的理念,“我们在吸收‘人类’的知识,但那些知识里,也必然携带着他们文明固有的‘病毒’——对自然的征服欲、对物质的无限贪婪、以及那种将自身意志凌驾于万物之上的傲慢!”
“林默牺牲自己,是为了保存‘人性’中美好的部分,是为了让我们能在一个纯净的规则基础上,发展出真正超越‘人类’局限性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而不是让我们重蹈覆辙,甚至变成‘人类’的拙劣模仿者!”
“我们与‘方舟’的联系,就像是在一池纯净的泉水中,滴入了来自另一条浑浊河流的水滴。短期内或许看不出变化,但长此以往,我们的本质将被稀释,我们的和谐将被破坏!我们将会失去与‘盖亚低语’最深层、最纯粹的联系!”
“净源守护者”们认为,与“方舟”的任何深度交流,尤其是知识和技术层面的交换,都是在引狼入室,是在玷污灵蕨族纯净的根源。他们主张,应该立刻停止“萌芽计划”,最多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礼仪性的问候,然后彻底切断与“外部”的主动联系,专注于自身“纯粹和谐”道路的探索。
他们的理念,在少数对当前社会变化感到不适、或是对“人类”科技本能抱有警惕的灵蕨族中,引起了一定的共鸣。虽然目前他们的影响力还远不足以动摇长老议会的主流决策,但其存在本身,就像一根埋藏在和谐土壤中的尖刺,预示着未来可能出现的裂痕。
凯伦通过一些隐秘的渠道,得知了“净源守护者”的存在和他们的部分主张。他感到一阵深深的忧虑。他理解瑟薇拉对纯净的追求,那同样是灵蕨族宝贵的特质。但他更相信,真正的强大不是靠隔绝和纯粹来实现的,而是像古老的树木一样,根系深扎于故土(接纳自身全部历史),同时枝叶伸向阳光(拥抱有益的 external 交流),在动态的平衡中成长。
他将这份担忧私下里与菲罗斯和埃洛恩长老进行了沟通。
“瑟薇拉的担忧,并非全无道理。”埃洛恩长老的信息波带着一贯的审慎,“与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路线与我们迥异的文明深度接触,确实存在文化被同化、自身特质被消解的风险。我们必须更加警惕,在交流中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确保我们吸收的是养分,而不是毒药。”
“但因噎废食绝不可取!”菲罗斯的态度则鲜明得多,“‘净源守护者’追求的是一种静态的、脆弱的‘纯净’,就像水晶,虽然美丽,却易碎。而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能够在变化中保持核心的‘韧性’!这需要我们勇敢地去接触、去辨别、去选择!”
凯伦点了点头,他的信息波沉稳而坚定:“我们需要制定更细致的文化交流与知识引进准则。确保任何来自‘方舟’的信息,都经过严格的评估,看其是否与我们的核心价值——和谐、共生、内在成长——相兼容。同时,我们也要更积极地向‘方舟’展示我们独特的智慧,让他们明白,我们并非单纯的‘学习者’,更是拥有独特价值的‘对话者’与‘合作伙伴’。”
就在他们商讨应对策略时,莉亚那边传来了一个与“净源守护者”无关、却同样引人深思的发现。在持续监测L-01核心结构体能量波动的过程中,她注意到,当灵蕨族社会因为与“方舟”的交流而整体情绪偏向积极、开放和探索时,结构体散发出的能量流会变得更加稳定、活跃,甚至偶尔会释放出一些之前未被探测到的、更深奥的知识碎片。而当社会出现保守、封闭的思潮时(例如“净源守护者”理念传播时),能量流则会变得相对迟滞、内敛。
“这些遗迹……它们似乎并非死物,”莉亚在报告中的信息波带着一丝不可思议,“它们像是有某种……‘倾向性’。它们更‘喜欢’看到我们走向开放与融合,而不是封闭与纯粹。”
这一发现,让凯伦等人更加坚定了推进“萌芽计划”的决心。或许,林默留下的遗产,其真正的期望,正是看到一个能够拥抱过去、面向未来、在交流中不断成长的文明,而不是一个龟缩在固步自封的“纯净”中的文明。
翡翠纪元的社会,在希望与挑战并存中,继续着它的演变。与“方舟”的连接,如同一面镜子,既映照出自身文明的独特价值,也折射出内部潜在的矛盾与分歧。如何在这面镜子前,找到那条既能保持自我、又能拥抱星海的平衡之路,是摆在整个灵蕨族面前的全新课题。
而在遥远的“新黎明星系”,“望乡星”殖民地,也即将迎来他们“扎根与探索”道路上的一次重要实践,以及那个来自深空的、冰冷注视所带来的第一次……实质性解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