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独宠,就是因为万贵妃不是皇后,只有他俩的孩子占了长,才有可能继承大统。
汪直是少有的正史给了正面评价的太监。
明朝太监有能力的真不少。
是的,还有王承恩陪着崇祯殉国。】
朱见深后宫众人齐齐松了口气,皇帝虽独宠贵妃,但她们还能喝口汤。
就算是为了生孩子而宠,那她们也不算是没指望。
而大明朝所有的太监都热血沸腾起来,郑和是他们所有人的偶像,这样能青史留名的功绩,怎能不让他们向往?
一个郑和,一个汪直,还有殉国的王承恩,天幕的提示让所有朝代的皇帝都考虑起了太监这个特殊群体。
阉党祸国这四个字让他们警惕太监,但在这些人中亦有可用之人。
皇帝不缺人才,但缺乏可靠可用之才。
{成化三年,针对屡犯辽东的建州女真,朱见深联合朝鲜军队,发动了第一次成化犁廷。
朝鲜军攻克吾弥府,明军则兵分两路攻入建州,斩杀建州首领李满柱、董山,斩首六百三十级,焚其巢穴。
经过一个月的剿杀,建州女真被杀者千余人,明军夺回奴隶一千多口,破寨四百多座,缴获大量牛马等家畜。
与此同时,面对四川的都掌蛮叛乱,朱见深以襄城伯李瑾为总兵官,都御史程信提督军务,采用分进合击战术,攻破凌霄城。
斩首一千四百余级,设叙州府加强治理。
直到万历前期,四川都没再发生大规模暴乱。
解决叛乱之后,朱见深又开始着手于流民问题,最后采纳左副都御史原杰建议,设立郧阳府,将流民编入户籍,开垦荒地并设卫所驻军。
经过多年努力,新增耕地数高达十万顷,成为明代基层治理的典范。
史书记载,“流民遂安,百年无患。”}
【成化犁庭这个词,一听就很燃。
成化犁庭出兵五万才杀六百人,还杀得建奴跪了百年不敢动,这清修的明史还能看吗?
明史是清朝修的,而领头修史的是留了金钱鼠尾的东林党人,他们为了美化自己的投降,无所不用其极的污蔑明朝。
只有明朝文人最缺德。
都掌蛮动不动就炸刺叛乱,唐宋元都头疼,大明推行改土归流,叛乱更多了,最后万历元年,直接就被强制删号了。
改土归流得用对人啊,新的流官到四川反而激化矛盾,不就是因为这群流官没有解决百姓赋税沉重、土地纠纷这些问题吗?
朝廷官员只想立功,不想用心治理,而且杀人比治理快。】
各朝代皇帝:“……这个真喷不了。”
政策是好的,也是能解决问题的,但糟糕的就是派去的官员,要么碌碌无为,要么腐败不堪……
当皇帝的,不怕手底下的人蠢,就怕他们蠢而不自知。
大明所有皇帝开始反思,改土归流怎样才能更好实施下去。
新派去的流官,肯定会水土不服,出现语言不通,风俗不懂等情况,这就需要熟人帮忙……
中央的政策下到地方,怎样才能落实政策,而不是走过场,让百姓苦不堪言,这些就是他们需要解决的。
“一派胡言……”
大明文人骂骂咧咧的反驳,他们是有气节和骨气的,根本不是后世以为的那样。
一定是大清改史,抹黑他们大明,也把责任推到他们这群无辜的文人身上。
大明官员被天幕说的无地自容,此时恨不得离开中央,免得爆料越来越多,皇帝大开杀戒。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没问题,但架不住后世人觉得是他们的问题。
尤其是换皇帝这种事,没听过哪个朝代的文官能够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
只有大明,文官集团好像能上天,除了不能坐上皇位,好像人间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限制他们的了。
就踏马的,他们自己都觉得离谱至极。
大清朝的汉官们欲哭无泪,你们听听,成化犁庭,人家不把你大明黑到底,杀光朱家人,那不白坐这个位置了?
而且,他们呈上去一次明史,就被打回来重改一次,改九十多年的史,全都是皇帝的意思啊!
“本就是皇帝无用,还说什么被文官集团架空……”
康雍乾等皇帝无语至极,他们再怎么改史,也改不了大明皇帝的骚操作。
大明皇帝本身就有问题,不然他们想泼脏水也找不到理由。
听到被强制删号,都掌蛮等少数民族的叛乱立马平静下来,炸刺归炸刺,要是被灭族那事情可就大了……
朝廷动不动就十万大军压过来,他们可遭不住。
有时候他们真的挺无语的,朝廷想要什么,你就说,没必要集结大军来打我们……
他们这些蛮荒之地,真不值得朝廷放大招,最后搞得他们日子越来越难过,可不得炸刺嘛。
{连续的战争,以及落后的制度,让明帝国一度陷入财政危机。
于是朱见深,就对经济进行了改革。
他裁撤冗官,削减宫廷开支,清丈土地,推广折银征收,就类似于张居正的一条鞭法。
不仅适应了白银流通的趋势,也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货币地租的发展。
与此同时,他还改革了盐法和漕运,放松了对工商业的控制,有限度的开放海禁。
在广东、福建设立市舶司,允许外国商船在指定港口贸易,以此征收关税。
把重农抑商调整为农商并重,还在西北边疆推广军屯制度,让军队自给自足,减少朝廷粮饷开支,并加强“茶马古道”管理。
以茶叶换取蒙古藏族的马匹,既保障边防,又促进了边疆贸易。
景德镇的瓷器,苏州的棉纺织业,也都在成化年间崛起。
经过十多年的励精图治,明王朝终于再次稳定,流民问题得以解决,万民乐业,天下大治迎来成化中兴。}
【这么一个烂摊子被盘活了,相当于朱见深一个人干了霍光和汉宣的活儿。
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内阁六部皆成傀儡,朱见深御极天下二十三年,文武群臣如履薄冰,可见朱见深权势之盛。
明朝面临一个大航海时代,却错过了开拓海外增量的机会。
明朝的财政制度有很大的问题,大部分时间,钱都赚不到,而江南大地主挣的盆满钵满。
什么鞭法都没有满清的刀法好用。
因为满清是真的杀,不交钱就猛杀。】
朱见深叹了口气,他也想出海,虽然朝中反对的声音没那么大,但郑和当年的航海资料已经没了。
一切都得重新开始,重启航海计划还真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