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哥到了,房子不靠马路,还要往里走走”。从公交车上下来,张浩领着李友顺沿着一条巷子一直往走里。
李友顺沿着巷子往里走,这巷子很宽,可以说是条小路,他不断左右看着,别说这环境位置不错,市中心位置,以后不管是否拆迁,都是个好地方,能卖上好价钱,不卖的话自己住也非常好,闹中取静。
在巷子里一拐角处,张浩指着前面一处房子说道:“到了李哥,就是这里我们先进去”。说完、他拿出钥匙打开院门,然后侧身让开,让李友顺先进。
李友顺走进小院,这房子不大,就三间房加一个小院,院子也不是很大。他来回踱着步,用脚量着面积,估计也就百十来个平方。
“李哥我平时住右边,东西全放在我房间里”。
张浩说完打开房门,从里屋柜子里夹层里取出两个包袱,他打开其中一个说道:“李哥这包袱是两座房子的地契,另外一个包袱是一些金器和玉器,老教授都看过是好东西”。
李友顺见张浩打开包装忍不住想笑,这家伙里三层外三层的包了六层,看样子非常小心。
最后一层打开,张浩小心翼翼先拿出两张卷成一圈的纸,递过来说道:“李哥这是两座房子的地契你收好,都是找的四哥帮忙办的,另外瓶瓶罐头全在床底下,我这就拿出来”。
说着、张浩蹲下身,从床下掏出几个大木箱子,依次打开给李友顺看。
”李哥、这些都是老教授鉴定过,年代久而且保存完好的精品,说都是啥官窑的。另外还有一部分教授说是民窑、收藏意义不大,年份不老的,我全放在另一间房里”。
李友顺正拿着玉器把玩,听张浩这么一说,抬头看了一眼木箱里的花瓶,说真的这些花花绿绿的瓶子,他只能说一句,哇塞漂亮,其它的啥也不懂,隔行如隔山。
“李哥这有四十几个瓶子,其中这一箱的,老教授说非常好,其它的要差一点”。张浩小心翼翼拿起一个红色箱子的瓷器小碗递了过来。
李友顺接过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就是一个碗颜色特别漂亮,他拿着翻来覆去看着,只见底座写着“大清康熙年制”。
看着底座李友顺嘴角上扬,脸上露出微笑,他想到了一件非常好笑的事,记得以前看节目,有人拿着底款写着“适用徽波沪”的碗嚷嚷着是元青花,而且还和专家争的面红耳赤,这些人都有一个名字“国宝帮”。
在李友顺看来这些人都魔怔了,全认为自己手里的都是真品,而且还是孤品,动不动一件上千万,并且是故宫一件,他手里一件。
“李哥怎么样”。张浩有点紧张,怕李友顺不满意。
李友顺微微一笑,把碗放在桌上,笑着说道:“我懂个屁,只能说这碗漂亮。对了耗子,这些什么价格”。
啊!张浩没想到李友顺这么真接,他挠了挠头开口道:“李哥白菜价,有时候一斤玉米粒能换好几个”。
李友顺点点头,现在人饭都吃不饱那有心事玩收藏,现在活该他发财,“走、我们看看另一间房的”。
另外一间房的古董就相对普通了一点,有的一看还是咸菜坛子,李友顺看了一眼就没了兴趣。
走回堂屋,张浩给李友顺搬了一个板凳,然后从抽屉里拿出账本道:“李哥这都是收支明细你看一下”。
李友顺摇了摇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主要是这些账本他也看不出什么来,看了等于白看,还不如选择相信,另外他也没什么损失,无非几斤粮食,几斤粮食对于他来说毛毛雨。
他把账本往一边一放,指了指板凳示意张浩坐下,然后说道:“耗子你办事我还是信任的,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过我还是交待几句,以后收古董要特别小心,另让人知道,以后有事摆不平找四哥。对了、你现在还是临时工吧!明天我去一找一趟四哥,把你转正了,不过你愿意吗?要知道收废品那啥………”。
李友顺没有明说,什么时候都有鄙视链,虽然收废品现在是正儿八经国有事业编,但还是不受人待见,天天骑个三轮车或拉个板车风里雨里去确实老火,还天天和破烂打交道,他估计张浩以后要找个有工作的城里姑娘难,城里姑娘眼光高,谁原意嫁个收破烂的。
听到自己可以转正,张浩眼见一亮,连连点点头道:“李哥我不嫌弃,我不嫌弃,只要是工作都行”。
张浩激动的直搓手,他有什么可嫌弃的,转正啊!现在谁敢嫌。
见张浩没意见,李友顺指了墙角的背篓说道:“那个背篓里面弄些干草辅一下,我等下背几件回去,这些金器、玉器我全带走,另外给我一把钥匙,我明天在带点粮食过来,以后多换点金器、玉器,瓷器换精品的,最好是官窖,差一点的就算了”。
张浩点点头,“好、李哥,我按照你说的办”。
说完、张浩拿着背篓出去铺干草去了。李友顺趁着这会工夫,从几个大木箱里挑了几个瓶瓶罐丢进空间仓库,反正这里几十个瓶瓶罐罐,他不信张浩能记全。
“行了、就送到这里,我自己坐公交车回去,明天中午我在过来找你”。见公交车来了,李友顺拍了一下张浩上了车。
张浩一直看着公交车走远,才搭剩另一路公交车往家赶。在临近家门口公交车下,在穿过巷子,门口大树下的老娘们因为要做饭,现在又都散了。
“小浩、顺子没和你一起回来”,余桂花见张浩回来了,眼睛一直盯着他身后看。
“二哥、吃饭、就等你了,大哥都回来了,从屋里蹦蹦跳跳出来一男一女两小孩,这是一对龙凤胎”。
“二哥洗把脸”。
张浩见大妹出来了,从口袋里掏出五元钱,大气的说道:“妹、想买什么自己去买,二哥有钱”。
“小浩你这是”,余桂花很惊讶,这是五元钱,不是五分,要知道不久前五元钱对他们家来说,可是笔大数字。
张浩摸了一下大妹头,笑着说道:“妈、有好事,吃完饭我在说”。
见张浩脸上始终保持着笑容,余桂花心里估猜测着与李友顺有关,便没再说什么,转身去厨房端饭。
这边李友顺也到了站,下车走进巷子,在出来时已一身轻松,背篓被收入了空间,他抬手看了看手表,差不多了,便朝招待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