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震动时,刘好仃正盯着电脑右下角的时间。23:47,屏幕上的文档还开着,光标停在“下一步行动”那一栏,像等着被填满的空格。
他没急着接电话,先点了保存,才拿起手机。来电是孙雯。
“刘师傅,刚收到一封邮件,是一位姓林的客户发来的,主题就三个字:‘我放心了。’”她的声音有点抖,不是紧张,是压不住的兴奋,“她说她家孩子对气味特别敏感,之前一直犹豫要不要装,看到我们客服说正在复核环保表现,当天就下了单。”
刘好仃嗯了一声,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
“我还把邮件转给王芳了,她查了订单记录,这位客户其实咨询过三次,每次都问材料安不安全。咱们上次加的话术,她看到了。”
“挺好。”他说,“让她把这类客户都标出来,回头一个个回访。”
挂了电话,他没再坐下,而是起身走到打印机前,抽出那张刚打出来的能耗对比表。三号试验线连续运行十二天,平均能耗比老产线低了12.3%,废气处理数据显示污染物排放少了37%。数据旁边是赵磊手写的备注:“b型胶条适配良好,无异常损耗。”
他把纸折了两下,塞进工作服口袋,转身关灯。
第二天七点整,三号试验线旁已经站了三个人。
赵磊抱着笔记本,袖口沾了点油渍,一看就是刚从设备边过来。“昨夜最后一班产品下线,自检全合格。这是两周汇总数据。”他递过文件夹。
王芳翻了几页,抬头笑道:“我还以为会出点岔子,结果比预想稳多了。”
“有人盯,自然就稳。”刘好仃接过本子,一页页看过去,最后停在客户反馈摘录那一页。其中一条写着:“你们肯改,我就敢买。”
他把这句话念了出来。
孙雯立刻掏出手机拍下来,“这句必须留着。”
“不只是留着,”刘好仃说,“今天晨会,每人讲一个这样的故事。不用长,就一句真话。”
赵磊皱眉:“可长期成本还是压力不小,新材料贵,工艺调得细,人力也耗。现在叫好,万一后续涨价,客户不认呢?”
“所以不能只靠嘴说值。”刘好仃指了指试验线入口处那块小黑板,上面写着当日生产计划和责任人姓名,“咱们得让每一块玻璃自己说话。质量稳住,能耗降下来,废品少,成本才能慢慢压。”
王芳点头:“我已经让采购重新谈了三家供应商的账期,争取先把现金流撑住。”
“宣传也得跟上。”孙雯举手,“我想做一期《一线动态》,不吹牛,就放真实数据和客户原话。标题我都想好了——‘我们知道你在乎什么’。”
刘好仃笑了:“行,但别写成表彰大会,写成一次汇报就行。咱们不是多厉害,是终于走对了一步。”
回到办公室,墙上的挂钟指向八点半。阳光斜照进来,落在桌角那份草案上,纸面微微泛白。
孙雯的动作很快,中午前就把专刊样稿发到了群里。封面是张车间实拍图:工人正在检查新批次玻璃的边缘密封性,背景里有台仪器正显示“tVoc检测中”。内页列了五条客户留言、能耗变化曲线,还有段简短说明:“这不是一次升级,是一次重新审视。”
刘好仃打印了一份,刚看完,座机响了。
“您好,这里是《深圳产业观察》编辑部,我们注意到贵厂近期在环保工艺方面的调整,想做个简短采访……”
他没打断,听对方说完,只问了一句:“能不提名字吗?就说‘一家本地玻璃厂’。”
“可以,但读者更关心具体做了什么。”
“那就写三件事。”他说,“为什么改——因为客户提醒了我们;怎么改——从小地方开始,先换胶条;客户怎么说——有人写了封信,说‘我放心了’。”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标题您有什么建议?别用‘领先’‘标杆’这类词。”
“就用孙雯那句话吧。”他回头看了眼电脑屏幕,“《一家老厂的自我复盘》。”
下午三点,样稿通过审核,正式提交。
王芳顺手把最新一批客户登记信息整理成表,共三十七户,全部主动询问过环保细节,其中有二十一户已在过去一周下单。“我把他们列为重点维护对象,每周专人回访一次。”
赵磊也更新了进度:“试验线下周起可以承接百分之三十的订单量,主生产线改造方案初稿也出来了,分三阶段,不影响交付。”
刘好仃在本子上记下几个关键词,合上笔盖。
快下班时,孙雯跑进来,手里挥着一张A4纸。“报社刚传回最终版面!你看,真用了我们的标题!”
他接过一看,排版简洁,没有夸张图片,也没有领导合影,只有文字和图表。文末引了那位林姓客户的原话:“我不是不怕科技,我是怕它不在乎人。现在我觉得,它在乎。”
他看了一会儿,轻轻点头。
办公室渐渐安静下来。王芳收拾包时提醒:“明天早会,是不是该总结一下这轮试产?”
“开。”他说,“九点整。”
“要不要请生产部老周也来听听?毕竟他当初最担心影响交货。”
“要请。还得让他看看数据。”
孙雯临走前把U盘留在桌上,“里面有所有客户表扬邮件的归档,您要是想看,随时能打开。”
赵磊最后一个走,路过门口又探头进来:“系统日志刚更新,今天零故障运行满十六小时。它真的学会喘气了。”
门关上后,刘好仃没动。
他把专刊样稿摊在桌上,目光落在那句“我们重新看了一遍自己”上。窗外天色渐暗,路灯依次亮起,映在玻璃幕墙外侧,像一串缓缓流动的星点。
他伸手摸了摸口袋里的能耗表,拿出来,铺平,用保温杯压住一角。
然后打开新文档,新建了一个表格。第一列写“项目”,第二列是“当前进展”,第三列空着,标为“下一步”。
光标闪着,他开始输入:
“1. 环保胶条替换——完成首批验证——推进主产线适配测试。”
“2. 客户信任维护——建立重点名单——启动定期回访机制。”
“3. 能耗优化目标——达成阶段性指标——评估全厂推广可行性。”
敲完最后一行,他往后靠了靠,椅子发出轻微的吱呀声。
监控屏上,订单数量仍在缓慢上升,客户满意度曲线平稳爬坡,客服后台显示“当前待处理咨询:2”。
他点开最近一条消息,内容很短:
“你好,我想问问,你们那个换了新材料的玻璃,我能去车间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