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办公室的门开了条缝,刘好仃把手里那份还带着打印机余温的报告递了进去。对方接过时点了点头,没多说话,但眼神里有了点之前没有的东西——不是慌,是警觉。
他转身下楼,顺手从资料室拿了四份复印件,纸边在楼梯拐角蹭出轻微的沙沙声。手机刚掏出来,还没拨通,王姐的微信先跳了出来:“老刘,会议室空调修好了,能用了。”
他回了个“好”,把电话拨了过去。两分钟后,王姐拎着水杯往三楼走,路上顺口问了句同事:“刘师傅又叫开会?这回是不是要动真格的了?”
十点零七分,小会议室的灯亮了。老陈抱着笔记本最后一个到,坐下就说:“材料我看了三遍,你说的那家‘恒’字头厂,真要推新东西,咱们现在反应,来得及吗?”
刘好仃把打印纸一张张推到每人面前,没急着答话。他在白板上写下四个字:**快、准、稳、深**。
“来不来得及,不看他们什么时候出,看我们什么时候动手。”他拿起笔,在“快”字下面画了一横,“研发提速,两个月内拿出节能加强版。老陈,你这边能不能拉上质检组提前介入?不用等流程走完再改,边测边调。”
老陈皱眉:“可材料配方还没定,试验线也排满了。”
“那就腾一条出来。”刘好仃说,“别等上面批设备,先用旧线改参数跑小样。我知道你担心数据不稳定,但咱们不是要立刻量产,是要抢时间窗口。哪怕只做出一个样板间用的批次,也能撑住客户信心。”
王姐插话:“可客户不会只听我们说‘我们在改进’,他们要看结果。”
“所以第二条腿得跟上。”刘好仃转向她,“你带人梳理近半年主动问过节能、隔音、K值这些词的客户,列个名单。下周起,安排专人上门做‘能效档案’服务——拍现状、测数据、给建议,最后附一份咱们新产品进度说明。”
“这不是变相催单?”老周坐在角落,咧嘴一笑,“听着像推销,不像服务。”
“那就做得比服务还细。”刘好仃点头,“人家换窗是大事,咱们不能光说‘我们的玻璃好’,得让人知道‘为什么非你现在换不可’。你想想,要是有人告诉你,你家窗户一年白白漏掉三千度电,你会不动心?”
屋里安静了几秒。王姐低头翻记录,忽然抬头:“上周龙华那个科技园项目,负责人就问过类似问题,后来没下文了。”
“那就是信号。”刘好仃在白板上划出三个模块,“研发提速归老陈管,客户维稳你负责,市场预热这块,老周牵头。”
老周一愣:“我?我又不懂技术参数。”
“你懂工地。”刘好仃笑,“我不让你讲传热系数,让你去拍照片、录视频,收集那些正在施工的写字楼、连锁店是怎么选玻璃的。拍回来咱们一起分析,哪些细节被忽略了,哪些话术能打动工头和项目经理。然后做成短片,发给销售当工具。”
老陈合上电脑:“可这些东西做出来,万一管理层不认,资源卡住,咱们岂不是白忙?”
“报告已经递上去了。”刘好仃说,“他们可以不批,但不能说不知道。我们现在做的事,不是越权,是替公司存住反应速度。真等到人家产品上市才开始动,黄花菜都凉了。”
王姐点点头:“我下午就开始筛客户数据,优先挑有续签可能的。”
“对。”刘好仃掏出随身的小本子,“还有件事——既然对手主打节能,咱们的服务记录就得往‘省电’上靠。以后现场拍照,加一项内容:贴标签。比如‘此窗安装后预计年节电约1800度’,数字可以估算,但要有依据。”
老周挠头:“客户信这个?”
“信不信是一回事,做不做是另一回事。”刘好仃说,“你做了,他就觉得你认真;你不做,他连比较的机会都不给你。现在拼的不是谁便宜,是谁能让客户感觉‘这事交给你,我心里有数’。”
会议开了四十分钟,白板上的字越来越多。刘好仃最后把三大任务写成清单:
1. 研发提速组(老陈):联合质检,两周内完成首批加强版样品测试方案,启动小批量试产准备;
2. 客户维稳组(王姐):三天内提交高价值客户名单,制定“能效档案”服务标准流程;
3. 市场预热组(老周):五日内完成至少三个典型工地走访,产出第一期《施工现场观察笔记》。
“每天早上七点半,咱们碰一次。”刘好仃收笔,“不用长篇大论,一句话进展,一句话卡点。有问题当场协调,别等攒成堆。”
老陈抬眼:“要是哪天你没来呢?”
“我会来。”刘好仃笑了笑,“这种时候,我不在,你们反而更难开口。”
王姐收拾包时突然问:“万一……他们新品其实没那么厉害呢?我们是不是有点反应过度?”
“防的是可能性,不是确定性。”刘好仃把投影仪关掉,“就像下雨前收衣服,没人非得等雨砸头上才动。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晾在外面的那几件,先拿进来。”
老周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行吧,反正我也好久没去工地上吹风了。明天我就带相机出发。”
“记得穿反光背心。”刘好仃提醒,“安全帽也要戴严实。”
“知道知道,您这叮嘱比我妈还细。”老周摆手出门,脚步声在走廊里渐渐远了。
王姐临走前回头看了一眼:“我先把客服系统里的关键词统计导出来,晚上发群里。”
老陈背着包站在门口:“我回去就找质检组的人聊聊,看看谁能先搭把手。”
刘好仃点头,没说话。等人都走了,他把白板擦了大半,留下最中间那四个字:**快、准、稳、深**。
他重新打开电脑,把会议纪要整理成文档,标题写上“应对策略框架-初稿”,附件加上三张分工表,点击发送。群消息弹出的瞬间,系统提示音跟着响了一声。
他没关页面,转头去打印机取新的材料。纸张出来的那一刻,手机震动。
是老周发来的语音:“刚路过厂区东门,看见物流车在装货,是不是今天福田那个项目要开工?”
刘好仃回了个“是”。
“那我明天早点去,顺便帮师傅们拍几张进场画面。”
他正要打字回复,抬头看见窗外天色有些阴下来。风从半开的窗缝钻进来,吹动了桌上的纸页。
他伸手压住,顺手把刚才那张写着“节能”的便签从口袋里拿出来,夹进了文件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