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到半山腰,已经能瞧见一簇一簇的野菊花。
三人慢悠悠走了许久,直到实在走不动,才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歇脚。
“咱们走的小路,虽累些,但这边儿的景儿和大路那边全然不同。”余梦非坐在石头上,用帕子擦着额间细汗,微喘着气缓缓道。
“只有小路这边才有这些野菊,大路那边两边都是些茂密的林子。若是夏日里来这山上,日头盛,上山走大路,那边树荫下倒是凉快许多。春秋还是走这小路好,也不用图凉快,只图这边景儿好。”秦月将手中的篮子放下,捏了捏有些酸胀的手腕。
“阿娘叫你将篮子给我拎一会儿,你不给,这会儿手酸了吧。”说着,余梦非便过去给秦月捏手臂。
“还是女儿心疼人。”秦月爱怜的摸了摸余梦非发髻。
又道:“歇一歇,吃些糕点茶水。瞧着时辰,咱们也不必往上爬了,等会儿采了菊花便下山去,不然子清出来寻不见我们,定会着急。”
瞧了眼日头,已临近晌午。
秦月掀开篮子上盖着的布袋子,将布袋子铺在石头上,把里面的糕点,茶水都取了出来。
茶水用大竹筒装着,另还有三只小竹杯。油纸包裹着的一包定胜糕,一包桂花糕,另还有一包肉脯。
这两样糕点原本是买来给罗子清讨个好彩头,不过他没有时间享用。彩头给罗子清,糕点便只能落在林岁安和余梦非几人肚里。
母女三人将篮中的吃食用尽,只余下些茶水。
秦月四处转了转,寻了三根长树枝,给了林岁安和余梦非一人一支。
“你俩将这树枝拿着,采菊花时将花丛打一打。现在天气虽凉爽了些,但还未入冬,说不得有长虫猫在下面。”
秦月此话一出,将余梦非惊得后退了两步。
“阿娘,有蛇你怎么不早说。咱们不采了,家去吧。这劳什子花去药铺里称也就百来文一斤。咱们家这么几个人,称上半斤来泡茶,都能喝上大半年。且这东西也没有日日喝的,阿娘,咱们就不采了罢。”
余梦非跑到秦月身边,抱住她的手臂撒娇。
她确实是怕那些蛇,只想到那样阴冷的东西在地上爬行,她便觉得汗毛直立,死活也不肯去那花丛中。
“阿姐若是怕蛇,便采路边上的罢,我与干娘去里边儿一些。”
林岁安倒不是十分怕这些,手中拿着棍子,将那个布袋子系在腰间,便往里边花开得更盛一些的地方去。
林岁安和秦月一个往左,一个往右。一路走,一边用手中的棍子敲击着草丛。
除了偶尔蹦出几只土黄色的蛙,也没有其余的什么东西。
林岁安捡着开得最盛的花儿摘了,不一会儿,布袋子就装了小半袋。
瞧见前边的花丛塌了一片,林岁安便欲换一个方向去另一处花开的更盛的地方。
无意间却在那花丛塌陷处,瞧见露出来的一只穿着鞋子的脚。瞧那鞋子的尺码,应当是个男子,其余地方都被花掩着瞧不清楚。
林岁安心中咯噔一下......
脑中闪过那些荒山野岭,杀人抛尸的案子......
不就是来帮着干娘,采些野菊花回去泡茶喝。这光天化日之下,总不会碰到这样的倒霉事儿吧?
随即,那只脚轻轻动了一下,林岁安冷静下来。
活的......
自己吓自己......
林岁安回头望了一眼见秦月和余梦非,见二人都在目光所及之处。
便更加放下心来。
此处虽是上扶云山的小路,但也并非人迹罕至之地。
时常有游客循着小路来踏青赏景,便是她们这一路上来也碰到好几拨人。
说不得有人见这花开得正盛,便来这花丛中歇息。
花中眠,不也是一件雅事。
这花儿是野生的,便是有人将它压塌了,也轮不到林岁安去管。且她也不是多管闲事儿的,拐个弯,就要往别处去。
瞧见有人靠近,草丛中的男子半撑起身,袖中透出半截匕首柄。
谁知来人仅在他不远处晃了晃,好似瞧见了他,便掉头走了。
瞧那身形,不过一名少女。不是追着他来的那些人,便放下心来。将匕首塞进袖子里,又躺了回去。
林岁安并不知自己逃过一劫,又采了些野菊花。瞧着那布袋子已有大半袋,便去找干娘秦月和余梦非汇合。
“干娘,你瞧我采了这么多。”
林岁安将自己采的大半袋子野菊花给秦月看。
秦月翻看了几眼,笑着道:“隔壁的大姐说扶云山上的菊花开得最大最盛,果然没有骗我。”
“等咱们回去将这些花儿淘洗干净,上锅蒸了,再晾晒干,用罐子装起来,能喝到明年。到时候花儿晒好了,安儿再回来拿。你平时给老夫人做针线,便要多喝些菊花茶,眼睛才不会那么累。且平日里若是上火,喝上几盏也能缓解不少。”
秦月边说着,边将余梦非用裙摆兜着的菊花茶一起装进布袋子里。
篮子中也装着满满一篮。
母女三人收拾妥当,便往山下去。
路过半山腰的嵩阳书院时,瞧见那书院门口有不少兵丁守在那儿。
这些人,三人上山时并没瞧见过。
等林岁安几人过去,便有两个兵丁过来,将她们仨人拦住。
其中一名瞧着应当是这些兵丁小头目的士兵开口问道:“你们几人上山做什么?可曾见过一个身上受伤,戴着黑色面具的年轻男子?”
“官爷,我们母女几人不过上山摘了些野菊花,并未见过你说的人。”秦月回道,并将篮子中的野菊花给那士兵瞧了一眼。
那两个士兵看了眼站在秦月身后的林岁安和余梦非二人。
又问她俩:“你们可曾见过?”
余梦非摇摇头:“我俩同阿娘在一起,阿娘都没见过,我们怎么会见过。”
那些士兵方才作罢,将三人放行。
这时,嵩阳书院却有一队学子结伴而来。
那群学子到了书院门口,便要出来。
那些兵丁却将他们拦住,不让他们出书院。
一时间,两边便争执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