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貌相,王局长很励志的。”赵明笑了笑,指尖轻轻叩着膝盖,把王瑞海的经历简单说给藏文超听。
从年轻时背着行囊,寻访各大山门求道,屡屡碰壁却始终不肯放弃,到后来看清修行并非闭门造车,转而投身管理局,守着一方水土斩邪除祟,哪怕年过半百仍然冲在第一线。
这些事听起来很平常,却能看出一位修真者的坚韧与大义。
藏文超听完大受鼓舞,忽然觉得,之前只想着尽快突破炼气四层的念头,太狭隘了。他决心再努努力,把境界和官职都往上升一级,要想做出一番成就,二者缺一不可。
……
飞机降落在江东省,两人在机场分道扬镳。
藏文超要去城南的异能管理局,跟局长项雷详细汇报陇右之行的经过。
赵明则径直走向停车场,上车后给白晓燕拨去了电话。
“嘟”了两声,电话就被接起,白晓燕有些意外:“赵明?怎么这会儿打电话过来?”
“晓燕姐,你在省城吗?”赵明一边发动车子,一边问道。
“在啊,不过没在玉石店里。我来江北了,离河畔新村没多远。”白晓燕答道,听筒里隐约能听到风吹过的声音。
赵明把电话开了免提,随手放在驾驶台上,顺口说:“江北那边不都是荒地吗?你去那边……哦,我明白了,你是不是跟蔡胜利在一起?”
电话那头传来白晓燕银铃般的笑声:“你猜对啦。这边的地块已经拍下来了,蔡胜利说要先做好规划,让我过来看看具体地形,给他把把关。”
“呵呵,听起来很厉害的样子!”赵明笑了笑,心里却有些意外。
白晓燕出身玉石世家,在此之前对房地产行业并不太关注。赵明只是让她负责盯着蔡胜利公司的账目,想不到她居然认真起来,连新楼盘的规划设计,都在参与了。
“不许取笑我!”白晓燕在电话里娇嗔一句,得意地说:“姐姐我可是做了很多功课,现在不说对这行很精通,起码也不再是门外汉了。你过来正好,一会儿听听我提的建议,看看有没有道理。”
“好,我快到了,咱们见面聊。”赵明挂断电话,车子稳稳地汇入车流。
……
驶进江北区地界,路两旁的景象渐渐变得开阔,连片的荒地在阳光下铺展开,偶有几处农田点缀其间。
赵明想了想,觉得做人不能太死板,放着便利条件不用,那叫矫情。于是降低车速,把电话打给了副省长袁向成。
电话接通,先传来袁向成爽朗的笑声:“赵老师?今天怎么有空给我这老家伙打电话?”
一老一少在电话里寒暄几句,赵明先问起他的身体:“袁省长,上次给你调理后,身子没再出什么问题吧?”
“好得很啊!”袁向成的声音听起来中气十足:“自从你帮我治好尿毒症,我感觉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回来了。原来还有个久坐乏力的状况,现在连着开一天会,晚上再加会儿班处理文件,都不觉得累。”
“那就好,还是得注意劳逸结合,别太操劳。”赵明顺口接话。
“听你的,我以后多加注意。”袁向成笑了两声,话锋一转:“今天是周一,你应该在学校上课才对,这个时候给我打电话,肯定是有事吧?”
赵明也不绕弯子,直接说:“来省城这么久,还没好好了解过,身边的一亩三分地。趁着今天下午没课,我准备在江北区转转。”
“江北区?”袁向成闻言心中一动,没有立刻接话,只是静静等着下文。他是老江湖,自然明白赵明不会平白无故提江北区。
赵明接着说:“我看这边荒地不少,地段也还算平整,如果选对方向搞个大项目,潜力应该不小。”
闻弦音而知雅韵,袁向成立刻明白了赵明话里的意思。看来他是想,了解江州市政府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最近省政府几次开会,讨论的都是新建大学城项目。
这些年高校连年扩招,社会治安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可各所大学里的师资力量,尤其是硬件条件,开始无法满足教学及住宿需求。
原本就建在城区外围的大学还好办,新建校舍就能解决问题。那些主城区内的学校,已经没有地方扩建,只能设立分校,或者向郊区搬迁。
国内解决这一现状的最流行做法,就是建立大学城,集中建设、集中管理,顺便带动周边房地产市场和人文经济发展。
这也是目前国家高层所倡导的。虽然没有正式下发文件,而且眼下的房价还在起伏,但这股以开发房地产,促进城镇化、助力经济腾飞的历史大潮,已经以不可阻挡之势汹涌而来。
一些嗅觉敏锐的地方政府,都开始哄抬地价闷声发大财了。
江东省自然也不甘落后,而江北区就是未来大学城的选址之地。
“你的眼光确实不错。”袁向成先给出肯定的答复,话却留有余地。他是政府要员,有些话不能明说,否则容易落人口实。
但赵明是他的救命恩人,没有赵明出手治好他所患的绝症,他此刻还在不在人世都未可知。
沉吟片刻,袁向成笑道:“这些年大环境向好,各地都在找机会往前赶。
“就说江北区那些不适合耕种的地块,只要选对方向好好规划,往后的潜力可不小。比如围绕居住需求做些整合提升,长远看都是稳当的路子。
“不过我手头管的不是这一块,随口聊聊罢了,真要落地,还得看上面的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
赵明心道,就这还是随口聊聊啊。
袁向成看似在说官话,实际上已经点明江北区的发展前景,未来的城镇化试点和大学城项目,百分之百会落在江北区。
赵明忍着笑,故意装出一副好奇学生的样子:“原来是这样,我就是路过随便问问,说到底我还是一个学生,操这些心做什么。”
袁向成笑着应和:“年轻人多看看、多想想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