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又说他想去工部做什么吗?”妍清继续问,按照她这个当额娘的,对自己儿子的了解,昭昭既然说想去工部,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应该不是随便选的。
“他说想要去学习造船技术,想要造船出海。”四爷扶额,想起万寿节时,昭昭说过的话,都是妍清这个当额娘的教的。
“哦,那爷就让她去呗,造船也挺好的。”妍清一点没觉得有问题,往后海战实力会越来越重要,可别瞧不起造船的,没有船怎么出海,怎么打仗。
可惜她只是个普通人,要是她有个系统,能苏出轮船、战舰,就直接让儿子称霸星辰大海了。
“你呀。”四爷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为君者怎么能只想着造船,昭昭聪慧,什么事情都是一点就通,他可自己的儿子像明熹宗一样。
“兴修水利,基础建设,就连铸钱、造兵器、造火炮,也都在工部的管辖范围之内,我觉得工部还挺重要的,既然昭昭感兴趣,那就让他却了解一下。
说不定了解后,他就不感兴趣,想去别的部了呢,我觉得要是能六部轮转一遍,都学学会更好。”
古代官员任命,可不管你偏不偏科,皇上让你去哪,你就得去哪,多学学总没坏处。
妍清后两句话被四爷听了进去,想想也有道理,昭昭还小,或许是因为不了解造船的流程和辛苦,才会感兴趣,接触以后说不定就会觉得枯燥无聊了。
“行,就按你说的办吧。”四爷终于点头。
“昭昭大概什么时候还是上值?”妍清询问。
“不着急,等爷考虑一些,看看将昭昭安排到哪里合适,大概要十天半月吧。”四爷在户部,要先和皇阿玛请示,再和工部打声招呼,才能让昭昭过去。
说完这件事,四爷又说起另外一件事,“你有时间的话,去十三府上走一趟。”
妍清眼神诧异,“十三爷怎么了?”没听说出事啊。
“没什么,十三这几年不如之前得皇阿玛看重,府中只怕也不如以往,过段时间,或许有机会,我想帮帮十三弟。”四爷叹了口气。
十三弟没有犯错,却骤然失宠,不少人都暗自猜测原因,就算不知道原因,只皇阿玛不如以往看重这一点,就足以让以往那些捕风捉影的人远离。
皇阿玛以前对十三宠爱太过,一朝骤然失势,十三心中肯定也难受的紧。
“嗯?爷想怎么帮十三爷?”妍清微微皱眉。
这个问题她和四爷讨论过,皇上为了不让人误会,他有将十三爷立为太子的意思,只能选择将十三爷放置。
对于十三爷来说有些残忍,却也是无奈之举,只要忍耐几年,待四爷登基后,自然会重用十三爷这个弟弟。
四爷如今想要帮十三爷,岂不是给自己添麻烦,而且皇上也未必会同意。
“边关传来消息,噶尔丹近来又有些不安分,说不定朝廷会同噶尔丹再次开战,爷知道想从京中入手不易,想着举荐十三出京领兵,机会或许能大一些,不过也要看皇阿玛的意思。”
“兵权啊,只怕不容易。”
妍清知道四爷是想将十三爷指派出京,以十三爷和四爷的关系,这样一来,既能有份差事,说不定还能挣一份军功。
而且一旦开战,短则半年,长则一、两年都不能回京,就算手里有兵权,对四爷来说威胁不算大。
十四爷就是个例子,野史都说康熙认定的继承人是手握兵权的十四阿哥,可康熙去世时,他还在外领兵,就算圣旨上真是他的名字,等他回到京中也早已尘埃落定。
不过四爷这样想,不代表皇上也会这样想,皇上愿不愿意让十三爷,沾染兵权才是最重要的,难保十三爷有了军功后,朝臣会不会跳出来提议将十三爷立为储君。
“试试吧。”
四爷也明白,不过这个带兵的机会,他想让自己人拿下,而不是给别人送军功,他信任的人中,最有资格的就是十三。
除了胤祥之外,再就是妍清的四哥、五哥了,不过二人担任个先锋、小将还行,想要当领兵出征的将军也不容易。
四爷已经决定,妍清也没再多说,答应让人准备东西,过几天就去一趟十三爷的府上。
次日,四爷出门上值后,妍清让秦升去前院将昭昭叫了过来,昭昭不用去宫中读书后,便在府中自学,有不明白的,也会去请教先生,不用和晅晅、初六一样坐在教室里听课。
没一会儿,昭昭就跟着秦升来了无虞院,“儿子给额娘请安。”
“快起来,不用多礼。”妍清摆摆手,让昭昭免礼,昭昭站起身,在额娘对面坐下,“额娘叫儿子过来可是有事?”
“你阿玛说你想去工部学习?”妍清直截了当的问。
“是。”昭昭点头,他之前没想过额娘会不同意,昨天阿玛问,他就说了,阿玛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难道是阿玛让额娘劝自己改变主意?
妍清抬抬手,让屋中伺候的人推到门外守着,“你阿玛说,你想去工部学造船出海?”
“是,儿子从小听额娘说世界辽阔,海阔天空,儿子想要亲自去看看。”弘昭解释道。
“那你知不知道,出海可不仅仅是有船就行的,海上气候多变,人力在天灾面前不值一提,而且海上还有海盗,需要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才可。”
妍清身为额娘,自然是希望儿子能够平安幸福,不过她也知道,孩子是还未起飞的雄鹰,她不应该因为自己的想法横加阻拦,不过有些事情,她还是要给昭昭提个醒。
“国之重器,唯祀与戎,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你既然选择去工部,就不应只将目光放在造船上。”
昭昭闻言诧异,旋即回过神,“是,额娘说的,儿子记下了。”额娘总是能处于惊人,超出他的意料。
“你随我来。”妍清起身叫上弘昭往书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