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那拉·容莹怨怼太甚,一向不会在四爷面前说坏话,这次都没能忍住,和弘晖抱怨了几句。
子不言父过,弘晖既不能附和说阿玛的不是,也不能直言额娘的不对,只能轻不得重不得的劝了几句。
其实弘晖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平静,不过他自小就十分崇敬阿玛,心中的没有太多的怨气,更多是在思考自己哪里让阿玛不满意。
弘晖觉得,肯定是阿玛觉得,自己还未达到阿玛心中世子的标准,而不是阿玛有心宠妾灭妻,不过心中想的再好,除夕宫宴坐在两个堂兄弟中间,还是不可避免的感觉有些别扭。
原本兄弟之间都是一样的,大家关系也不错,如今自己却比别人落后一程,就算弘晟几人不提,他也感觉有些别扭。
弘昱、弘皙几人的位置挨着,他们的阿玛被圈进,不过他们做为皇孙,依旧被皇玛法允许参加宫宴,他们出席只管吃喝填饱肚子,没人和他们打交道,他们也不和别人攀关系。
“弘晖别扭了。”弘昱给弟弟弘昉夹了一块烧羊肉,而后端起酒杯举在面前,偏头小声对弘昱道。
“弘晖一向如此。”弘皙看着桌子上的菜,连眼皮都没抬,薄唇轻启的回答。
“要我说,他就是脾气太好了。”弘晋说话就直白了许多。
三人同弘晖的交情,还是自他进宫读书才开始的,彼时他们还是太子之子,长子直郡王的嫡长子。
又占着年长的优势,胆子大的很,在堂弟们面前也带着傲气,堂弟们也都主动和他们交好,弘晖也不例外,他们对弘晖也了解。
“不是他脾气好。”弘皙轻叹一声,“他怕是还没弄明白四叔的心意呢。”没搞清楚原因,只能为难自己。
“要我说有什么的,像咱们这样,不也照样过日子,何必想那些有的没的。”弘昱嗤笑一声,他们不也都是光头阿哥嘛,有什么好在意的,就算没有世子的名头,那也是皇孙。
弘皙不置可否,弘晋不赞同的撇撇嘴,“哪里一样了。”
他们的阿玛是被革去爵位圈禁的,四叔现在可是亲王,怎么可能一样。
三人无言沉默片刻,弘昭走过来,和三位哥哥打了声招呼,敬了一杯酒,就离开回了自己的位置。
弘皙看着弘昭的背影,几不可闻的叹了口气,弘昭也长起来了,没比弘晖小几岁,弘晖担心也是应该的。
“这么多年了,他倒是还和小时候一样。”弘昱勾了勾唇角,要不是弘晖进宫的时间早,先一步和他们交好的话,其实他还是挺喜欢弘昭的性格的。
“是啊,弘昭的心性更胜一筹。”弘皙收回视线,弘昭心性胜过弘晖,天赋、努力也不输弘晖,弘晖还有什么优势呢,唯一的优势,大概就是占了个嫡长子的位置了。
“那位慧侧妃有本事,我看弘昭和那两个小的都不错。”弘晋和哥哥弘皙都是太子侧妃所出,倒是没有嫡子身上那种看不起侧室的想法。
“被皇玛法夸奖的人,能差到哪里去。”弘皙提醒一句,三人又是一阵沉默。
不过,他们也只是闲聊,现在除了闲聊,也没有别的事情,这个话题说话,就换了一个话题。
没一会儿,端坐上方的皇上突然开口,说皇孙们长大了,都到了成亲的年纪了,过完年就不用再进宫读书了,想学着办差事的,就让阿玛上个折子,他这个皇玛法会看着安排。
别人听了皇阿玛的旨意怎么想,弘晖不知道,他是打心底里松了口气,不用天天夹在弘晟和弘昇,他也能自在些。
妍清从四爷口中听说这个消息,倒是挺高兴的,弘昭不用进宫读书,能轻松一些,和弟弟们相处的时间也多一些。
“不知道弘昭想进六部哪一部学习。”
妍清听四爷询问,也是摇头:“我也不知道呀,爷直接去问昭昭呗,不过,昭昭年纪小了点吧。”
昭昭才十五,放在现代九年义务还没读完呢,就学着处理政事,这合适吗?
“不小了,爷六岁就开始御门听政,弘昭都十五了,开始接触这些算不上早,弘昭聪慧,应该能处理好。”四爷倒不担心儿子。
“那爷就和昭昭说吧,我对这些也不了解。”行吧,是她忘了,这些皇子阿哥打小就是被政治熏陶出来的,她没有那个玩政治的脑子,还是老实的听四爷安排比较好。
妍清和四爷说完,就直接撒手不管,没问昭昭想去哪个部门,也没打听弘晖那里的消息。
四爷将两个儿子分别叫到书房谈话,谈话的具体内容,除了他们三个当事人之外没人知道,四爷回到无虞院,看着妍清表情有些无奈。
“怎么了?”妍清将手中的茶杯递给四爷,疑惑的询问。
“昭昭说他想要进工部。”四爷接过茶杯,将昭昭的想法告诉妍清。
“啊?工部?那就去呗。”四爷之前说这件事,妍清就没什么想法,别说她不知道昭昭对哪个部门有兴趣,恐怕四爷就算问她自己想去哪个部门,妍清都想不出答案。
“吏部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
兵部管理全国绿营兵籍及武职官员,掌内外武职官员的除授、封荫之典,乘载、邮传之制,甄核、简练之方,士籍、军实之数。
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
都是不错的去处,昭昭怎么就选了工部,四爷觉得有些头疼。
“爷的意思是工部不重要吗?”妍清没明白,四爷说了这么多,难道是想要昭昭从吏、兵、户、礼四部中选择?
“倒也不是。”四爷肯定不能说工部不重要,如果不重要的话,工部也不可能位列六部之一。
他只是觉得工部虽也重要,但是实际上的事情,都是有工匠去做的,工部的官员虽然也需要懂,不过更重要的是管理和督建,不如其他几个部门更加重要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