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邀淮南地以及淮北、江水一些地方的大小家族而来,所谋是为应对目下正在发生的楚地麻烦事。
那些麻烦事,不是针对某一个人的。
也非针对某一个地方的。
而是针对整个楚地,乃至于所有楚人的。
单单凭借一家一人之力,是无法应对的,也是无法对抗的,身为楚地传承千百年的大家族,更为了解那些事。
祭祀一脉!
楚国沦亡的时候,也有不小损伤,好在……现在还存在,还在尽可能的恢复。
他们也在为复楚而用心用力。
两个条件。
一个是针对将来的大事,如若有成,楚王必须从先代楚王的血脉后裔而出,其余人不得觊觎。
但有异心,楚地之人,共击之!
国君之位,大王之位,虽尊贵,于他们这些大家族而言,其实还好,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
楚王换了一位又一位,他们在楚地的地位一直尊贵,反而还少了很多的麻烦事。
听着与列此间的诸人言语,景煜还是满意的。
他们这些传承千百年的大家族自然不会有那个心思,那个位置着实利弊两说。
另外的一些家族就不好说了。
指不定就会升起什么心思,就会起一个不该起的心思,然……只要他们三家不乱,其余宵小不足惧。
另外一个条件是针对项氏一族的。
对于项氏一族,自己也是有些许不喜的,当年项燕还活着的时候,就令人不喜,太桀骜了一些。
太狂妄了一些。
太霸道了一些。
依仗着楚王的信任,对他们颐指气使,着实忘了他们自己本来的面目,忘了他们自己的身份。
楚王,有时候也忘了一些事。
楚国的根基是楚王?
不!
起码,不全是。
他们也是楚国的根基。
秦楚大战的时候,项燕对他们更是苛刻,明明战场上的事情更加重要,却仿佛要趁机将他们解决了一样。
趁着外患,将他们解决?
着实该死!
是以,便是减少对项燕的支持,粮草辎重也是一样,不曾想,项燕也是废物,直接扛不住了。
楚国大军溃败,楚国……旋即沦亡。
也是没有料到的事情。
太突然了。
太难料了。
以至于他们都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
原本秦楚大战的时候,因项燕的无礼,他们正商议着待战后将项燕以及项氏一族的力量好好削弱一番。
在军中换上他们的人手。
一切……成空。
楚国沦亡后,他们的日子不好过,项氏一族也被秦国追杀,后来,事情渐歇。
那时,项氏一族就有些变了。
变的有些倨傲了。
变的更加无礼了。
箕子朝鲜之地,真将他们项氏一族当成一个人了?不过楚国的一个奴才罢了。
这几年,更是明显。
然!
祭祀一脉所言,也确是真相。
复楚大业,需要此间他们的助力,项氏一族……也不可少,当年的楚国大军,都隐约要成为项氏一族的地盘了。
而今,楚国沦亡才十余年,溃散的楚军大部分还活着,还有力量,还可用,这几年来,也有招揽。
效果不太明显。
他们……更愿意相信项氏一族。
尤其是一些军将。
那般事情,更是令人不悦。
项氏一族。
算他们命大。
且看他们接下来的动静如何,待盟约章程立下,项氏一族若是还那般目中无人、无法无天。
他们可就有理由动手了。
就是不知道祭祀一脉准备如何游说项氏一族。
“对于项氏一族,刚才我已经说了一些,比起接下来将其剿灭,尽可能拉拢之,束以缰绳之,更为上策。”
“景煜老弟所言,也是我意。”
“其实,也该如此。”
“楚国沦亡十余年了,我等先前太分散了,以至于多不成事,还损伤许多力量。”
“接下来当是崭新的局面,复楚大业当会迈进一大步。”
“我等楚人的力量拧成一处,楚地接下来的麻烦,解决不会难,若是接下来再有一个良机,则是泰皇帝君庇佑了!”
“……”
“哼!”
“说的好听。”
“以我这些年对项氏一族的了解,咱们在这里谋算人家,人家说不定也暗地里谋算咱们呢。”
“……”
“只要遵守接下来要立下的盟约章程,有些许私心没有什么。”
“若有异心,则……没有留下的必要了。”
“屈黎兄,宽心。”
“宽心。”
“……”
“项氏一族!”
“既然景煜兄都这般说了,在下……,其实没有太大的意见。”
“复楚才是我等的目标,只要可以做到,一切事情不算什么。”
“……”
“不错!”
“复楚才是我等的最终目标,在那个目标之前,我等要尽可能的搁置争议,当然,是一些小的争议。”
“若是大的争议,另当别论。”
“……”
“这个……,我有一个问题。”
“倘若将来可以成功的复楚,那么,大王的位置谁来做?”
“据我所知,如今的楚地,拥有楚国先王血脉的人不止一个。”
“待良机到来,待我等功成,肯定要选出一个的,到时候,是从那些人中挑选一个?”
“该如何挑选呢?”
“我所知景煜兄你等大家之中,都有人选,若是到时候因楚王人选而争论,而争斗,似乎就不太好了。”
“……”
“江老弟,我觉商议这件事还太早。”
“用饭要一口口的吃,你所言的事情,则相当于一顿餐食快用完了才需要探讨,现在……我等还没有用饭呢。”
“楚王的人选。”
“待复楚大业即将有成之时,再行商榷也不晚。”
“倘若现在就挑选出来,若是消息外泄,那就是不小的危险和祸患了。”
“至于如何从那些人中挑选出一位合适之人,到时候我等再行商议出一个妥善之法,一个让诸位都满意的法子更好。”
“现在就说……颇有些无用了。”
“……”
“宋兄勿怪,我只是突然想到那件事。”
“……”
“楚王的事情,以后再说,眼下的楚地事情才是紧要!”
“……”
“那……我等要立下的盟约章程,是要等项氏一族的人前来才可施为了?”
“项氏一族!”
“他们会不会不同意?在辰国之地的时候,他们数次想要自行行动,现在就更不好说了。”
“……”
“祭祀一脉的人会亲自游说,若是有成,则项氏一族的人前来,我等在一起举行祭祀之礼。”
“若是不成,我等一起举行祭祀之礼。”
“项氏一族,清理掉便是。”
“……”
“哈哈,屈黎兄,要相信祭祀一脉,他们似乎于那般事很有信心。”
“估计是有法子说动项氏一族。”
“看来……这一次相邀诸位前来论事,还是比较成功的,还是令人欢喜的。”
“诸位没有意见,接下来祭祀一脉便可行动了。”
“……”
“祭祀之礼!”
“泰皇帝君。”
“自从楚国沦亡,楚地已经许久许久不曾举办过像样的祭天法祖礼仪了,也该有一场。”
“……”
“诸位,偏厅已经备好酒水,且去吃酒!”
“……”
“景煜,只有酒水可不行,美姬可在?”
“……”
“哈哈哈,美姬乐舞之人,待会诸位就知道了。”
“……”
******
“西南之地,有路径直达大雪山深处?”
“大雪山以南有不少蛮荒部族?”
“有人的实力还不错?”
“有那样的事情?”
“那里也有浮屠的传承?”
“甚至有还有一位大智慧之人——敦巴辛绕?那是什么名字?怎么听起来怪怪的!”
“……”
南海之南,天高地远。
晴空万里,海阔流深。
时而休闲之,时而玩耍之,时而潜海之,时而寻岛礁之,多为快哉,多为畅心。
于此。
焰灵姬很满意。
这样的日子才是日子。
修行的时候,就该好好修行,吃喝玩乐的时候,就该好好尽兴,闲暇之余,顺心天地。
如果当年帝国一天下之后,公子就离开了,想来这样的日子早就有了。
却也不晚,以后的时间还有很多。
河上和莫负来了。
来的稍稍晚了几日,在西南之地耽搁了一些日子,似乎……还带来一些特别的消息。
听起来,还是蛮有趣的。
西南深处,有路途可以直达大雪山核心之地?
大雪山是什么地方,焰灵姬自然知道,那可是昆仑山以南的一处广袤高山雪域之地。
论其雄阔,更甚昆仑。
论其巍峨,同样胜过昆仑。
那里很大很大,自己等人也有涉足,奈何……那里太高太冷太无趣,没有什么好玩的。
也没有什么异兽。
也没有什么部族。
也没有什么强者。
也没有什么宝物。
浮屠的雪域圣地倒是在那里,稍稍奇怪了一些,毕竟……浮屠世尊立下的圣地应该在孔雀之国才是。
偏偏在雪域圣地了。
而河上他们带来的消息中,大雪山以南……是另外一番景象,是一处她们不太可能想象到的景象。
那里有许多部族。
也有自成一体的风华礼仪。
也有一些修行传承。
就是……有些像浮屠的传承,还有一些实力极其强大的存在。
“师娘,敦巴辛绕是西南一些人的称呼。”
“也有称呼敦巴辛饶弥沃的。”
“也有辛饶米沃祖师的!”
“也有称呼其为羊同世尊的!”
“也有象雄世尊的称呼!”
“他们的口音和咱们不太一样,传承也不一样,根据西南之地的一些部族所言,象雄之地的部族很多,实力很强!”
“足有他们一百个大、一千个大,我估计着应该有一二十万?或者数十万人的样子!”
“毕竟,大雪山之地,也不可能有太多的人。”
“却也说不准,欲要确定,非有真正前往了。”
“那里的确有浮屠的传承,从西域浮屠那些人带来的消息来看,大雪山以南距离浮屠似乎更近。”
“在他们的部族记载中,敦巴辛绕是一位伟大的人,一位智慧的人,一位全能的人。”
“一位无所不知的人。”
“传承也是不弱,可以乘风而行,估计是一位奇人!”
“……”
南海一处莫名的岛屿。
海域的岛礁很多,皆没有什么名字,脚下的岛屿不算小,方圆五六里的样子,在海域中,不算小了。
师尊和师叔她们已经先来南海数日了。
南海,倒也来过,却没有很远的深入。
一个人深入南海深处,似乎有些乏味,也没有什么意义。
想起滇郡西南之地遇到的一些趣事,河上吃着瓜果,和师娘们说道着,毕竟算是一件新奇的事情。
“象雄!”
“羊同!”
“大雪山以南,当年本侯前往大雪山,并没有横跨大雪山,若是跨越大雪山的高峰密集处,想来可以去到那里。”
“舆图而观,那里距离孔雀之地更近。”
“数百年来,浮屠大兴于孔雀之地,大雪山以南的部族受到一些影响,也是情理之事。”
“以浮屠的传承,出现一位不俗的人儿,也不算意外。”
“……”
周清闻之,微微颔首。
随意的坐于缓坡草地上,一手持锋利的三寸小刀,一手持一根三尺有余的淡黄色木棒。
这原本是一种药材的根茎。
药材的功效很强很强,足可媲美诸夏的神草之力。
此外。
这种药材生长有成,行如灌木乔木,形体不为大,主干很是坚硬,入水即沉,份量很重,屈指一弹,沉闷之音回荡。
很适合用来做一些小玩意,如棍棒之属,如木质的刀剑之属,如一些乐器,如一些适合长时间放置好物的木盒。
……
大雪山以南还有妙地,是有些意外,实则……也不意外。
当年深入大雪山,乃是为雪域圣地,还有一些天材地宝之类,生存于大雪山的部族,也有见过不少。
多是一些羌族、蛮族之人。
部族基本上都不大。
小一点的部族,数十人、百人。
大一点的不足,百人、数百人。
数千人的大部族,好像没有见过。
部族!
当年在大雪山碰到一个有趣的小丫头,还传了她一些道理,不知她现在如何了?
若是有机缘,以后应该会碰到。
若是无缘,也没有什么。
但!
那个小丫头运道不错,资质也是可以,加上自己赐下的龙虎真经和丹药,修炼到玄关的可能性很大。
嗯。
看缘分吧。
大雪山!
太大了。
大雪山以南,则是需要翻越大雪山最高处的山峰,自己当时没有那个念头,也就没有前往。
以后有暇了,可以去瞧瞧。
“浮屠的传道之力还真强。”
“大雪山上,都有他们的痕迹。”
“大雪山!”
“那么高的大雪山,诸夏普通人前往,怕是都待不住,呼吸都会受到阻碍,身子弱一点,身死都有可能。”
“西南深处,有道路通向象雄部族,不知是否可以用一用,对于滇郡而言,或有好处。”
“芊红姐姐,你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