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羡记:裹在时光里的糖纸
仲春的风总带着些甜意,我坐在老藤椅上翻一本旧童话书,指尖刚触到烫金的封皮,就觉出些暖意——许是阳光正好,书里夹着的糖纸已有些发脆,其中一张印着小白兔的玻璃糖纸,边角还沾着淡淡的奶味,像小时候攥在手里舍不得吃的奶糖,明明早没了甜味,却又在心里甜得不肯散。风从木窗钻进来,带着院角海棠的花香,吹得糖纸轻轻晃,书页间的插画里,小女孩正举着风筝跑,忽然想起祖母坐在槐树下给我剥糖的模样——她的手指缠着胶布,却依旧灵活地剥开糖纸,把奶糖塞进我嘴里,眼里的歆羡像落在糖纸上的阳光,轻轻裹着,不晃,却暖得让人心里发甜。
七岁那年的仲春,我被送到豫东乡下的祖母家。祖母的老屋在村头,土坯墙围着个小院子,院里的老槐树长得老高,一到春天就缀满白色的槐花。每天傍晚,祖母都会坐在槐树下做针线活,我趴在她膝头,看她手里的线在布上绕来绕去,时不时抬头问“祖母,城里是什么样子呀?”祖母总是笑着摸我的头,“城里有高楼,有汽车,还有好多你没见过的好吃的,等你长大了,就能去看看”。有次镇上赶集,祖母带我去买糖,柜台上摆着各种各样的糖,她却只买了最便宜的奶糖,自己一颗都舍不得吃,全塞进我的衣兜里。那天的夕阳落在槐树上,把祖母的白发染成了金红色,她牵着我的手往回走,我嘴里含着奶糖,甜意从舌尖漫到心里——原来歆羡不是羡慕别人的拥有,是藏在奶糖里的盼,是落在掌心的疼,像祖母的针线活,像院里的老槐树,不声张,不炫耀,却把日子里的甜,都裹在了时光里。
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回了城里。临走前,祖母把一沓叠得整整齐齐的糖纸塞进我的书包,“想祖母了,就看看这些糖纸,像祖母陪着你一样”。城里的春天有高楼,有汽车,还有好多卖进口糖的商店,可我总觉得,再贵的糖,都没有祖母买的奶糖甜。有次作文课,老师让我们写“最难忘的人”,我写了祖母,写她坐在槐树下剥糖的模样,写糖纸里裹着的甜。老师在评语里写着“文字里裹着歆羡的暖,像槐花香里的阳光”,还把我的作文贴在教室的“优秀作文栏”里。我拿着作文本给祖母打电话,她在电话那头笑,说“咱囡囡没忘了乡下的甜,就好”。挂了电话,我把糖纸摊在书桌上,摸着发脆的糖纸,忽然想起祖母牵着我的手往回走的模样,眼泪慢慢掉下来——原来歆羡是能跟着走的甜,是从乡下的老屋,到城里的书桌,从一沓糖纸,到作文里的文字,像一根甜丝丝的线,把祖母的盼都串了起来,慢慢裹在成长的日子里。
初中时,我开始喜欢读冰心的散文,“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字句里的歆羡,像祖母的糖纸,淡得像雾,却又绕着心尖不肯散。有次班里组织“童年分享会”,我带着那沓糖纸去了教室,给同学们讲祖母的故事,讲乡下的老槐树,讲奶糖里的甜。分享结束后,同桌拉着我的手说“你的童年真好,我也好想有这样的祖母”。从那以后,我每次读冰心的散文,都会想起祖母的糖纸,想起那些裹在日子里的甜。有次我在日记本上抄下“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还画了一棵小小的老槐树,像把祖母的盼,都藏在了字里行间——原来歆羡是散文里的童年,是落在纸上的甜,是能让人想起亲人的盼,像冰心的文字,像我的日记本,把日子里的暖都裹进了文字里。
高中时,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却依旧会在周末抽出时间,把祖母的糖纸拿出来晒一晒。阳光落在糖纸上,把小白兔的图案照得发亮,像祖母的笑容,轻轻落在我心里。有次模拟考,我考得很差,坐在书桌前哭,眼泪落在糖纸上,把印着的小白兔晕得有些模糊。妈妈走进来,拿起糖纸,说“你祖母当年在乡下,看着别人去城里,也会羡慕,可她从不抱怨,只是把最好的都留给你。她盼着你好,你可不能让她失望”。我看着妈妈,忽然懂了,歆羡不是嫉妒别人的生活,是藏在心里的盼,是不管多苦,都能靠着这点盼走下去的勇气。从那以后,每当我遇到困难,就会摸一摸那些糖纸,像握住了祖母的手,心里的委屈慢慢就散了。有次我在糖纸旁放了一张自己的奖状,写着“祖母,我没让你失望”,像在跟祖母分享我的成长——原来歆羡是藏在心里的盼,是不管走多远,都能靠着的暖,是能让人变得更勇敢的甜,像祖母的糖纸,像妈妈的话,把日子里的盼都裹在了时光里。
大学时,我去了南方读书,每次放假回家,都会先绕到乡下看祖母。老屋还是老样子,土坯墙依旧围着小院子,只是老槐树的枝干更粗了,开的槐花也更少了。祖母坐在槐树下,头发全白了,却依旧笑着给我剥糖,只是她的手更抖了,剥糖纸的动作也慢了很多。“城里的日子好不好?有没有吃好穿好?”她拉着我的手,一遍遍地问,眼里满是牵挂。我握着她的手,说“城里很好,可我还是喜欢乡下,喜欢祖母做的饭,喜欢院里的老槐树”。那天的夕阳落在槐树上,像七岁那年一样,把祖母的白发染成金红色,我嘴里含着奶糖,甜意依旧从舌尖漫到心里——原来歆羡是不管走多远,都能想起的家的暖,是不管过多久,都能感受到的亲人的盼,像祖母的糖纸,像院里的老槐树,把日子里的甜都裹在了重逢里。
工作后,我在自己的小家里,也摆了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祖母的糖纸,还有我给她买的进口奶糖。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拿起一张糖纸,想起祖母的模样,心里的甜意就会漫上来。有次朋友来我家做客,看到那些糖纸,说“这些糖纸好有年代感,像裹着好多甜美的回忆”。我给朋友讲祖母和糖纸的故事,讲乡下的老槐树,讲奶糖里的甜,朋友听得入神,说“原来歆羡是这么温暖的盼,像藏在糖纸里的阳光,甜得让人心里发暖”。那天,我给朋友剥了一颗进口奶糖,她笑着说“真甜,像你祖母买的奶糖一样”——原来歆羡是能分享的甜,是能让人感受到生活美好的盼,是能把日子里的暖传递给更多人的甜,像朋友的羡慕,像我的奶糖,把日子里的甜都裹在了相处里。
去年仲春,我又回了趟乡下。老屋的土坯墙有些开裂,院里的老槐树却依旧开着槐花,只是再也看不到祖母坐在槐树下的身影了。我走到老槐树下,从包里拿出那沓糖纸,轻轻放在树根旁,像把自己的回忆,也留在了这里。风从槐树的枝叶间吹过,带着槐花的甜香,明明祖母已经不在了,却又像她站在身边,轻声说“囡囡,回来看看就好”。那天的阳光落在糖纸上,像裹在时光里的暖,轻轻照着老槐树,也照着我的心——原来歆羡是时光里的盼,是不管过多久,都藏在回忆里的甜,是能让人想起所有温暖的盼,像老槐树的槐花,像手里的糖纸,把日子里的甜都裹在了回忆里。
现在的我,依旧每天把祖母的糖纸放在身边,依旧喜欢读冰心的散文,依旧喜欢把日子里的甜藏在心里。我知道,歆羡不是轰轰烈烈的渴望,是藏在奶糖里的盼,是落在掌心的疼,是能跟着走的甜,是藏在心里的暖,是能让人变得更勇敢的盼,是能分享的甜,是能裹在回忆里的暖。就像祖母的糖纸,虽然发脆,却藏着最珍贵的童年;就像冰心的散文,虽然简单,却带着最温柔的歆羡;就像院里的老槐树,虽然苍老,却满是祖母的盼。
此刻,我坐在藤椅上,手里拿着一张印着小白兔的糖纸,阳光落在糖纸上,甜意漫在心里。风从木窗钻进来,带着海棠的花香,像祖母的气息,轻轻绕在身边。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有忙碌,还会有困难,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歆羡一直都在我身边,像祖母的糖纸,像冰心的散文,像院里的老槐树,让我在疲惫的时候能想起心里的甜,在迷茫的时候能靠着盼撑下去,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得像裹在糖纸里的奶糖,甜暖而温柔,满是藏在时光里的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