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垒记:藏在时光里的软围墙
清晨打理院子里的月季时,指尖被花架旁的竹篱笆划了一下。那些竹条是去年春天栽下的,如今已抽出新绿,被细密的麻绳捆扎成整齐的方格,将月季与杂草隔开,却也让藤蔓有了可攀援的依靠。露水顺着竹条往下滴,落在泥土里,溅起细小的土星——忽然想起外婆家后院的柴禾垛,用圆木围出半圈矮墙,堆着晒干的松枝与稻草,既挡住了山间的潮气,也圈住了我童年的烟火气。
七岁那年的冬天,我被送到皖南乡下的外婆家。老屋的后院紧挨着竹林,外婆用几根粗壮的圆木,在柴禾垛周围搭了半圈矮墙。圆木被岁月磨得光滑,泛着浅褐色的光,每根木头之间留着拳头宽的缝隙,能看见里面码得整齐的柴禾。每天清晨,外婆都会背着竹筐去竹林拾柴,我跟在后面,踩着圆木矮墙的缝隙跳来跳去,像走平衡木。“慢着点,别摔了。”外婆的声音混着竹林的风声,软乎乎的。有次我踩空了,摔在柴禾垛上,松枝的清香裹着阳光的暖,一点也不疼。外婆跑过来扶我,手里的柴禾掉了几根,落在矮墙上,发出“笃笃”的响。那天的午饭,外婆用新拾的柴禾煮了红薯粥,粥香从厨房飘出来,绕着圆木矮墙转了一圈,又钻进我的鼻子里——原来这矮墙不是壁垒,是外婆用木头圈起来的温暖,把山野的寒挡在外面,把烟火的暖留在里面。
小学三年级,我转学回了城里。新家的阳台装着白色的栅栏,栅栏上爬着绿萝,叶片垂下来,像绿色的帘子。每天放学,我都会趴在栅栏上,看楼下的小朋友跳绳、踢毽子,心里却总觉得隔着点什么。有次妈妈买了盆月季,放在栅栏边,说“让花陪着你,就不孤单了”。我每天给月季浇水、施肥,看着花苞慢慢绽放,红色的花瓣从栅栏的缝隙里探出来,像在跟楼下的风景打招呼。有天楼下的小女孩指着月季说“真好看”,我笑着把栅栏打开,邀请她上来赏花。那天我们坐在阳台的小椅子上,一起给月季浇水,阳光透过绿萝的叶片,落在我们身上,像撒了一把碎金。我忽然觉得,栅栏不是壁垒,是用来连接美好的桥梁,只要愿意打开心,就能找到朋友。
初中时,我开始喜欢写日记。我把日记藏在书桌的抽屉里,还在抽屉上贴了张“禁止偷看”的纸条,像给自己筑起了一道壁垒。有次我不小心把日记本落在了客厅,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我的日记。我瞬间发了脾气,把日记抢过来,锁进了抽屉。妈妈没有生气,只是端来一杯热牛奶,说“我不是故意要看的,只是看到你写‘觉得自己很没用’,想告诉你,你在我心里最棒了”。我捧着热牛奶,眼泪差点掉下来。从那以后,我不再把日记锁起来,偶尔还会主动跟妈妈分享日记里的小事。原来我给自己筑的壁垒,是害怕被理解的不安,而妈妈的温柔,像一把钥匙,轻轻就打开了我心里的墙,让我知道,分享不是失去,是获得更多的爱。
高中时,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我总觉得自己像被困在一座透明的壁垒里,看不到未来。有次模拟考,我考得很差,躲在教学楼的天台上哭。班主任找到我时,手里拿着一张画,画的是一座山,山脚下有一道矮墙,墙的另一边是广阔的草原。“你看这道墙,看起来是阻碍,其实是提醒你,该往上爬了。”班主任说,“学习就像爬山,遇到的困难就是暂时的壁垒,只要肯努力,就能翻过去,看到更美的风景。”那天的风很温柔,吹走了我心里的焦虑。我看着画里的矮墙,忽然明白,所谓的壁垒,其实是成长的阶梯,是让我在迷茫时,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的指引。
大学时,我加入了学校的志愿者团队,去偏远的山区支教。那里的学校很简陋,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只用塑料布挡着风,像一道脆弱的壁垒。第一次给孩子们上课,我有些紧张,说话都有些结巴。可孩子们却很热情,睁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手里的铅笔在本子上认真地写着。有个小女孩递来一张画,画的是一道彩虹,彩虹下面是一道门,门上写着“欢迎老师”。我拿着画,心里暖暖的。在支教的日子里,我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一起玩耍、一起给教室糊新的塑料布。原来那道塑料布的壁垒,挡不住孩子们的热情,也挡不住人与人之间的温暖。离开的时候,孩子们拉着我的手,说“老师要回来呀”。我笑着点头,心里知道,这道暂时的壁垒,只会让我们的想念更浓。
工作后,我租了个小公寓,在房间里放了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我从小到大的书。每天下班回家,我都会坐在书架前,拿出一本书读,仿佛书架就是一道小小的壁垒,把外面的喧嚣都挡在外面,留下一片安静的天地。有次公司遇到紧急项目,我加班到深夜,回到家后,累得只想躺下。可当我看到书架上的书,想起高中时班主任的画,想起山区孩子们的笑脸,忽然又有了力气。我拿出笔记本,写下项目的思路,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原来书架这道小小的壁垒,是我心里的依靠,是让我在疲惫时,能找到继续往前走的勇气的港湾。
去年冬天,我回了趟外婆家。老屋的后院,圆木矮墙还在,只是比以前矮了些,上面爬满了牵牛花,紫色的花朵开得正盛,从木头的缝隙里探出来,像一个个小喇叭。外婆坐在矮墙旁的竹椅上,晒着太阳,手里拿着我小时候穿的棉袄,正在缝补袖口。“这衣服还能穿,补补就好。”她的声音还是那么温柔。我坐在外婆旁边,看着她缝补衣服的样子,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在柴禾垛上摔的那一跤,想起了城里阳台的栅栏,想起了妈妈的热牛奶,想起了班主任的画,想起了山区孩子们的笑脸。原来在我的成长路上,有很多看似是壁垒的东西,其实都是藏在时光里的软围墙。它们不是为了困住我,而是为了在我迷茫、焦虑、疲惫的时候,轻轻给我一个依靠,让我知道,有人在爱着我,有人在支持我,让我有勇气继续往前走。
现在的我,已经学会了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壁垒”。我知道,有些壁垒是温暖的依靠,有些壁垒是成长的阶梯,有些壁垒是连接美好的桥梁。就像外婆家的圆木矮墙,虽然圈着柴禾垛,却圈住了烟火的暖;就像城里阳台的栅栏,虽然隔着距离,却连接了友谊的甜;就像妈妈的热牛奶,虽然打破了我心里的墙,却带来了亲情的爱。那些藏在时光里的壁垒,其实都是生活给我们的礼物,它们让我们在岁月的打磨中,慢慢变得温柔而坚定,慢慢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此刻,我坐在书桌前,看着窗外的阳光。书桌上放着外婆缝补好的棉袄,袖口处的针脚细密而整齐,像外婆对我的爱,永远那么温柔。院子里的月季开得正盛,竹篱笆上的绿萝垂下来,像绿色的帘子。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壁垒”,但我不会害怕,因为我知道,每一道壁垒的背后,都藏着生活的善意与美好,都藏着让我继续往前走的力量。只要我带着这份力量,就能越过每一道壁垒,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温暖而有意义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