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县的积水退去后,重建家园的工作就开始了。萧承嗣带着兵卒和百姓,清理倒塌的房屋,修建新的住所;我则带着太医和药童,继续给百姓们治病,还教他们如何预防疾病、消毒水源。
赵峰和温庭远也没闲着,赵峰帮着组织人手,分发物资;温庭远则去周边的村子,查看灾情,帮助那里的百姓重建家园。大家都很忙,但脸上都带着希望的笑容——只要努力,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这天上午,我正在医棚给患者诊脉,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男人突然跑了进来,激动地说:“沈大夫!您还记得我吗?我是当年青柳镇的周小虎啊!”
我抬头一看,果然是周小虎!他比之前高了不少,也壮实了,只是脸上带着些疲惫。“小虎,你怎么在这里?”我惊讶地问。
“我娘老家是临水县的,这次水灾,我带着娘回来看看,没想到遇到了瘟疫,幸好遇到了您!”周小虎笑着说,“我娘也来了,就在外面,她想谢谢您当年的救命之恩。”
我赶紧让他们进来,周小虎的娘身体很硬朗,看到我,激动地拉着我的手:“沈大夫,当年要是没有您,我和小虎就活不下去了!这次又多亏了您,救了临水县的百姓!”
“别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我笑着说,“你们现在住在哪里?生活还好吗?”
“我们住在前面的村子里,房子倒了,现在住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周小虎说,“沈大夫,我也想帮忙,我有力气,可以帮着清理房屋、修建住所!”
“好啊!”我很高兴,“有你的帮忙,我们会更快地重建家园。”
周小虎立刻投入到重建工作中,他力气大,干活很勤快,很快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百姓们都很喜欢他,经常给他送些吃的。
几天后,萧承嗣从外面回来,带来了个好消息:皇上派了官员来临水县,负责后续的重建工作,让我们可以回青柳镇了。
“太好了!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我开心地说,心里很想念青柳镇的乡亲们和孩子们。
周小虎听说我们要回青柳镇,也想跟着去:“沈大夫,萧大哥,我和我娘在临水县也没什么亲人,想跟着你们回青柳镇,不知道可以吗?”
“当然可以!”萧承嗣笑着说,“青柳镇就是你的家,随时欢迎你回来。”
周小虎激动得连连道谢。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出发回青柳镇。临水县的百姓们都来送我们,有的带着自家种的蔬菜,有的带着手工做的小礼物,依依不舍地和我们告别。
“沈大夫,萧大人,谢谢你们!你们一定要常回来看看我们!”
“我们会的!祝大家日子越过越好!”
带着百姓们的祝福,我们坐上马车,往青柳镇赶。一路上,周小虎给我们讲了很多他这些年的经历,他和娘在南方生活得很好,开了个小铺子,日子过得很安稳。
走了半个月,终于看到了青柳镇的影子。远远地,就看到念安带着阿枣、小石头,还有陈默、林丫儿,站在镇口等着我们。
“娘!萧叔叔!你们回来啦!”阿枣和小石头看到我们,立刻跑了过来,扑进我们怀里。
“想不想娘?”我抱着阿枣,摸了摸她的头。
“想!特别想!”阿枣点点头,“娘,你们怎么才回来呀?我和小石头每天都在镇口等你们。”
“对不起,让你们久等了。”我笑着说,从马车上拿出给他们买的糖葫芦和木剑,“看,这是给你们的礼物。”
孩子们开心得跳了起来。陈默和林丫儿也走了过来,恭敬地说:“师父,萧大哥,你们回来了!药庐一切安好,我们这段时间一共诊治了两百多个患者,没有出任何差错。”
“好,你们做得很好。”我很欣慰,“这段时间辛苦你们了。”
回到药庐,院子里还是老样子,草药长得绿油油的,石桌上还放着陈默和林丫儿抄写的药方。老周和王婶也来了,给我们送来了刚做好的饭菜,问东问西,关心我们在南方的情况。
晚上,药庐里又摆起了宴席,乡亲们都来庆祝我们回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饭,聊着天,很是热闹。周小虎也和大家熟悉起来,和林家军的旧部们一起喝酒、聊天,仿佛回到了当年在青柳镇的日子。
萧承嗣站起来,举起酒杯:“乡亲们,兄弟们,我们回来了!这次在南方,多亏了大家的支持和牵挂,我们才能顺利完成任务。新的一年,我们会继续守护青柳镇,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
“好!”大家齐声喊着,举杯一饮而尽。
我看着院子里热闹的场景,心里满是幸福。不管走多远,不管经历多少困难,青柳镇永远是我们的家,这里的乡亲们永远是我们的亲人。而我们的“药炉春深”,也会在这份温暖和牵挂中,继续书写着幸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