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映照着滚滚南下的洪流。朱明率领着超过四十万的军民,浩浩荡荡离开句阳县,向着数十里外的乘氏县进发。队伍绵延数十里,旌旗招展,刀枪如林,经过句阳县的雷霆一击和充足的休整,士气愈发高昂。按照贾诩上策的预期,有句阳前车之鉴,乘氏县理应望风而降,至少也该是城门大开,不敢有丝毫阻挠。
然而,当大军前锋抵达乘氏县城外,映入眼帘的景象却让众人略感意外。
只见乘氏县城门紧闭,吊桥高悬,低矮的城墙上,人影绰绰,兵刃的反光在阳光下偶尔闪烁。虽然那些身影大多显得慌乱、摇摆,远不如正规军肃整,但确确实实是摆出了一副据城坚守的架势。
“咦?”张飞一马当先,看到这情形,环眼顿时瞪得溜圆,随即咧开大嘴,兴奋地哇哇大叫:“主公!看来这乘氏县里有不长眼的匹夫,竟敢抗拒天兵!让俺老张带人上吧!还按句阳县的老法子,保管一个时辰内,把那个鸟县令揪出来给您修路!”
他摩拳擦掌,丈八蛇矛蠢蠢欲动,身后的士卒们也发出低沉的吼声,战意沸腾。
朱明却微微抬手,示意张飞稍安勿躁。他眉头微蹙,手搭凉棚,仔细打量着乘氏县的城防布置。城墙确实不高,守军看起来也颇为混乱,但那股试图抵抗的意志却是实实在在的。
就在他凝神观察之际,脑海中那玄之又玄的“名将雷达”猛然发出了强烈的警示,一个光点在乘氏县城内熠熠生辉,其亮度甚至超过了当初初次感应到的关羽、张飞!
‘城内有名将?乘氏县这种小地方,能有谁?’朱明心中诧异,立刻集中精神“查看”起来。
【李进,武力 99,智力 75,统率 65,政治 60。忠诚:0(非己方阵营)】
一看之下,朱明心中剧震,差点惊呼出声。
“武力……九十九?!”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关羽、张飞初投时武力也才92,经过一年多的征战磨砺,如今也才堪堪达到95、96的水平,赵云也才97。这李进何许人也?初始武力竟高达99点!这岂不是比印象中巅峰期的吕布可能还要猛上一线?
“李进……吕布……”朱明脑中灵光一闪,猛然想起前世偶尔瞥见过的某些野史杂闻,似乎记载着有一个名叫李进的将领,曾与吕布大战三十回合,并且击败吕布?难道那些并非空穴来风,这李进真是一位被正史埋没的绝世猛人?
面对这高达99的恐怖武力值,朱明不得不收起之前的轻松心态,神色变得无比郑重。他可不想因为轻敌,让自己麾下任何一位心腹爱将折损在此等猛人手中。
“全军暂停前进,列阵!”朱明沉声下令,随即转向身旁的几位军师和一众将领,肃然道:“诸位,不可大意!这乘氏县城内,藏龙卧虎,有一位绝世猛将坐镇!”
“绝世猛将?”张飞闻言,非但不惧,反而更加兴奋,蒲扇般的大手用力一拍大腿,“在哪儿呢?主公快指给俺老张看看!管他什么绝世不绝世,在俺的丈八蛇矛之下,都将变成冢中枯骨!”
朱明看向跃跃欲试的张飞,语气凝重地提醒:“翼德,切莫轻敌!城内之人名为李进,其勇武……据我观测,恐在你之上,你未必是他对手。”
此言一出,不仅张飞一愣,连一旁的赵云、太史慈、华雄等将领也纷纷动容。他们深知朱明有种奇异的识人之能,既然主公如此说,那定然不假。
张飞豹眼圆睁,有些不服,但见朱明神色不似开玩笑,也收敛了几分狂态,嘟囔道:“比俺还厉害?俺倒要好好试试他的斤两!”
赵云则是下意识地紧了紧手中的龙胆亮银枪,清澈的眼眸中燃起熊熊战意。他自艺成下山,除了师父童渊,尚未遇到过能真正在武艺上压他一头的对手。此刻听闻有武力高达99的猛将,非但没有畏惧,反而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渴望与之一战,检验自身武艺的进境。
贾诩、郭嘉等人闻言,也收起了原本以为能轻松迫降乘氏县的念头,开始仔细观察城头守军的布置和士气。
此刻,乘氏县城头之上,气氛同样紧张到了极点。
守城的士兵和那些世家豪族拼凑出来的护院家丁,何时见过城外这般铺天盖地、无边无沿的军阵?那密密麻麻的人头,闪烁的刀枪,肃杀的气氛,如同实质般的压力笼罩下来,让许多人的双腿不由自主地打颤,手中的兵器都快握不稳了。
“李……李壮士,这……这如何守得住啊?”
“是啊,听说句阳县一个时辰就破了,王县令都被抓去修路了……”
“我们这点人,给人家塞牙缝都不够啊!”
“不如……不如开城投降吧?或许还能保住家业性命……”
恐慌如同瘟疫般在守军中蔓延,几个世家代表更是面无人色,围着李进,七嘴八舌地要求投降,生怕步了句阳县那些同行的后尘。
李进面色铁青,手持一杆浑铁点钢枪,如同一尊铁塔般矗立在城楼最前方。他目光扫过那些瑟瑟发抖的守军和喋喋不休的世家代表,猛地暴喝一声:“都给我住口!”
声如雷霆,震得众人耳膜嗡嗡作响。
“未战先怯,摇尾乞怜,岂是大丈夫所为?!”李进须发戟张,眼中怒火燃烧,“贼军虽众,不过乌合!我乘氏城虽小,亦有忠义之气!我李进在此,谁敢再言投降,扰乱军心——”
他话音未落,手中铁枪如毒龙出洞,猛地刺向旁边一个还在嚷嚷投降的豪强家主!
“噗嗤!”
血光迸现!那家主难以置信地看着穿透自己胸膛的铁枪,嗬嗬两声,便软倒在地,气绝身亡。
李进手腕一抖,甩掉枪尖的血珠,冰冷的目光扫过全场:“——便如此獠!”
瞬间,所有嘈杂声戛然而止。那些世家代表吓得面如土色,噤若寒蝉,再不敢多言半句。普通守军也被李进的狠辣和决绝震慑,勉强压下了心中的恐惧,握紧了手中的兵器,只是那眼神中的惶然,却难以尽数驱散。
李进知道,靠杀戮弹压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军心已然濒临崩溃。他深吸一口气,举起铁枪,指向城下浩瀚的军阵,运足中气,声音传遍城头:
“兄弟们!乡亲们!贼军势大,然我辈岂能束手待毙,任人宰割?身后便是我们的家园父母!李进不才,愿以手中铁枪,与诸位共存亡!纵使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让贼寇轻易踏破我乘氏城!”
他的声音带着一股悲壮与决绝,感染了一部分尚有血性的士卒,让他们暂时忘却了恐惧,眼中重新燃起一丝抵抗的火苗。
城下,朱明将城头发生的一切尽收眼底,尤其是李进那果断杀人立威、激励士气的举动。
“果然是一员难得的虎将。”朱明赞叹一声,随即看向贾诩、郭嘉等人,“文和、奉孝,城内守军士气已濒临崩溃,全赖李进一人强撑。此等猛将,若能收服,必是一大助力。强攻虽可破城,但难免伤亡,尤其是面对李进,恐折损我将士。可有良策,既能破城,又能尽量保全此将?”
贾诩眯着眼睛,捋着胡须,缓缓道:“主公爱才之心,诩明白。观此城守军,外强中干,军心涣散,破之不难。难点在于如何对付那李进,以及如何避免其困兽犹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或可……双管齐下。”
郭嘉也掂着酒葫芦,接口笑道:“文和兄所言极是。武力慑服与攻心为上,或可并举。先挫其锐气,再乱其军心,或有机会让这头猛虎,为主公所用。”
朱明闻言,眼中精光一闪,已然有了决断。他看向跃跃欲试的众将,沉声道:“好!既然如此,便让这乘氏县,成为我‘替天行道’之师,又一显威之地,亦是我等收服猛将之机!诸位,如何行攻心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