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武德二年的寒冬来得格外凛冽。寒风裹挟着冰晶,呼啸着掠过中原大地,将汴梁城内外染成一片肃杀的银白。护城河早已封冻,冰层厚实得可通车马,城墙垛口悬挂着晶莹的冰棱,在稀薄的日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街道上的积雪被往来车马行人压实,成了光滑的冰面,行人无不小心翼翼,呵出的白气瞬间凝结成霜。

就在这岁末天寒地冻之时,一列特殊的车队在吴军精锐骑兵的严密护卫或者说押送下,辚辚驶过覆盖着薄雪的朱雀大街。铁蹄踏碎坚冰,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街道上回荡。道路两旁,早有闻讯而来的汴梁百姓裹着厚厚的冬衣,在寒风中翘首观望,窃窃私语声如同暗流涌动。

“看,那就是蜀主王衍!”

“啧啧,瞧着倒是白净,可惜是个亡国之君。”

“听闻蜀中富庶,宫室奢华,如今看来,也不过是阶下之囚罢了。”

“陛下仁德,留他性命已是天恩……”

车队正中那辆最为华贵的马车里,王衍身着单薄素服,面色苍白如纸,手指因用力抓着衣角而关节发白。

车厢内虽有暖炉,却驱不散他心底透出的寒意。他透过微微掀开的车帘缝隙,望着窗外迅速掠过的汴梁街景那高耸的城墙、整齐的坊市、肃穆的军容,无一不彰显着这个新兴王朝的强大与秩序。

这与记忆中锦官城的温软奢靡、蜀宫夜宴的笙歌曼舞,形成了如此鲜明而刺目的对比。一阵刺骨寒风趁机钻入车厢,他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寒颤,不知是因这北地严寒,还是因那未卜的前路。

车队并未在城中过多停留,径直驶入戒备森严的皇城,消失在朱红宫门之后。

紫宸殿内,却是另一番景象。地下火龙将整个大殿烧得温暖如春,鎏金铜兽香炉中吐出袅袅青烟,弥漫着清雅的龙涎香气。徐天端坐于御案之后,明黄色的十二章纹衮袍在宫灯照耀下流转着淡淡光辉。他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方温润剔透的田黄石镇纸,目光却似乎穿透了殿门,投向那灰蒙蒙的天空。

大太监李肆悄无声息地趋步上前,低声道:“陛下,王衍及其宗室、旧臣共一百三十二人,已悉数安置于城西别馆,由殿前司派重兵严加看管,内外隔绝,万无一失。”

徐天微微颔首,尚未开口,便见首辅张谏手持玉笏出列。张谏如今总领朝政:“陛下,受降仪式及献俘阅兵诸事,礼部与兵部已会同拟定章程,各项准备业已就绪,是否如期于元月十五举行?届时百官朝贺,万民观礼,正可扬我大吴国威。”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暖阁角落,铜壶滴漏发出规律的轻响。

徐天缓缓摇头,声音沉稳有力,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今岁奇寒,连日大雪,道路冰封难行。朕闻各州县奏报,即便官道,亦有多处阻塞,驿传迟滞。此时若大动干戈,举行典仪,不仅徒耗人力物力,更使四方百姓为观礼而顶风冒雪,艰辛跋涉,若生冻馁,岂是朕愿所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垂手恭立的群臣,继续道:“王衍既已入彀,便如瓮中之鳖,早几日晚几日行仪,无关大局。且待来年武德三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冰雪消融,再行盛典。一则,示我大吴宽仁之政,体恤民情,不迫人于严寒;二则,也好让四方使臣、远近州府官员百姓,皆能从容前来,一路安稳,共聚汴梁,一睹我大吴军容之盛,国威之隆!”

“陛下圣明!体恤下情,臣等拜服!”高郁立刻接口,他执掌户部,最知钱粮之事,此刻出列陈词,声音洪亮,“寒冬腊月,不仅民夫征调困难,仓储转运亦多不便,漕运半停,陆路运费倍增。延期至春,府库可更从容调配物资,诸般用度皆能充裕备办,可使大典更臻完美,且能省却不少无谓耗费。”

杜仲、周本等武将亦纷纷出列表示赞同。他们更关注北疆契丹动向、蜀地后续防务与军队整训,对一场注定结果的仪式并无急切之心。周本声如洪钟:“陛下,将士们征战经年,正好借此寒冬严加休整,操练新阵。待来年春暖,必以更昂扬之姿,接受陛下检阅!”

“既如此,”徐天最终定调,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传旨礼部、兵部及有司,受降大典及献俘阅兵,定于武德三年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举行。眼下临近岁末,首要之事,是让将士们得以休整,让百姓们……过个好年。”

“陛下仁德!”殿内群臣齐声山呼,声震梁宇。这一决定,随着快马驿传,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通告四方州县。无论是汴梁百姓,还是远镇边关的将领、新附之地的官员,闻之皆感念圣恩体恤。一道推迟典礼的旨意,比十道严苛律令更暖人心。

既定下大计,徐天便着手于这岁末最为关键的赏赉之事。帝国的疆域前所未有地辽阔,从北疆的燕云故地到新附的蜀中天府,从东海之滨的登州水寨到西线防备吐蕃、党项的边镇,都需要天子的恩泽雨露去滋润、去维系。这不仅是施恩,更是巩固统治、收拢人心的必要手段。

首先便是那些手握重兵、镇守四方的侯爷们。徐天于退朝后,在暖阁中亲笔草拟了赏赐清单,交由李肆亲自监督,由内侍监与兵部、户部协同办理,务必在年节前送达各位侯爷镇所。

赏赐极厚,彰显天恩:每位侯爷赏西域大宛良驹十匹,这些骏马皆来自丝绸之路,肩高体健,神骏非凡;御酒百坛,乃光禄寺精心酿造的“吴宫春”,醇厚甘冽;新铸“武德通宝”金锭五千,钱文挺拔,金光灿灿;上等江南绢帛三千匹,色彩绚丽,质地轻柔;另加《武经总要》新刻本一套,以示文武并重之意。

对于前线将士,徐天更是不吝重赏。旨意明确:凡参与北征契丹、西伐巴蜀之将士,无论禁军、边军、还是已打散整编的降卒,皆按兵部核定的军功簿,额外发放“元日恩赏”。战死者,抚恤加倍,由地方官正堂亲送至其家,不得假手胥吏;伤残者,除常例抚恤外,另赐钱粮,并由地方官府妥善安置,确保其生计;幸存者,人人有份,或银钱,或布帛,或酒肉,务必在年节前发放到位,不得克扣分毫。

圣旨一出,各军镇、营寨顿时欢声雷动。在燕云之地的凛冽寒风中,士卒们领到了厚实崭新的棉衣、炙热香醇的酒肉,围着篝火欢声笑语;在蜀地新附的军营里,吴军与降卒同领赏赐,隔阂在共同的喜悦中渐渐消融;在江淮水师的战船上,也挂起了喜庆的红灯笼,伙夫抬出大桶肥羊,香气四溢。徐天此举,不仅暖了将士的身,更暖了他们的心,军心归附,士气高昂,忠诚度在此刻臻至顶峰。

腊月三十,除夕之夜,汴梁皇城灯火璀璨,亮如白昼,宛若一颗镶嵌在雪白大地上的璀璨明珠。盛大的元日宫宴在翻修一新的紫宸殿举行。大殿四角巨大的铜盆中炭火熊熊,地龙烧得整个殿堂暖意融融,馥郁的龙涎香混合着酒肉香气,营造出醉人的氛围。编钟磬管,奏响庄重雅乐,舞姬们身着彩衣,随着乐声翩跹起舞,长袖翻飞,如云似霞。

徐天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纹彩绣辉煌,头戴十二旒白玉珠冕冠,垂下的珠帘微微晃动,遮不住其后那双深邃锐利的眼眸。皇后朱清珞头戴九龙四凤冠,身着深青祎衣,绘五彩翚翟纹,仪态端庄,雍容华贵,坐于其侧。

阶下,文武百官按品秩肃立,袍服色彩分明,如彩绘画卷。新附的蜀臣亦在其列,神色复杂,既有拘谨不安,亦有一丝对新朝的观察与期盼。

觥筹交错间,气氛渐趋热烈。徐天发表了简短的祝酒词,声音清朗,传遍大殿:“武德二年,将士用命,文武同心,北逐契丹,西平巴蜀,拓土开疆,皆赖诸卿之力!今岁寒冬将尽,春归有期,愿与诸卿共勉,来年再创盛世宏图,使我大吴江山永固,百姓安康!” 言毕,举杯邀饮。

群臣纷纷起身,高举酒杯,山呼万岁之声如潮水般涌起,声震殿宇,久久不息。

后宫妃嫔亦按品级盛装出席,环佩叮当,香风阵阵。朱清珞作为中宫之主,应对往来命妇贺拜,雍容大气,举止得体,尽显母仪天下的风范。

花见羞今日特意挑选了一身绯色蹙金长裙,珠翠环绕,艳光四射,一曲惊鸿舞更是曼妙绝伦,再次吸引了众多倾慕赞叹的目光。她嘴角始终噙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眼波流转间,却不经意般屡屡扫过蜀宫四美所在的方向。

徐婕妤与花蕊夫人坐于一处,二人衣着华美而不失雅致,举止沉静得体。经历了最初的惶恐与挣扎,她们似乎已逐渐接受了新的身份和命运。

徐婕妤神色沉稳持重,偶尔与相邻的命妇低声交谈几句,言辞妥帖;花蕊夫人则依旧带着那份我见犹怜的柔弱风致,但在姐姐徐婕妤的提点下,已学会在适当的时机,向御座方向投去温顺依恋的一瞥,那眼神恰如秋水含情,欲说还休。

金飞山与李舜玹稍显沉默,大多时候只是静静坐着,欣赏歌舞,但亦努力维持着端庄仪态,不露丝毫失礼之处。

花见羞将这一切细微举动尽收眼底,心中冷笑更甚。她深知这四人同出蜀宫,彼此扶持,暗中必有盟约,对自己这“旧人”地位构成威胁。但眼下元日盛典,众目睽睽,她亦不敢造次,只是将那分忌惮与敌意更深地埋藏于妩媚笑靥之下。

徐天今夜心情颇佳,对众妃皆有丰厚赏赐,珠玉锦缎不等。他甚至特意停下酒杯,温言询问了朱清珞所出的皇子徐承岳、公主徐昭曦的近况,流露出为人父的温情,引得朱清珞眼中柔情似水,颊生红晕。

宴至酣处,殿外夜空骤然被点亮。内侍监早已安排好的盛大烟花适时燃放。漆黑的夜幕成为画布,火树银花竞相绽放,绚烂夺目,千姿百态的图案或如金菊怒放,或如牡丹争艳,或如流星飞渡,将整个汴梁城照耀得如同白昼。

绚烂的光彩映照着殿内每个人或欣喜、或感慨、或盘算的脸庞。徐天携朱清珞起身,行至殿门前昂首观望,群臣簇拥在后,欢呼赞叹声此起彼伏。这一刻,帝国的荣耀与繁华,似乎随着这漫天华彩,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顶点。

宫宴的奢华,是统治阶层的盛宴。而徐天更在意的,是汴梁城、是整个大吴境内寻常百姓的年关如何度过。他深知,民心向背,方为帝国根基。

早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之后,他便连续下旨,免除天下百姓元日前后一个月的市税、关税,并严令各地官府开仓放粮,平价售盐,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确保即便贫苦之家,亦能买得起米粮,沾得起点油腥,度过一个温饱的年关。

汴梁城内,由京兆府牵头,在各大市口、城门附近设立了十二处施粥棚、八处义诊点,日夜不停。皇家亦从内帑中拨出专款,购置了数千套厚实棉衣,由五城兵马司的兵卒协同里正,分发给城内外的孤寡老人与无家可归者。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尽管天寒地冻,呵气成霜,但汴梁城的街巷里坊间,却洋溢着难得的暖意与生机。坊市间,人流明显比往年冬日多了不少,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嬉笑声不绝于耳。

新铸的“武德通宝”购买力坚挺,米价平稳,肉食、蔬果虽因时节而价高,但寻常人家亦能狠心割上几两肉,沽一壶廉价的浊酒,给眼巴巴盼了一年的孩童添件新衣,扯上几尺喜庆的红头绳。

茶楼酒肆中,人声鼎沸,暖帘掀动间带进阵阵寒气,却很快被室内的温暖与人气驱散。

“听说了吗?陛下因为天冷,把那个蜀国皇帝的受降礼推到开春了!”

“可不是嘛!告示都贴出来了,说是怕咱们大冷天赶去看热闹,冻着了。真是仁君啊!心里装着咱老百姓。”

“今年这年景,总算有点盼头了。赋税比前梁那时候轻多了,衙门里的胥吏也不敢像往年那样,趁着年节胡乱摊派、敲诈勒索了。”

“听说北边、西边的将士们都得了重赏,酒肉管够!咱们能过这个安稳年,多亏了他们浴血厮杀啊!”

“陛下万岁!大吴万岁!”

类似的议论,在茶楼酒肆、在街谈巷议中悄然流传,带着由衷的感激与期盼。对比前梁末年的混乱苛政、军阀割据的苦楚,以及蜀地王衍在位时传闻中的荒淫无道、民不聊生,徐天治下这日渐清平、秩序井然、赋税减轻的景象,愈发显得珍贵。

民心如水,既能载舟,亦能覆舟。此刻的汴梁百姓,乃至大吴境内的子民,其心无疑更倾向于这位能带来胜利、秩序与希望的皇帝。

夜幕彻底降临,万家灯火次第点亮,与天空中尚未完全消散的烟花余烬交相辉映。

皇城内的烟花盛宴也延伸到了民间,一些富裕人家自掏腰包,燃放起各式烟花,虽不及皇家气象,却也点缀着夜空,与皇城的盛景遥相呼应。

孩童们穿着或许并不崭新但一定洁净的衣衫,在雪地里追逐嬉戏,点燃一个个爆竹,噼啪作响,惊起阵阵欢笑。

空气中弥漫着各家各户飘出的食物香气,混合着淡淡的硫磺味道,共同构成了一幅乱世中难得的、充满烟火气的盛世画卷。这是徐天凭借铁血征战、苦心经营数年,方才为这片土地和人民换来的片刻安宁与繁荣。

元日的喧嚣与欢庆持续至深夜,方才渐渐散去。皇城内重归寂静,只有巡逻侍卫的脚步声和风吹檐铃的清脆声响偶尔打破沉寂。徐天微醺,但神智清明,并未直接安寝,而是挥退仪仗,只带着李肆和两名贴身侍卫,独自登上了宫城中最高的宣德门望楼。

凛冽的北风瞬间扑面而来,吹动他并未更换的衮袍下摆,也吹散了几分残存的酒意。他凭栏远眺,脚下是灯火零星、渐入梦乡的汴梁城,更远处,是漆黑无际、仿佛蕴藏着无限可能与挑战的广袤中原大地。

李存勖的伪唐,经幽州惨败、魏州之乱连番打击,精锐尽丧,如今已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内部伶人弄权,宦官干政,藩镇节度使各怀异心,离心离德,只需最后一根稻草,便会轰然倒塌。

契丹主力元气大伤,耶律阿保机虽已返回草原,但内部纷争不休,诸弟觊觎汗位,短期内难再组织大规模南犯。蜀地已平,荆南已附,吴越、闽地早已归心,岁贡不绝……放眼四海,睥睨天下,似乎再无敌手。

然而,徐天深邃的眼眸中并无丝毫放松与懈怠。他深知,打天下难,治天下更难。马蹄踏碎旧山河容易,但如何消化新得的庞大疆域,将巴蜀、荆湖、燕云真正融为一体?如何平衡朝中随着胜利而逐渐形成的新的势力格局,防范新的门阀滋生?

如何劝课农桑,恢复生产,兴修水利,积蓄国力,以应对未来可能来自北方草原、西方高原的长期威胁?还有那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便存在于脑海深处,神秘莫测,似乎蕴藏着无尽知识与力量,却又需消耗巨量精神力的“寰宇星图”……

他心念微动,尝试再次集中精神,连接脑海中那幅浩瀚星图。一阵轻微的眩晕与刺痛感立刻传来,如同细针扎入脑海,他立刻停止了尝试。如今身为帝王,肩负一国重任,他不能再像从前征战时常做的那样,不顾后果地透支自己,去探索星图的奥秘。

星图是利器,是底牌,但过度依赖,反受其害。他需要更谨慎、更有节制地利用这份“天赐”,同时,更要依靠这个时代真实存在的人才与力量,依靠文臣的治理与武将的征伐。

“陛下,夜深了,风大露重,保重龙体为要。”李肆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来到身后,将一件厚重温暖的玄色貂皮大氅轻轻披在他的肩上。

徐天“嗯”了一声,并未回头,只是紧了紧大氅,目光依旧凝视着远方黑暗中隐约的山峦轮廓,淡淡道:“李肆,你说,这天下,何时才能真正一统?四海之民,何时才能永享太平,再无离乱之苦?”

李肆躬身,声音带着惯有的谨慎与恭顺:“老奴愚钝,只知在陛下文韬武略治下,如今四海宾服,已是一统之象,百姓亦得安乐,远胜前朝。陛下之仁德武功,旷古烁今,老奴深信,假以时日,必能开创万世太平之基业。”

徐天闻言,唇角微微勾起一丝难以察觉的弧度,没有反驳这略显谄媚却也是事实的回答。他知道路还很长,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也乱不得。但方向已然明确,步伐必须稳健。

王衍的受降仪式,将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个标志,宣告旧时代的彻底终结,一个崭新的大吴王朝的完全确立。而之后,整合内部,梳理政令,积蓄力量,挥师北上,彻底铲除伪唐残余,平定所有不臣之地……乃至更遥远的未来,那星图隐约揭示的、更广阔的天地……

“传令下去,”徐天的声音在寒风中显得异常清晰冷静,“元日假期后,议政院、六部主官,每日需至御前呈报各地情势汇总,尤其是燕云防务、蜀地治理、伪唐边境动态,不得有误。告诉张谏、高郁他们,休养生息,不等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一刻不可松懈。”

“是,陛下。老奴明日一早便传达圣意。”李肆恭声应下,记在心里。

徐天最后望了一眼在沉睡中积蓄力量的庞大城市,毅然转身,走下高高的望楼。台阶在脚下延伸,沉稳而坚定。武德二年的最后一页即将翻过,无论其中充满了多少血火、征伐与算计,终究已成过往。武德三年的崭新篇章,正等待着他在黎明后亲手开启。而他知道,无论前路还有多少艰难险阻,暗流漩涡,他都将携这元日盛景所凝聚的民心士气,以及麾下这支历经战火淬炼的虎狼之师,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直至四海归一,天下太平,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华章。

望楼之下,深宫重重,灯火阑珊,仿佛无尽的未来,正在这冬夜将尽的黑暗中,悄然孕育。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