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持续数月针对旧有门阀士族的政治风暴,如同一场猛烈的山火,涤荡了江淮乃至新附之地盘根错节的腐朽势力。

在徐天毫不留情的铁腕、张谏高郁的精准施策、寒门新贵的踊跃揭发、军队的强力威慑以及内侍监无孔不入的监视下,大多数曾经显赫一时、尾大不掉的旧门阀或被连根拔起,抄家灭族;或元气大伤,交出大量隐匿田产人口,缴纳巨额罚金,家族势力一落千丈,再也无力挑战王权。

剩余少数得以保全的门阀,皆是经过内侍监和监察御史反复核查,确实未有重大违法乱纪、且在此次风波中表现得相对恭顺、甚至主动配合清查的家族。

他们如同被惊雷吓破了胆的兔子,彻底明白了在这位吴王治下,唯有绝对的忠诚与顺从,方能求得一线生机。

他们开始主动约束子弟,积极缴纳赋税,甚至将家族部分资源投向吴王鼓励的工坊、海运等新兴领域,试图融入新的秩序。

经此一役,吴国境内政令前所未有的畅通。

以往需要与地方豪强反复博弈才能推行的政策,如今可以毫无阻碍地直达乡里。

大量的土地被重新分配,无数荫户被释放为自由民,国家的税基和兵源都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和巩固。

一种以广陵为核心、以徐天意志为最高准则的新型凝聚力,正在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迅速生成。

旧时代的痼疾被粗暴却有效地切除,虽然留下了短暂的阵痛和空白,但却为一个强大而统一的集权国家扫清了最大的内部障碍。

如今的吴王徐天,坐拥原杨吴、吴越、闽国、荆南之旧地,疆域辽阔,囊括江淮、江南、两湖、闽浙等富庶区域,带甲数十万,水师千艘,其实力已远超昔日偏安一隅的诸侯,足以与北方的晋、梁鼎足而立,甚至隐有后来居上之势。

强大的国力,根植于空前富足的财政。

淮南盐业、海运司、漕运转运司如同三头巨大的现金奶牛,日夜不息地为广陵的府库输送着海量的财富。

高郁执掌的三司衙门,银钱绢帛堆积如山,仓廪中的粮米足以支撑数年大战。

有了钱的徐天,得以大规模推行他脑海中的“寰宇星图”所带来的知识。

民生得以休养。新式农具、精选粮种、水利工程技术被推广至各地,官府组织流民垦荒,兴修陂塘沟渠。

各地州郡田野开辟,禾苗茁壮,连续数年喜获丰收。

昔日逃难的百姓逐渐返乡,市集重现繁荣,商旅往来不绝。广陵、杭州、苏州、江陵等大城,人口稠密,店铺林立,夜不熄市,丝竹管弦之声甚至压过了战马的嘶鸣。

军工体系更是突飞猛进。在王神机的督造下,依托“寰宇星图”提供的超越时代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流程,广陵、寿州、杭州等地的军工坊日夜炉火不熄。

出产的铁甲更加坚固轻便,刀剑锋锐无比,弩机射程更远,精度更高。尤其是“震天雷”、“火龙油柜”等火器,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稳定提升,成为吴军克敌制胜的秘密武器。

水师战船不断更新换代,更大的楼船、更快的艨艟、更坚固的海鹘船被建造出来,配备了改进型的拍竿、弩炮甚至试验性的原始火炮,牢牢掌控着长江天堑与东南海疆。

为了应对未来与北方强敌(尤其是以骑兵见长的晋王李存勖)的决战,徐天不惜投入巨资,在淮北、荆襄等地设立大型军马场,引进、培育优良战马,大力扩充和训练骑兵部队。

重甲铁骑“铁鹞营”的规模不断扩大,人马皆披重甲,冲锋起来如山崩地裂。这一切,都得益于那雄厚到令人咋舌的财政基础。

国力鼎盛,内患已除,徐天认为时机已然成熟。再向后梁称臣纳贡,不仅毫无意义,反而是一种耻辱和战略上的被动。他决意彻底摆脱后梁附庸的身份,正式建国,与晋、梁并立于世。

他命司天监遴选吉日。最终,定于公元921年元月初一,举行开国大典。

这一日,广陵城万象更新,旌旗蔽空。

紫宸殿前广场上,仪仗森列,甲士如林,文武百官、各国使节(多是周边小邦及商人冒充)、地方代表皆按序排列,气氛庄严肃穆。

吉时一到,钟鼓齐鸣,响彻云霄。徐天头戴十二旒平天冠,身着玄衣纁裳十二章纹衮服,腰佩鹿卢玉具剑,在百官的注视下,一步步登上高高的祭天台。

祭祀天地!燔柴告天,瘗埋祭地,宣读告天文书,昭告昊天上帝,承天受命,建立吴国。

祭祀祖宗!追封徐氏先祖,告慰在天之灵,徐氏一族从此龙兴江淮,光耀门楣。

一套繁复而庄严的礼仪之后,徐天立于台巅,面向万民,声音洪亮,宣告吴国正式立国,定都广陵。

同时,废除后梁“贞明”年号,自立年号为“武泰”,寓意武运昌隆,国泰民安,以公元921年为武泰元年。

此举彻底宣告了政权的独立性与正统性,不再承认后梁的宗主地位。

“万岁!万岁!万岁!”台下百官、将士、百姓山呼海啸,声浪震天动地。一个新的时代,就此拉开序幕。

立国之后,百废待兴,首要便是立法定制。徐天命宰相张谏牵头,选拔熟读律法、精通政务且有才干的官员(多为寒门出身或心腹之臣),共同编纂《吴律》。徐天提出要求:“律法乃国之重器,需宽严相济,合乎时宜。前朝旧律,合乎国情者沿用,不合者废之。要便于百姓知晓,利于官吏执行,重在公平,严在惩恶。尤其对贪墨、谋逆、祸乱军心、残害百姓者,务必从严!”他要的是一部能够巩固新秩序、保障吴国高效运转的法典。

同时,深知军法乃强军之基,徐天命枢密院(由杜仲实际掌控)主持,下令各地节度使派遣最信任、最懂行伍的心腹将领前往广陵,共同参与编纂《吴国军法》。

要求将军功赏罚、行军扎营、临阵纪律、后勤保障、军民关系等方方面面都细化成文,做到有法可依,赏罚分明。

另一方面,如何酬劳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打下这偌大江山的功臣武将,也成为徐天深思的问题。在承晖堂内,他对着功勋簿沉吟良久。

爵位不能太低,寒了将士之心,日后谁还肯效死力?

但也不能太高太滥,如今疆土初定,未来还有无数硬仗要打,若是现在就把最高的爵位封赏殆尽,日后立功者无爵可封,岂不麻烦?

必须建立一套清晰、公平、具有激励性且能持续运作的爵位晋升机制,让所有武将都看到奔头,知道通过怎样的战功可以获得怎样的爵位和待遇。

然而,具体该如何设计?爵位分几等?晋升标准如何量化?世袭与否?如何避免藩镇割据的老路?这些问题困扰着徐天。他虽来自现代,知晓历史大致脉络,但对于这种具体的制度设计,尤其是符合当下时代背景的设计,仍感到力有未逮。

无奈之下,他再次将意识沉入识海深处,沟通那浩瀚的“寰宇星图”。

“查询:适用于冷兵器与早期火器并存时代,中央集权王朝的军事爵位制度设计。

要求:等级清晰,晋升条件明确且严格,以军功为核心,兼具激励性与控制性,能有效避免武将拥兵自重。”

庞大的信息流再次冲击他的意识,但此次有了明确目标,消耗相对可控。很快,星图反馈来信息,并着重推荐了明朝的爵位制度,认为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弊端,同时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

“明朝爵位体系:主要分宗室爵与功臣爵。功臣爵主要为‘公、侯、伯’三等,超品,非宗室不得封王。封爵极严,非有开国、靖难、或特大军功不授。可世袭,但需降等承袭(如公爵之子袭侯爵,侯爵之子袭伯爵,伯爵之子则袭指挥使等武职),数代后与普通勋贵无异,有效防止尾大不掉。”

“晋升机制建议(基于明朝制度及宿主时代背景改进):

1. 爵位设定:设‘公、侯、伯、子、男’五等,超品。另设‘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武骑尉’等荣誉勋阶,对应不同品级待遇,可作为中低级军官立功之赏,或作为子、男爵位的铺垫。

2. 晋升核心:严格以军功为准。细分军功标准,如:‘斩将夺旗’、‘先登破城’、‘以少胜多’、‘坚守危城’、‘开拓疆土’等,根据战役规模、重要性、个人贡献度,量化评功。

3. 审批程序:由兵部(或类似机构)初步核实军功,枢密院复核,最终由君主钦定。严禁冒功、滥赏。

4. 世袭与降等: 爵位原则上可世袭,但必须降等承袭(如公爵之子袭侯爵,侯爵之子袭伯爵,以此类推,男爵之子袭一等轻车都尉)。无子或罪革则除爵。此举可保证爵位稀缺性,激励后代继续立功,同时避免家族势力无限膨胀。

5. 待遇与特权:不同爵位对应不同俸禄、田庄赏赐(赏赐田庄管理权归中央,防止变成独立王国)、仪仗、法律特权等。但严格限制其干预地方政务和军队人事任免(与实职官衔分离)。

6. 增设‘终身爵’:对于立有大功但不足以上述高标准,或用于特殊赏赐,可封终身爵,仅限本人,不可世袭。”

徐天仔细消化着这些信息,眼中精光越来越盛。

这套经过改良的爵位制度,既给予了武将崇高的荣誉和实利,又通过严格的晋升条件、降等世袭规则以及权责分离,牢牢将爵位恩赏之权抓在中央手中,避免了唐末五代以来节度使世袭、藩镇割据的覆辙。

“好!甚好!”徐天大喜,立刻根据星图的建议,结合吴国现状,开始构思具体的细则。他准备待《吴律》和《军法》初稿完成后,便将此爵位制度推出,与封赏功臣一并施行。

当吴国正式立国、改元武泰的消息传遍天下时,无疑是在原本就暗流汹涌的天下格局中投下了一颗惊雷。

反应最为激烈的,自然是后梁汴梁朝廷。

紫宸殿上,朱友贞看到徐天“僭越称尊”的檄文,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猛地将檄文撕得粉碎,砸向下方的群臣。

“逆贼!国贼!徐天狗贼!”朱友贞失态地咆哮,声音尖利刺耳,“他竟敢!竟敢如此!寡人待他不薄,封他王爵,赐他公主,他竟敢叛梁自立!此等无君无父之徒,天人共戮!”

他指着南方,气得几乎语无伦次:“必须征讨!立刻发兵!倾国之兵!寡人要御驾亲征,踏平广陵,将那逆贼徐天碎尸万段,悬首阙下!”

殿下群臣面面相觑,无人敢轻易接话。

宰相赵岩心中叫苦不迭,硬着头皮出列:“陛下息怒!徐天逆迹昭彰,确乃国贼,然……然其势大,拥江淮之富,带甲数十万,水师强横,火器犀利……而我大梁,新失魏博,精锐折损,国库空虚,晋王李存勖又在北虎视眈眈……此时若倾力南征,只怕……只怕北方有变,后果不堪设想啊!”

“难道就任由他僭号称尊?!!”朱友贞怒吼,“若寡人不闻不问,天下诸侯会如何看?岂不是告诉世人,我大梁已无力制裁叛逆?届时各地群起效仿,我大梁江山顷刻间便分崩离析!此战,不得不打!哪怕打不赢,也要打出大梁的声势!”

赵岩深知朱友贞所说亦有道理。

吴国立国,后梁若毫无反应,其摇摇欲坠的权威将彻底崩塌。这已不仅仅是地盘和面子问题,而是关乎国本存亡。

最终,朝议决定,必须出兵征讨!朱友贞下旨,集结汴梁周边及能调动的军队,号称二十万(实则能战之兵不足十万),以大将段凝为先锋,自己随后御驾亲征,大张旗鼓,向天下宣布讨伐逆贼徐天。

即便不能真的灭吴,也要夺回一些地盘,重塑梁廷威信。

北方的晋王李存勖得知消息,不禁抚掌大笑:“妙极!妙极!朱友贞这蠢货,竟真去碰徐天那块硬骨头!好!让他们狗咬狗,两败俱伤!传令下去,各部加紧操练,囤积粮草,密切关注梁吴战事!一旦梁军主力深陷江淮,便是我们渡河南下,直捣汴梁之时!”他乐得坐山观虎斗,准备伺机收取渔翁之利。

西蜀、南汉、等势力,则纷纷保持沉默,紧张地观望。

这场梁吴大战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天下未来的格局。

若梁胜,则旧秩序或可勉强维持;若吴胜,甚至只是僵持,则意味着一个足以挑战北方霸主的南方强权正式崛起,天下离心之势将不可逆转。

广陵城中,新即位的吴王徐天接到梁军集结的消息,脸上毫无惧色,反而露出一丝冷酷的笑意。

“来得正好!朱友贞这是自己送来给孤立威!传令各部,按预定计划,迎战!让天下人都看看,是我大吴的刀锋利,还是他朱梁的破盾硬!”

武泰元年的春天,战云再次密布于中原大地。新生的吴国,迎来了立国后的第一场重大考验。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开局救下必死之人,老朱你别追了重生1949海外争霸曝光朱棣吃猪食,朱元璋笑疯了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