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津卫秘密工坊内,那台超越时代的“天地银行印钞机”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运行声,如同一位技艺超绝的工匠,正悄无声息地锻造着足以改变帝国命运的利器。朱高晟屏息凝神,注视着出钞口。当第一沓崭新挺括的“永乐元”样品被吐出时,即便早已知晓结果,他依然难抑内心的激动。

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张“拾永乐元”最大面额纸币。触手之感是前所未有的坚韧与细腻,特殊的纸张配方使其既不易破损又具备独特的质感。对着工坊内明亮的灯火,朱元璋和马皇后清晰庄重的肖像水印跃然纸上,层次分明,仿佛与纸张融为一体,这种防伪手段在这个时代堪称神迹。指尖划过票面,主图案区域明显的凹凸感传来,这是先进的凹版印刷技术的结果。侧光下,一条纤细的金属线在纸浆中,若隐若现。他取来一台超级简易版放大镜,对准票面边缘看似装饰的蔓藤花纹,镜下显现的竟是密密麻麻的微缩文字,记录着发行序列号及“大明皇家银行”字样。更令人叫绝的是,票面一角“拾元”字样采用了一种特殊的变色油墨,在不同角度下会呈现出绿紫交替的色彩变幻。

“完美!有此神物,何愁货币信用不立!”朱高晟心中大定。他立即将各面额样品妥善封存,再次日夜兼程,赶回京师。

乾清宫内,朱棣几乎是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情,仔细查验着这些新币样品。每发现一处精妙的防伪特征,他眼中的惊叹与满意就增添一分。尤其是看到父母的水印肖像时,他久久凝视,神情复杂,既有对开国父母的追思,更有对这种将皇权与财富完美结合的新生事物的震撼与认可。

“好!好一个‘永乐元’!”朱棣抚掌赞叹,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如此精良,如此难以仿造,远超朕之想象!晟儿,此币当可流传千古,成为我大明强盛之象征!就用你起的名字吧”

他迫不及待地召集群臣,翌日举行大朝会,他要正式将发行新币之事提上议程,并借此机会,进一步巩固朱高晟的地位,推动他的宏图。

然而,改革的道路从未平坦。大朝会上,当朱棣宣布将发行全新防伪纸币“永乐元”,并展示了其精良样品后,原本因为新币精美而发出的些许赞叹,迅速被一片质疑和反对的声浪所淹没。

率先发难的是户部尚书夏原吉,这位以持重和精通财政着称的老臣,眉头紧锁,出班奏道:“陛下!新币固然精美,防伪之术亦堪称奇巧。然臣之所虑,不在其表,而在其里!昔日宝钞之弊,根源在于滥发无度,准备金匮乏,终致信用崩坏,民怨沸腾。如今新币初立,虽言有金银为备,然倭国之金尚未运回,国库存银亦需应对各方开支,准备金是否真正充足,犹未可知!若仓促推行全国,一旦稍有风波,引发挤兑,或日后因国用不足而超额印发,则新币必步宝钞后尘!届时,非但不能利国,反而会酿成更大祸患!请陛下三思!”

夏原吉的担忧,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务实派官员的想法。宝钞的失败教训太深刻了,他们不愿再见帝国金融陷入混乱。

紧接着,一些与东宫关系密切的翰林学士和科道言官也纷纷附议,并将矛头指向了肖像问题:

“陛下!臣闻新币之上,竟印有太祖、懿文太子及陛下、仁孝皇后圣容?此事实在骇人听闻!钱币乃阿堵之物,流通于市井商贾之手,甚至可能遗落于污秽之地!将圣贤君父之像印于其上,任人摩挲,成何体统?此举大大有违礼法,亵渎先灵,臣等万万不敢苟同!”

“是啊,陛下!《礼》云:‘君子不器’。将圣容与货币挂钩,岂非将君上等同于货殖之具?此风一开,礼崩乐坏矣!且懿文太子像位列其上,而当今东宫却无,此中含义,恐引朝野非议,不利于国本安定啊!”

这些言论,扣着礼法和大义的名分,言辞犀利,直指新币政策的核心敏感点。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太子朱高炽虽然垂首不语,但其苍白的脸色和紧握的拳头,显露出他内心的波澜。东宫一系的官员更是卖力鼓噪,试图将新币之事与“违背祖制”、“动摇国本”联系起来。

朱棣端坐龙椅之上,面色阴沉。他料到会有阻力,但没想到如此激烈,尤其是将肖像问题与国本挂钩,显然是想将经济问题政治化,阻挠改革。他目光扫向朱高晟,看他如何应对。

面对汹涌的反对声浪,朱高晟并未慌乱,他从容出班,先向朱棣行礼,然后转身面对群臣,声音清朗而沉稳:

“夏尚书及诸位大人的担忧,不无道理。旧宝钞之弊,确为我等前车之鉴。正因如此,本王与父皇才会殚精竭虑,设计此防伪登峰造极、准备金制度严格的新币体系,目的正是为了彻底根除旧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夏原吉等人,继续道:“至于准备金,夏尚书可知,汉王殿下东瀛之行想要带回来的金银成色如何?数量几何?本王可以明确告知,其品质之优,数量之巨,远超预期!且后续将有源源不断之金银输入!此乃活水,绝非死潭。更何况,新币发行,岂会一蹴而就?岂会不设限额,不依储备?”

接着,他话锋一转,抛出了精心准备的策略:“然,诸位大人既然心存疑虑,为稳慎起见,本王有一提议:新币‘永乐元’,可不急于立刻通行全国,以免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和震荡。”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都愣了一下,连朱棣也微微挑眉,不知儿子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朱高晟朗声道:“臣提议,可先行划定特定区域和特定领域,进行试点运行!其一,以天津卫全境为试点。天津卫官员俸禄、戍军饷银、市政工程采购、官营作坊结算,逐步改用‘永乐元’支付。其二,凡涉及海洋贸易之环节,包括船队筹备、货物采购、船员薪饷、以及与藩属国、海外商人之利润结算,皆以‘永乐元’为官方指定货币!其三,允许民间商贾在天津卫及指定贸易港口,以白银等价兑换‘永乐元’,用于参与官方贸易或缴纳特定税费。”

他环视群臣,声音提高:“如此试点,有三大好处:一可将改革风险控制在有限范围,即便有差池,亦不致波及全国,影响大局。二可借助海洋贸易实实在在的、持续增长的利润作为新币信用的最强大支撑!商贾见其能便捷地购买海外奇珍、结算巨额利润,自然趋之若鹜,何愁新币不流通?三可借此机会,检验新币防伪性能,完善银行运作流程,为将来全国推广积累经验!”

这个方案,如同一条奇兵,瞬间打破了朝堂上的僵局。它将改革的焦点从全国性的、可能触动所有人利益的宏大叙事,转移到了局部的、与蓬勃发展的海洋贸易紧密相连的试点上。反对者一时语塞,因为反对试点,就等于反对已经给朝廷带来巨大利益的海洋贸易政策,这是谁也不敢轻易扣的帽子。而且,试点风险可控,成功了是功劳,失败了影响也有限,让人难以找到继续强烈反对的理由。

朱棣眼中精光爆射,心中暗赞儿子这一手以退为进、釜底抽薪玩得漂亮!他立刻抓住机会,沉声道:“晟王之议,老成谋国!甚合朕意!改革岂能莽撞?试点先行,方是万全之策!”

他目光威严地扫过刚才激烈反对的官员:“既然尔等担忧全国推行之风险,那便依晟王所奏,先在天津卫及海洋贸易中试行新币!夏爱卿,你户部需全力配合,统计旧钞,拟定兑换比例,确保试点平稳!”

夏原吉张了张嘴,最终也只能躬身道:“臣……遵旨。”朱高晟的方案有理有据,皇帝又已决断,他无法再硬顶。

朱棣随即下旨:“着成立大明皇家银行,总行暂设天津卫,由晟王朱高晟全权负责,总揽银行筹建、新币发行、海洋贸易结算及相关试点事宜!一应人员调配、章程制定,皆由晟王裁定,各部院需竭力配合,不得推诿阻挠!”

这道旨意,不仅正式确立了新币的试点发行,更将海洋贸易的金融结算大权,牢牢地交到了朱高晟手中。这意味着,一个以天津卫为中心、脱离原有户部体系、与海洋战略深度绑定的新财经体系开始构建。太子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官势力,被巧妙地暂时隔绝在了这个充满活力和未来的核心利益圈层之外。

朝会在一片复杂的氛围中结束。反对者们虽然暂时偃旗息鼓,但忧色未减。而支持改革或嗅觉敏锐者,则已经看到了风向的进一步变化。

退朝后,朱棣单独将朱高晟留了下来。

“晟儿,今日朝会,你应对得极好。”朱棣赞许道,“试点之策,不仅化解了阻力,更是将主动权牢牢握在了我们手中。天津卫是你经营多年之地,海洋贸易更是未来所系,以此为基础推行新币,事半功倍。”

朱高晟谦逊道:“皆是父皇圣断,儿臣不过顺势而为。”

朱棣点点头,沉吟片刻,压低声音道:“新币试点要快,要稳。但还有一事,你需暗中着手。”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旧宝钞,已是痼疾,留之无益,反受其累。趁着新币信用初立,民心期待,你要利用天津卫试点回收的旧钞,以及未来新币的兑换优势,开始逐步地、悄然地加快回收市面上的旧宝钞。朝廷可以给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略高于市价的兑换比例,吸引民间将旧钞兑换成新币或白银。”

朱高晟心领神会:“父皇的意思是……尽快完成新旧交替,避免旧钞价值彻底崩盘引发动荡,同时也能将回收旧钞、稳定民生的功绩,归于新币推行之下?”

“不错!”朱棣赞许地看了儿子一眼,“旧钞崩盘,受损的是持有它的百姓和小商人,会酿成民变。我们主动回收,虽然花费一些代价,但能平稳过渡,赢得民心,也彻底铲除了旧金融体系的根基。这笔买卖,划算!此事要做得隐秘,循序渐进,避免引起大规模恐慌。具体的策略,你去斟酌。”

“儿臣明白!定会妥善处理,确保金融平稳,民心安定!”朱高晟郑重承诺。他深知,这不仅是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关系到新币的声誉和未来的全面推广。

带着朱棣的明确旨意和深层谋划,朱高晟离开了皇宫。他深知,一场围绕货币的静悄悄的革命,已经以天津卫为起点,正式拉开了序幕。而他在这个舞台上的表现,将直接决定帝国未来的金融格局,以及他自身地位的巩固。挑战巨大,但机遇更是前所未有。他必须全力以赴,将这“永乐元”,打造成真正支撑起大明日不落梦想的金融基石。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再造山河三十年诗剑双绝,先揽芳心后揽江山大明博弈靖康逆转:易枫传梦主:从拾荒开始苏维埃之巅:保尔元帅的逆袭朕的大学时代始皇破防了,我现场译出百家典籍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权倾大唐,我与武媚娘缔造盛世大明第一权术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朱棣的麒麟逆子镇压梁山:开局建立天策府隋未:我穿越皇孙,携系统复隋三国:从平原开始,三兴炎汉美利坚望族画启乾坤宫闱明君路外卖侠闯大周玷污公主被问罪?我掏出AK开局发老婆,我靠妻妾成银河主宰红楼:开局融合项羽模板红楼第一宗师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活捉宋徽宗父子俘虏皇后汉末立志传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高铭远传奇快穿:救世成神,但我是被迫的!魂穿大唐我娶了异父异母的亲姐妹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反击皇宫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萨尔浒幸存者:大明中兴第一战神三国:三姓家奴与大耳贼共谋天下蟠龙谜局大明神医北洋钢铁军魂放羊娃捡到金凤钗天下大乱我无敌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三国渔皇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神女转世,平定四方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