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东京湾畔的经团联会议中心里,“日本企业管理创新研讨会”正在进行。当销售专家中村一郎推着一个装满文件的铁皮柜走上讲台时,台下200多名企业高管发出了细微的骚动——谁也没想到,这场关于管理创新的研讨会,会突然出现一个“搬柜子的人”。
中村一郎没有理会台下的议论,他打开铁皮柜,将里面的文件一股脑倒在讲台上,堆成一座小山。“各位,这是一家中型制造企业每天需要处理的部分文件。”他拿起一份文件,上面贴满了五颜六色的便签,“传统便签贴用一次就废,文件归档后,这些便签要么脱落,要么留下难以清理的胶痕,整理这些文件,每天至少需要30分钟。”
他话音刚落,就从公文包里拿出一盒飞鱼贴,撕开一张贴在文件上,用钢笔写下备注,然后轻轻撕下,贴到另一份文件上。“大家请看,龙鳞贴可以重复使用10次以上,撕下来后不留任何胶痕。”他加快动作,用不同颜色的飞鱼贴给文件分类标注,原本杂乱的文件堆,在五分钟内就变得井然有序。台下的骚动变成了惊叹,有人拿出笔记本快速记录,有人举起相机拍照。
“我们做过测试,使用便利贴后,企业的文件处理效率平均提升70%,每年能节省近200个工时。”中村一郎将整理好的文件递给前排的一名高管,“这不是简单的办公用品升级,而是对企业管理流程的优化。”那名高管仔细检查着文件上的龙鳞贴,反复粘贴了几次,脸上渐渐露出认可的神情。
同一天下午,《日经商业》的记者田中美佐子坐在三菱商事的采购部办公室里,手里的钢笔飞快地在采访本上移动。她面前的采购部长正在展示一组数据:“使用便利贴三个月,我们的文件错误率从8%下降到2%,客户投诉量减少了15%,光是节省的文件打印和整理成本,就已经覆盖了采购费用。”
田中美佐子凑近电脑屏幕,上面显示着三菱商事各部门的使用反馈表,她逐行阅读,偶尔停下来提问:“请问在海运部门,便利贴能承受高湿度环境吗?”采购部长立刻让下属拿来一份测试报告:“我们专门在横滨港的仓库做过测试,即使在湿度80%的环境下,便利贴的粘性依然能保持28天。”这些细节被她一一记录在采访本上,一周后,一篇题为《来自香港的“效率革命”——便利贴如何改变日本企业办公习惯》的深度报道刊登在《日经商业》的头条,文中附带的三菱商事效率提升数据,像一颗石子投进了日本企业界的湖面。
与此同时,东京、大阪、名古屋等城市的top200企业收发室里,陆续出现了印有“龙鳞贴”与“飞鱼贴”字样的试用套装。每个套装里都有三盒不同颜色的便利贴,一本厚厚的日文说明书,以及一份针对不同行业的使用案例集。给银行的套装里,案例集重点标注了“防伪标记在金融文档管理中的应用”;给制造企业的套装里,详细介绍了“多色分类系统如何优化生产流程”;给律师事务所的套装,则特别强调了“可重复使用性对合同文档修改的便利性”。
三菱电机的采购课长收到套装后,特意让秘书做了对比测试:将龙鳞贴与日本本土品牌的便签贴放在一起,连续使用10次后,本土品牌的粘性已经明显下降,而龙鳞贴依然能牢牢粘在文件上。他在试用反馈表上写下:“粘性持久,分类清晰,建议纳入下次采购清单”,然后将表格传真给龙鳞贴的东京办事处。
4月15日上午,东京银行总部的总务部办公室里,窗外的东京塔清晰可见。山下直人坐在中村一郎对面,双手放在膝盖上,腰杆挺得笔直,面前的公文包里,装着一份准备了整整一周的分析报告。
“中村部长,打扰您宝贵的时间了。”山下直人微微鞠躬,双手递上报告,“这是我们针对贵行文件处理流程做的效率分析。”中村一郎接过报告,封面印着东京银行的标志,里面的图表用的是银行惯用的蓝色系,他点点头,翻开第一页。
“贵行每天处理约5万份文件,其中存款业务文件1.8万份,贷款业务文件2.2万份,其他业务文件1万份。”山下直人的声音平稳而专业,“我们测算过,每份文件在整理、标注、归档过程中,平均需要花费2分钟在便签使用上,一天下来就是1000小时工时,相当于125名员工的日工作量。”
中村一郎的手指在数据上停顿了一下,抬头看向山下直人:“这个数据准确吗?我们自己也做过测算,但结果比你们低一些。”“部长,我们的测算包含了文件传递过程中便签脱落导致的重复标注时间。”山下直人立刻翻开报告的第三页,上面有详细的测算明细,“您看,贵行的文件在分行与总行之间传递时,传统便签的脱落率约为12%,这些脱落的便签需要重新标注,这部分时间我们也计入了进去。”
中村一郎仔细阅读着测算明细,眉头渐渐舒展。他从事总务管理多年,深知文件传递中的重复劳动是个老大难问题,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你们的便利贴,真能解决这个问题?”他放下报告,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
“我们愿意用数据说话。”山下直人立刻回应,“建议贵行选择三个不同区域的分行进行试点,为期一个月,我们会安排专人跟踪记录,每天提交效率分析表。”他从公文包里拿出试点方案,“我们已经根据贵行的业务特点,为每个试点分行准备了定制款飞鱼贴,包括适合存款业务的红色款、贷款业务的蓝色款,以及内部文件的黄色款。”
中村一郎看着方案里详细的试点安排,又看了看桌上的飞鱼贴样品,沉吟片刻后说道:“可以,我会安排银座、新宿和涩谷三家分行参与试点。”他伸出手,“希望你们的产品能达到预期效果。”山下直人连忙双手握住他的手,掌心微微出汗:“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一个月后的试点总结会议上,中村一郎看着眼前的数据,难掩惊讶:银座分行文件错误率下降25%,新宿分行客户等待时间缩短18%,涩谷分行员工满意度提升32%。更重要的是,三家分行的文件传递脱落率从12%降至0.8%,重复标注时间减少了90%。“这些数据太有说服力了。”中村一郎在董事会上展示着试点结果,“使用便利贴,每年能为银行节省约3600万日元的人力成本,还能提升客户满意度,完全符合我们的降本增效目标。”
董事会最终全票通过了全行采购计划。当山下直人收到东京银行的采购订单时,他第一时间拨通了陈东的电话,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陈东先生,我们拿下东京银行了!这是日本五大银行中第一家全行动用我们产品的客户!”电话那头传来陈东爽朗的笑声:“好样的!这只是开始,我们要让便利贴走进更多日本企业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