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第十三级台阶”事件后,何粥粥度过了一个惴惴不安的周末。那个消失在走廊尽头的高大背影,以及空气中残留的冷冽暗香,如同烙印般刻在她的脑海里。更让她心烦意乱的是,锁骨下的彼岸花印记似乎变得比以前更敏感了,偶尔会毫无征兆地传来一阵微弱的、类似心跳搏动般的温热感。
周一早晨,《中国神话与民俗》课。这是何粥粥为了“科学地”理解自己那点不科学的能力而选修的课程,尽管之前的教授讲的更多是学术考据,对她帮助有限。她特意选了个靠后的位置,试图将自己隐藏在人群中。
上课铃响前,教室里弥漫着往常的喧闹。然而,当教室门被推开,一个身影走进来时,喧哗声如同被利刃切断,瞬间归于寂静。
走进来的是一位年轻男子,身形清瘦挺拔,穿着一件质料考究的深灰色中式立领衬衫,更衬得他肤色冷白,气质出尘。他的面容并非时下流行的精致俊美,而是带着一种古典的、近乎严苛的疏离感,眉宇间凝着远山般的清寒,鼻梁高挺,薄唇紧抿。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瞳孔颜色比常人略浅,像是浸在寒潭里的墨玉,深邃得不见底,目光扫过全班时,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洞察与威严。
何粥粥的心跳漏了一拍——是他!那个在楼梯间惊鸿一瞥的背影的主人!尽管那天只看到背影,但这种独特而强大的气场,以及她身体本能的反应,让她无比确信。
新教授步履从容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苍劲有力的字:周果子。
“李教授出国访学,本学期由我,周果子,代为讲授这门《中国神话与民俗》。”他的声音和那晚一样清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自我介绍简洁得近乎寡淡,但他的目光却如同实质,缓缓扫过整个教室。当那目光掠过何粥粥所在的方向时,竟毫无征兆地停顿了一瞬。
就在那一刹那,何粥粥感到锁骨下的印记猛地一烫,如同被烧红的针尖刺了一下,剧烈的灼热感让她几乎要低呼出声。与此同时,一股强烈的心悸攫住了她,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她的心脏,呼吸都为之一滞。
讲台上,周果子的眼神几不可察地微动,深邃的眼底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但转瞬便恢复了古井无波。他的目光并未在何粥粥身上过多停留,自然地移开,仿佛刚才的停顿只是无意。
然而,何粥粥却无法平静。她能感觉到,周果子那一眼,绝非随意。那眼神太过锐利,仿佛能穿透皮囊,直视她灵魂深处隐藏的秘密,包括她那与生俱来的、能窥见阴阳的能力,以及锁骨下那枚正在发烫的印记。
“今天,我们开始一个新的专题,”周果子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今天的主题,“冥界与彼岸花的传说。”
何粥粥的心猛地一跳,手下意识地按住了锁骨下方。周果子已经开始讲课,他的语调平缓,没有过多情绪起伏,但引经据典,内容详实,将晦涩的民间信仰和神话传说娓娓道来。
他讲到亡魂渡过的冥河,讲到引领亡魂的使者,然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那种传说中的接引之花。
“彼岸花,又名曼珠沙华,花开不见叶,叶生不见花,花叶永不相见。在传说中,它盛开于黄泉路旁、忘川彼岸,是冥界唯一的风景,其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周果子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何粥粥却觉得那些话语像是专门为她而来。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外婆说过的话——“这是阴阳相隔的记号”。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秘闻里,彼岸花不仅是接引之花,也被视为一种‘印记’。”周果子话锋微转,目光再次似有若无地扫过何粥粥的方向,“拥有这种印记的人,据说天生便处于阴阳交界之处,能窥见常人所不能见之物,沟通两界。但这份能力,往往伴随着巨大的代价,极易吸引阴气缠身,甚至……成为某些强大存在觊觎的目标。”
何粥粥如坐针毡,每一句话都像重锤敲击在她的心上。这真的是巧合吗?一位刚刚救过她、气质神秘的新教授,第一堂课讲的内容,就如此精准地指向了她身上最大的秘密?
她忍不住抬起头,再次望向讲台。恰在此时,周果子也正结束一段讲述,抬眼望向台下。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不期而遇。
时间仿佛在那一刻凝固。
何粥粥清晰地看到,周果子那双浅色的瞳孔中,似乎有极细微的光芒流转了一下。而她锁骨下的印记,再次传来一阵清晰无误的灼热,伴随着一种奇异的、仿佛来自灵魂深处的悸动,说不清是恐惧、是吸引,还是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
周果子率先移开了目光,继续平静地讲述下一个知识点,仿佛刚才那短暂的对视从未发生。
但何粥粥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不一样了。这位新来的周教授,绝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民俗学老师。他救过她,他似乎能看穿她,而他讲授的内容,更像是一种无声的警示或……指引。
下课铃响,周果子没有丝毫拖堂,干脆利落地宣布下课,拿起教案便向教室外走去。何粥粥怔怔地坐在原地,看着那个清瘦挺拔的背影消失在门口,空气中似乎又隐隐约约残留下一丝那冷冽的暗香。
她按住依旧微微发烫的胸口,心中一片纷乱。周果子的出现,以及这堂看似巧合的课,究竟意味着什么?她的人生,似乎正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推向一个未知而充满迷雾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