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屋终于封顶完工,索道运行顺畅,陶罐里储满了清水,熏肉架上挂满了油亮的肉条。望北坡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有了一种忙碌而充实的节奏。
这天傍晚,刘远洋像往常一样,在日落前进行最后一次营地周边的巡视。他沿着坡地边缘行走,检查警戒陷阱,目光习惯性地扫过远方层层叠叠、如同绿色海洋般的雨林树冠。
就在夕阳即将沉入地平线的刹那,他的目光猛地定格在西南方向极远的天际线处。
那里,在苍茫的暮色与深绿的林海之上,一缕极其细微、却异常笔直的黑烟,正袅袅升起。
不是山火那种弥漫扩散的红光,也不是晨间雾气那般轻柔缥缈。那黑烟凝而不散,扶摇直上,在渐暗的天空背景下格外显眼,带着一种明确无误的人为痕迹。
刘远洋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他立刻俯低身子,借助坡地边缘的灌木隐藏自己,锐利的目光死死锁住那缕黑烟。
距离太远了,无法判断具体位置,但根据烟柱的形态和升起的方向,绝非他们所在的这片区域。在这片被视为化外之地的雨林深处,除了他们,果然还有其他人!
是敌是友?是像林岩部那样的土着部落?还是……追踪而来的官兵?亦或是其他同样避世隐居的逃亡者?
无数个念头瞬间涌入脑海,让他刚刚放松不久的神经再次紧绷起来。他仔细观察着那烟柱,试图从中读出更多信息。烟柱持续了约莫半个时辰,在天色完全黑透后,才渐渐消散在夜空中。
刘远洋没有立刻返回木屋,而是在原地潜伏了许久,直到确认再无异状,才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营地。
木屋里,刘洛依已经点燃了油灯(用动物油脂和植物纤维捻成的灯芯),正在整理晾干的草药。橘黄色的灯光映照着她恬静的侧脸,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和食物的温暖气息。
看到刘远洋神色凝重地进来,刘洛依放下手中的草药,关切地问道:“怎么了?外面有什么情况吗?”
刘远洋走到桌边,端起陶碗喝了一大口水,沉声道:“西南方向,很远的地方,有烟火。”
刘洛依的动作一顿,脸上的轻松神色瞬间消失:“烟火?确定是人为的?”
“确定。”刘远洋点了点头,用手指蘸了点水,在粗糙的木桌上画出了烟柱升起的大致方位,“看距离,恐怕不在林岩部的活动范围内。是另一股势力。”
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警惕与担忧。他们千辛万苦才找到这片相对安宁的栖身之所,远方的烟火却像一声警钟,提醒他们这片雨林并非与世隔绝的孤岛。
“会是什么人?”刘洛依轻声问道,手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小药囊。
“不好说。”刘远洋摇了摇头,“可能是更大的土着部落,也可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甚至,不能排除是晋王派出的探子,锲而不舍地追到了这里。”
最后一种可能性让木屋内的空气几乎凝固。如果真是朝廷的人,那意味着他们远未安全,危机随时可能降临。
“我们需要知道那是什么。”刘远洋看着跳动的灯火,目光坚定,“明天开始,我会重点留意那个方向。营地周围的警戒也要加强,尤其是夜里。”
刘洛依点了点头:“我会准备好应急的药物和……毒粉。”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决绝。为了守护这来之不易的家,她不惜动用任何手段。
这一夜,望北坡的灯火熄灭得比往常更早。木屋内,两人却久久未能入睡。远方的烟火像一根无形的线,牵动着他们的心神,将初来时的些许安宁击得粉碎。
窗外,雨林的夜依旧喧嚣,虫鸣蛙鼓,兽吼风啸。而在那片深邃的黑暗中,一缕陌生的烟火,已然为望北坡的未来,蒙上了一层未知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