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兄,你的那首《蝶恋花·春景》已在京城之地名声大噪。四大教坊无数的美人,可都是想要你的词想到湿润。你与我王家既有如此交情,那说不得你可得提携一下兄弟我啊。”
王大有话语讨好,今儿个一大早,他的随从就告知羽衣教坊、青霜教坊、迷梦教坊又有人来,在提督府外面等候。
原是这三大教坊的人知道秦易住在提督府,故而也是让人直接来提督府外面等候。
王大有和胡三通得知此事,心里是羡慕得紧。
他们想沾秦易的光,唯一的办法,就是弄几首秦易的词,然后去其他三大花魁那里去卖弄卖弄。
就算睡不到花魁,睡几个当家花旦,也是好的。
“好说,在未见到令尊之前,我也没想到我与王家竟然还有这种关系。既然咱们是世交,那诗词当然是不在话下。王兄若要诗词,且让人取来笔墨就是。”
王大有这个人,还需要利用,秦易暂时可以留他。
当听到秦易肯送诗词,王大有喜出望外,连连鼓掌,忙叫人:“来人来人,笔墨伺候,笔墨伺候。”
待到笔墨送来,秦易也就在一旁的石台上,开始书写。
其实不管他送什么诗句,他王大有只要跟着秦易玩,玩法只能是左右为男。所以,在送诗词这方面,秦易是真不吝啬。
毛笔一挥,他就送了一首《菩萨蛮·千般愿》: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这词,歌唱的是爱情,古代女子,最喜欢的,就是这个了。
此词一出,也必定会让很多女子喜欢。
王大有看了之后,即便他是个草包,但常年混迹青楼,他的鉴赏水平还是有的。
反复念了两三遍后,他鼓手称赞:“好,好啊,这词甚妙。能得此词,我必能睡上几个花魁。”
胡三通看得艳羡,也请求道:“秦兄,这……我……我不得也来一首?”
“胡兄勿急,别的诗词,我暂时还没想起来,等我想起来,一定给胡兄一首。”秦易放下了毛笔,没再给了。
他给王大有,是因为他来王家邂逅萼儿和夏晴,那多多少少也是有王大有的功劳的。
可胡三通,却没什么功劳。
胡三通的小妾,秦易一个都没看上,其他的什么好处,胡三通也一个没给,凭什么也想要诗词啊?
王大有此时乐不可支,也帮着秦易说道:“对,诗词这种事,讲究妙手偶得,哪有一口气就能写好几首的?就算秦兄以前写过,这短时间内,也想不起来啊,胡兄别着急,只要有秦兄在,这不是早晚的事吗?”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胡三通自是不好再说什么。
随后,三人就勾肩搭背从侧门离开了提督府。
却才出门,就见提督府的隔壁,有一美妇正从轿上下来,在丫鬟的搀扶下,进了隔壁的宅子。
【恭喜亲爱的宿主,检测到极品美女陆诗瑶出现,是否立刻横刀夺爱,据为己有?】
毫无疑问,系统检测出来的美女,正是刚才那位年轻美妇。
这个女人,同样天生媚骨,与夏晴不同的是,她的形体要更丰满,气质也要更典雅。
夏晴是王老爷从以前的某宗门遗迹附近抢来的女人,属于民女。
而这个美妇,一看就知道出自名门之后。
秦易也立刻以【终极探测术】在那位美妇进门之前,扫了她一眼。
【人物】:陆诗瑶(天命之女·反)
【境界】:炼气三重
竟然还是个天命反派女!
“好个美人啊,王兄、胡兄,可识得那美人?”秦易立刻问王大有和胡三通。
王大有呵呵一笑,“这要问胡兄了。”
胡三通其实刚刚眼睛也看直了,甚至还有几分邪念,但他隐藏得很好,此时也干笑道:“秦兄,看别的美人可以,这位就别想了,那正是家婶。”
他的婶婶,也就是说,是那位礼部尚书的妻子!
礼部尚书可是大官,而且属于文官,文官比武将一直地位要更高一点。
也因此,文官能娶到书上门第的书香贵女。若换成武将,对方就未必会嫁了。
以胡三通的年纪来看,他的叔叔,肯定也是有王老爷那种年纪了,可却娶了一个这么嫩的妻子。
‘这个美妇,看起来很憔悴,应该也是没有被滋润好。’
秦易忽道:“胡兄,昨晚我是借住王兄家,今晚不如就借住你家如何?”
王大有哈哈一笑,目光饶有兴趣地看着胡三通。
而胡三通也是一脸鄙夷,秦易这目的也太明显了。
什么叫借住他家?
这叫借住吗?
明明就是贪图他婶婶陆诗瑶的美色。
不过胡三通也无所谓,他婶婶陆诗瑶是那么好惦记的?
他叔叔对婶婶的疼爱,也是一点也不亚于王老爷对夏晴的疼爱。
最重要的是,他那位婶婶可不是泛泛之辈,乃是一个修行者,有着炼气三重的境界。
因此,别看他婶婶娇娇弱弱的,可实则,整个府宅最能打的就是他婶婶。
秦易昨日在夏晴夫人面前讨了好,今日便想故技重施,也在我婶婶面前讨好?
我婶婶可不爱花,她只爱修行讲道,你秦易对此屁都不懂,敢贸然去撩我婶婶,那就是自取其辱。
想到这,胡三通也干脆答应下来:“秦兄上我家过夜,那自是求之不得,只是秦兄那诗词……”
秦易:“诗词好说,我刚刚一看到美人,立刻就想到了一首,待会我就写给胡兄。”
胡三通:“……”
秦易的现实,让胡三通直接翻了个白眼。
他等不及地说道:“秦兄的诗词,我可等得急不可耐了,秦兄直接念就是,我记下就好。”
他们已决定去逛花船,现在记下,那自然待会更好装逼。
秦易:“我这就为胡兄想一首,也是《菩萨蛮》,哀筝一弄清江曲,声声写尽清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这首词作者晏几道,借写歌妓弹筝,细腻地表现出歌妓心中的幽恨。这词算不得传世之作,但也属上乘之作。
胡三通记性还不错,要他背四书五经,他一句也记不住,但记这些撩妹的东西,他一遍就能全记住。
在他背下之后,也是喜上眉梢,“好,秦兄果然才华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