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魔城的夜色比白日凉了几分,演武场的高台上还留着白日筹备的痕迹,青布幔帐在晚风中轻轻晃动,儒侠旗的淡金光晕透过帐缝,在地面洒下细碎的光斑。孟小凡握着《浩然剑经》的手抄本,坐在高台边缘,身旁的阿牛正捧着书卷,眉头皱得紧紧的,嘴里小声念叨着晦涩的经文。
“修炼浩然气,不必死记经文。” 孟小凡笑着合上书本,指尖凝出一缕淡金浩然气,在空中画出简单的流转轨迹,“重点是‘心’—— 你想护着谁,想守住什么,这份心意,就是浩然气的根。”
阿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学着孟小凡的样子抬手,可无论怎么努力,丹田内的浩然气都只在掌心微弱闪烁,连稳定的光团都凝聚不起来。“孟大哥,我是不是太笨了?” 少年有些沮丧地垂下手,“清雪姐姐说,修士都有灵根,可我…… 我连灵根都没有。”
“没有灵根,未必是坏事。” 孟小凡伸手按住阿牛的丹田,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 —— 与寻常修士不同,阿牛的丹田没有灵根的阻滞,反而像一片开阔的平原,浩然气在其中自由流转,虽微弱却纯粹得不含半点杂质。“你试试,别刻意操控灵力,就想着白天帮符咒宗修士递材料时,他们说‘有你在,符文都亮得快’,想想青石城那些等着互助会帮衬的凡人,想想寒水渊里龙龟说你是‘侠道传人’。”
阿牛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那些画面:符咒宗修士感激的笑容、凡人孩子们拿着糖果时的欢喜、龙龟臣服时的庄重…… 这些画面像暖流般涌入心田,丹田内的浩然气竟自发涌动起来,不再是微弱的闪烁,而是凝成一道淡金色的溪流,顺着经脉缓缓流向掌心。
更令人惊讶的是,演武场周围的符文突然泛起微光,那些白日里绘制的护盟符文、远处互助会帐篷里透出的灯火、甚至城墙上守夜弟子身上的浩然气,都有细碎的金光飘向阿牛 —— 这些不是灵力,而是散落在空气中的 “愿力”,是凡人对安宁的期盼,是修士对正义的向往,竟被阿牛的丹田自发吸引,融入浩然气中。
“这…… 这是?” 孟小凡猛地收回手,眼中满是震惊。他修行多年,只知愿力可辅助修炼,却从未见过有人能直接以愿力滋养浩然气,还无需任何功法牵引。他再次按住阿牛的丹田,这次能清晰感受到,丹田中央竟有一点极淡的金光在缓缓旋转,虽微弱却带着剑的锋芒 —— 那是剑心的雏形!
“剑心…… 无灵根却能孕剑心?” 孟小凡喃喃自语,心中掀起惊涛骇浪。寻常修士需突破金丹期才能凝聚剑心,且需以灵根为基,可阿牛不仅提前凝聚,还以愿力为养分,这等天赋,连上古侠修典籍中都未曾记载。
“孟大哥,我…… 我好像能控制了!” 阿牛突然睁开眼睛,掌心的浩然气已凝成稳定的光团,光团中还泛着细碎的愿力金光,轻轻一挥,竟将高台边缘的一片落叶托了起来,缓缓飘向地面。
“不错啊,傻小子。” 一道调侃的声音从帐后传来,秦亦柔提着食盒走出来,魔焰在指尖凝成小小的火球,照亮了她带笑的眉眼,“我刚才在帐后看了半天,你这浩然气的纯粹度,比孟小凡当年刚修炼时还高,连愿力都能引,简直比他还妖孽。”
阿牛被说得不好意思,挠了挠头,掌心的光团瞬间消散:“我…… 我就是想着要护着大家,没想那么多。”
孟小凡站起身,眼中的震惊已转为欣慰:“这就是你的天赋。没有灵根,便无杂念;心怀纯粹,便能引愿力。阿牛,你记住,灵根只是修炼的途径,不是目的。真正的侠者,靠的从来不是灵力强弱,而是那颗想护苍生的心。” 他从怀中取出半块补天石碎片,递到阿牛手中,“明天大典,你就带着它。你的剑心刚萌芽,碎片的力量或许能帮你稳定它。”
阿牛郑重地接过碎片,青灰色石片刚触到掌心,便与丹田的剑心产生共鸣,淡金光晕笼罩着少年,连秦亦柔指尖的火球都柔和了几分。“我会保护好碎片,也会好好修炼,不辜负孟大哥的期望!”
秦亦柔将食盒放在石桌上,里面是温热的粥和小菜:“好了,别光顾着修炼,先吃饭。清雪还在东院练剑舞呢,说是明天大典要表演,你们吃完也去看看?”
孟小凡望向东院的方向,那里隐约传来剑穗飘动的声响。他想起苏清雪白天说要准备 “仁心剑舞”,为大典增添正气,心中微动:“也好,去看看她准备得怎么样了。”
三人收拾好东西,朝着东院走去。夜色渐深,儒侠旗在高台上猎猎作响,阿牛手中的碎片泛着微光,映着他坚定的眼神 —— 一颗属于侠道传人的剑心,已在这静谧的夜晚,悄然萌芽。而东院的月光下,苏清雪的剑舞正练到关键处,仁心剑的绿光与月光交织,却没人注意到,她的脚踝已在反复旋转中,悄悄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