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的临时医帐里,烛火被夜风拂得轻轻晃动,空气中飘着玄阴草与凝智丹混合的清苦药香。苏清雪躺在铺着软绒的石榻上,脸色已褪去之前的惨白,泛着淡淡的血色,孟小凡坐在榻边,指尖泛着淡金色的浩然气,正小心翼翼地顺着她的腕脉注入体内,动作轻得像怕惊扰了易碎的琉璃。
“放松些,别抗拒浩然气,它会顺着你的护道灵光,慢慢修复道基。” 孟小凡的声音比烛火更柔,目光落在她微微蹙起的眉头上,见她因灵力流转而轻颤,连忙放缓输气速度,“若觉得疼,就告诉我,我们慢慢来。”
苏清雪轻轻点头,闭上眼睛感受着浩然气在体内流淌 —— 不同于天魔魔气的冰冷刺骨,也不同于 “忘情道” 灵力的寡淡疏离,这股气像春日的暖阳,裹着 “护民” 的暖意,顺着她受损的道基游走,一点点熨帖着之前被掌风震碎的裂痕。她能清晰地感觉到,之前残留的 “忘情” 印记,在浩然气的包裹下渐渐消融,道基核心处,有一缕新的灵力正在缓缓滋生,带着她从未感受过的温柔与韧性。
“孟盟主,你看苏圣女的眉心。” 守在一旁的周砚秋突然开口,指向苏清雪的眉心,那里正泛着一层淡白色的光晕,光晕中隐约浮现出一道细小的 “仁” 字纹,“这是‘仁心道’的雏形!之前的‘忘情道’追求无牵无挂,道纹是冷硬的‘断’字,如今这‘仁’字纹,带着守护与共情的力量,正是她这些日子与我们并肩抗魔、感受温暖的结果!”
孟小凡心中一喜,顺着周砚秋的指引望去,果然看到那道 “仁” 字纹在光晕中流转,与自己注入的浩然气产生奇妙共鸣,苏清雪体内的灵力波动也越来越稳,甚至比受伤前更加强盛。“清雪,你能试着引导这股新灵力吗?跟着我的浩然气走,让它包裹住道基的裂痕。”
苏清雪依言尝试,指尖的护道灵光与新滋生的 “仁心” 灵力交织,顺着浩然气的轨迹游走,原本破碎的道基竟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复,淡白色的灵力在她周身形成一层柔和的光罩,不再像之前 “忘情道” 那样带着拒人千里的冷意,反而透着让人安心的暖意。
半个时辰后,孟小凡收回指尖的浩然气,额角渗出细汗,却笑着说:“成了!你的道基不仅修复了,还比之前更稳固,灵力也突破到金丹后期了!”
苏清雪缓缓睁开眼睛,眼底的清冷已被温柔取代,她抬手看着自己掌心流转的淡白灵力,轻轻一挥,灵力落在帐角枯萎的盆栽上,原本发黄的叶片竟瞬间焕发生机,抽出嫩绿的新芽。“这就是‘仁心道’的力量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叹,更多的是释然,“以前修‘忘情道’,总觉得灵力越冷硬越厉害,如今才知道,能护着生命、护着伙伴的力量,才更有意义。”
“这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孟小凡递过一杯温好的灵米粥,语气带着欣慰,“若不是你舍身挡在我身前,若不是你愿意敞开胸怀感受伙伴的温暖,‘仁心道’也不会这么快成型。”
苏清雪接过粥碗,指尖轻轻触碰到他的手,感受到浩然气残留的暖意,脸颊微微泛红,却坚定地抬眼看向他:“孟小凡,以前我总觉得‘侠道’是你们的事,我只要守好清虚宗的‘忘情道’就够了。可这段日子,看着你为百姓拼命,看着秦姑娘为守护爆发,看着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并肩作战,我才明白 —— 真正的道,不是孤孤单单的‘忘情’,是和伙伴一起,护着该护的人,走该走的路。”
她放下粥碗,目光灼灼地看着孟小凡,一字一句道:“以后,我不做只守清虚宗的圣女了,我跟你走侠道 —— 用‘仁心道’护苍生,跟你们一起,守住中州的万家灯火。”
孟小凡愣了愣,随即露出真诚的笑:“好!侠义盟的门,永远为你敞开。有你这样的伙伴,我们的侠道,会走得更稳。”
周砚秋抚须大笑:“好啊!‘仁心道’配‘侠道’,再加上秦姑娘的‘玄阴护道’,咱们中州抗魔的力量,又多了一大助力!”
帐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云城百姓的欢声笑语 —— 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声,还有修士们整理防御阵的吆喝声,一派战后复苏的生机。秦亦柔端着刚熬好的疗伤药站在帐外,本想进来送药,却听到里面苏清雪 “跟你走侠道” 的宣言,看着帐内映出的两人身影,指尖不自觉地攥紧了药碗的布巾,心里泛起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涩意。
她悄悄退后两步,将药碗放在帐门口的石台上,轻轻抚平衣角的褶皱,转身朝着演武场的方向走去 —— 那里还有魔道散修在整理 “截魔阵” 的器械,她想找点事做,让心里那点莫名的失落淡些。石台上的药碗冒着热气,氤氲的水汽模糊了帐帘上的影子,也悄悄为下一章的情感纠葛,埋下了细腻的伏笔。
医帐内,苏清雪正看着孟小凡递来的《天衍剑法》残本,指尖拂过 “情为剑魂” 的批注,眼底满是笑意;孟小凡则在整理抗魔物资清单,时不时抬头与她聊两句,帐内的烛火映着两人的身影,满是战后的安宁与对未来的期许。只是他们都没注意到,帐外那碗温热的药,和那个悄悄离去的玄色身影,正酝酿着一场关于 “陪伴” 与 “在意” 的情感小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