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迷失的坐标
那袋颜色过于鲜艳的紫薯粉,像一根毒刺,扎在林晓心头。他没有声张,只是悄悄取了一小点样本,让夏沫通过特殊渠道送去进行成分分析。在结果出来之前,任何怀疑都可能成为压垮团队脆弱信任的最后一根稻草。
然而,山雨欲来的压抑气氛,已经笼罩了整个“山海轩”。苏杭彻底将自己封闭在实验室,除了送餐的李小明,几乎不与任何人交流,那扇门仿佛成了划分信任的界限。后厨里,往日热火朝天的协作多了几分刻意的疏离,大家说话做事都透着小心翼翼。
压力最大的,无疑是李小明。苏杭无声的质疑,林晓深沉的目光,都像针一样刺在他背上。他急于证明自己的清白,更急于证明“效能中心”的价值,向所有人展示,他选择的这条“轨道”是正确的,是能帮助团队走出困境的。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让他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山海轩”有一道销量稳定、颇受好评的经典菜品——“金玉满堂”,实则是蟹黄豆腐的升级版,其灵魂在于用大量蟹黄、蟹肉与鸡汤、花雕酒一同熬制的金色芡汁,成本高昂,但风味无可替代。为了达成林晓设定的“核心菜品预处理成本降低15%”的目标,李小明将主意打到了这道菜上。
他瞒着林晓,与效能中心的食品工程师日夜攻关,试图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他们尝试用南瓜蓉混合咸蛋黄粉来模拟蟹黄的色泽和部分风味,再辅以提鲜的复合调味剂,试图研发出一种“黄金酱”标准基底,用以部分替代昂贵的纯蟹黄芡汁。
几次内部盲测,参与测试的员工在被告知“这是为了降本增效的新配方”后,大多给出了“味道接近,可以接受”的评价。这给了李小明一种虚假的信心。
他没有进行更广泛、更严谨的测试,也没有上报林晓进行最终风味把关。在一种“我能解决问题”的冲动,以及“再不做成绩就真的要被当成内鬼”的焦虑驱使下,他擅自决定,在下一次“金玉满堂”的预制中,替换掉30%的纯蟹黄芡汁,使用他研发的“黄金酱”基底。
“只要控制好比例,客人吃不太出来的,成本却能下降一大截!”他这样说服了自己,也说服了效能中心负责执行的员工。坐标,在压力和焦虑中,悄然偏离。
替换发生后的第三天,问题爆发了。
一位是“山海轩”常客、以味觉挑剔着称的美食专栏作家,在品尝了当日的“金玉满堂”后,眉头紧锁。他叫来餐厅经理,语气严肃地指出:“今天的‘金玉满堂’,鲜味浮于表面,缺乏蟹黄那种深邃的、带有海洋气息的底蕴,后味甚至有一丝不该有的、类似人工香料的腻感。这绝不是你们平时的水准。”
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林晓那里。他立刻赶到后厨,亲自品尝了那份被投诉的菜品,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不需要系统辅助,他那经过千锤百炼的味蕾,清晰地捕捉到了那虚假的“黄金”味道与真正蟹黄盛宴之间的鸿沟。
“这是怎么回事?”林晓的声音冷得像冰,目光扫过后厨负责烹饪这道菜的厨师。
厨师一脸冤枉:“林主厨,我是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做的啊!芡汁是效能中心今天刚送来的预制包!”
林晓的心猛地一沉。他立刻让人取来今天效能中心送来的所有“金玉满堂”预制芡汁包,拆开一包,只是闻了闻,脸色就变得铁青。
他大步流星地冲向效能中心。
李小明正在办公室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成本数据,脸上刚刚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看到林晓一脸寒霜地闯进来,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小明,‘金玉满堂’的芡汁,你改了配方?”林晓的声音压抑着怒火。
李小明心里咯噔一下,支吾着解释道:“晓哥,我……我就是想降低成本,新研发的‘黄金酱’基底,测试的时候大家都说还行,能省下快百分之二十的成本……”
“测试?你跟谁测试的?谁允许你擅自更改经典菜品的核心配方!”林晓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文件都跳了起来,“你知不知道,刚刚已经有老客人吃出问题,提出严重投诉了!你这是在拿‘山海轩’的招牌开玩笑!”
李小明被吼得愣住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委屈、羞愧、还有一丝不被理解的愤怒交织在一起:“我……我也是为了团队好啊!周世仁逼得那么紧,不想办法省钱,我们怎么活?而且……而且那紫薯粉的事情,你们不是都怀疑我吗?我就想做出点成绩来证明……”
“证明?你用这种方式证明?”林晓指着那包劣质芡汁,痛心疾首,“我们是厨师!我们的根是味道!是诚信!你为了省这点钱,就把我们的根给刨了?!”
就在这时,夏沫也急匆匆地赶到了效能中心,她甚至没来得及在意林晓和李小明之间紧张的气氛,直接将手机屏幕亮给林晓看,语气急促:
“不好了!那个美食专栏作家,把他今天的体验发到了他的社交账号上!虽然没直接点名,但描述得非常清楚,他的粉丝和很多同行都已经猜出来说的是我们‘山海轩’!”
屏幕上,那篇文章的标题异常刺眼——《失望!知名餐厅也向成本妥协?经典菜品的‘灵魂’去哪儿了?》
文章底下,质疑和批评的声音迅速发酵。
“不是吧?‘山海轩’也开始用黑科技了?”
“怪不得感觉最近味道有点不对劲……”
“看来在资本面前,匠心都是笑话。”
完了。
林晓闭上眼,一股冰冷的绝望感从脚底蔓延至全身。
李小明的擅自行动,不仅导致了一次严重的品质事故,更致命的是,它发生在团队内部信任已然摇摇欲坠的时刻,并且被竞争对手时刻紧盯的舆论场上,被瞬间放大!
他睁开眼,看着面前脸色惨白、手足无措的李小明,又看向窗外“山海轩”的招牌。
那曾经象征着荣耀与梦想的招牌,此刻在夜色中,仿佛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埃。
而就在这时,林晓自己的手机响了,是成分检测机构打来的。关于那袋紫薯粉的分析结果,出来了。
内忧未平,外患已至,而真相的刀刃,正悬于一线。
林晓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接听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