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婉(唐僧)听到苏清瑶那副事不关己、甚至隐隐期待看好戏的风凉话,尤其是那句“改变过去就可以了”,仿佛她苏清婉此刻面临的绝境只是一场随时可以重置的游戏,胸中压抑的怒火与恐慌瞬间冲垮了那摇摇欲坠的冷静。
“你胡说什么?!”她猛地吼道,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完全失了平日刻意维持的平淡腔调。“休想将我一人推入这火坑!要嫁,也是你去嫁!”
话音未落,苏清婉眼中闪过一丝破釜沉舟的决绝。
她不再理会愣住的苏清瑶,转身就朝着父母所在的正厅疾步而去,宽大的衣袖因步伐过快而带起一阵风。
苏清瑶被她这突如其来的爆发和行动弄得一怔,随即反应过来,暗道不好!
这唐僧是真急了,要去找爹娘硬碰硬?还要把祸水引到自己身上?她赶紧提起裙摆追了上去:“喂!你站住!胡说八道什么!你给我回来!”
姐妹俩一前一后,几乎是冲进了正厅。
苏博文和苏夫人正满面红光地欣赏着满厅的彩礼,商议着婚期细节,见两个女儿如此失态地闯进来,皆是一愣。
“婉儿,瑶儿,何事如此惊慌?”苏博文皱起眉头,对于女儿家的失仪略有不满。
苏清婉噗通一声跪倒在地,这一举动把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她抬起苍白的脸,眼中瞬间蓄满了泪水(一半是急的一半是气的),声音带着哭腔,却又努力保持着清晰的逻辑:“爹,娘!女儿……女儿不能应下这门亲事!”
“胡闹!”苏博文脸色一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容你儿戏!赵家彩礼已收,庚帖已换,此事已定!”
“爹!”苏清婉抬起头,泪珠滚落,演技在求生欲的驱使下竟发挥得淋漓尽致,“女儿并非不愿听从父母之命,只是……只是女儿一心向佛,早已立誓此生常伴青灯古佛,为父母祈福,为家族积德!若强行嫁入赵家,只怕……只怕并非福缘,反而可能因心不诚而招致祸患,连累家门啊!”
她一边说,一边悄悄掐了自己一把,让眼泪流得更凶。心中默念:罪过罪过,妄语亦是罪业,但情非得已,菩萨恕罪……
苏夫人心疼女儿,见状连忙上前想扶她起来:“婉儿,快起来,有话好好说。什么青灯古佛,姑娘家家的,莫要说这些傻话。”
苏清婉却不肯起,目光忽然转向刚追进来、正一脸“你居然来真的”表情的苏清瑶,伸手一指,语出惊人:“爹,娘!若论婚嫁,妹妹清瑶比我更为合适!”
“什么?!”苏清瑶差点跳起来,“苏清婉你疯了?!”
苏清婉不理她,继续对着父母,语气“恳切”地说道:“妹妹性情活泼,容貌更胜女儿,与那赵公子年岁也更相仿。女儿心如死灰,只愿修行,若强行出嫁,恐终日愁眉不展,反而得罪赵家。但妹妹不同,她若嫁过去,定能与赵公子琴瑟和鸣,光耀门楣!爹,娘,为了苏家,为了不触怒赵县令,还请三思啊!”
她这一番话,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为家族着想、不惜牺牲妹妹(?)的“深明大义”之人,实则把苏清瑶推到了风口浪尖。
苏清瑶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苏清婉:“你……你血口喷人!爹,娘,别听她胡说!她这是自己不想嫁,就想拉我垫背!我才不要嫁那个纨绔子弟!”
厅内顿时乱作一团。苏博文看着跪地哭泣、声称要出家的大女儿,又看看跳脚反对、口不择言的二女儿,一个头两个大。
他寄予厚望的长女竟如此冥顽不灵,而次女又这般泼辣抗拒,这……这成何体统!
苏夫人更是左右为难,看着两个女儿,不知该如何是好。
苏清婉见父母犹豫,心中稍定,继续加码,对着苏清瑶方向,幽幽道:“妹妹,平日你便不喜静修,常言闺阁无趣。如今有良缘在前,你为何不愿?莫非……你心中已另有他人?”她这是故意模糊焦点,给苏清瑶扣帽子。
“苏清婉!你放屁!”苏清瑶彻底被激怒了“我跟你拼了!”说着就要冲上去揪打苏清婉。
“够了!”苏博文猛地一拍桌子,气得胡子直抖,“你们两个逆女!都要反了不成!”
他深吸几口气,强压怒火,看着眼前这混乱的局面。
长女态度坚决,甚至以出家相逼,若强行让她出嫁,万一真在赵家闹出什么事端,确实难以收场。
次女虽反应激烈,但或许……年纪小些,更好劝说?而且婉儿的话……似乎也有几分道理,瑶儿的性子,或许更能适应赵家那样的环境?
苏博文沉吟片刻,在苏清婉隐含期待和苏清瑶惊恐的目光中,沉声道:“此事……容我再与赵县令商议。婉儿,你起来,莫要再提什么出家之事,成何体统!瑶儿,你也闭嘴,休得再胡言乱语!”
他没有立刻答应换人,但语气已然松动。
苏清婉心中暗暗松了口气,知道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
她乖巧地站起身,低眉顺眼地站到一旁,还不忘递给苏清瑶一个“你看,有效果了吧”的眼神。
苏清瑶则气得七窍生烟,恨不得立刻打死这个阴险的唐僧!
完了!这下麻烦真落到自己头上了!苏清瑶看着满厅的彩礼,只觉得那刺目的红色仿佛成了她的催命符。
“苏清婉!你给我等着!”她咬着牙,用口型对苏清婉无声地吼道。
苏清婉则回以一个看似平静,实则带着一丝狡黠的眼神,仿佛在说:“李安,此番‘渡劫’,便有劳你先替为我挡上一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