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长安城注定无人安枕。
秦绾的密信如同投入滚油的火星,瞬间点燃了裴砚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
就在赵铁将第二封关于江南和皇陵卫的密信送出后不到一个时辰,京城内外,数道命令以最快的速度秘密传出。
京畿西大营,副统领徐猛在接到秦绾通过亲卫队长转达的、含糊却极度危险的警示后,毫不犹豫,立刻以“演练”为名,调动麾下最精锐的一部兵马,悄无声息地扼守住了通往京西皇陵的各处要道,并派出斥候,严密监视皇陵卫驻地的一举一动。他不知道具体要发生什么,但他相信那位深不可测的秦小姐,更相信自己的直觉——风雨欲来!
与此同时,督政肃纪司的沈砚和周谨,接到了裴砚的直接指令,率领大批缇骑,会同大理寺、刑部官员,连夜突查工部档案库及几位涉事官员府邸,重点搜寻与那段“暗损”河道相关的所有文书往来和工程记录。
皇宫大内,表面依旧平静,但裴砚亲自入宫面圣,一番密谈后,皇帝震怒,下了一道密旨。内务府副总管太监魏贤在睡梦中被直接锁拿,其居所被翻了个底朝天。与此同时,一队由皇帝亲信太监和御前侍卫组成的人马,连夜检查宫中所有祭祀礼器,尤其是与康郡王府那批来源相同的器物。
而针对江南,裴砚动用了安插在漕运系统和江南官场的暗线,开始全面监控与沈万金残党有接触的盐商,以及那些行踪诡秘的新势力,并严令各地驻军提高警惕,防范白莲社趁机作乱。
这一系列动作,几乎在同一时间发动,快、准、狠!如同数把锋利的尖刀,精准地刺向阴谋网络的各个节点!
秦绾在锦绣阁中,无法亲眼目睹这外面的惊涛骇浪,但她能感受到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紧张氛围。巡夜的梆子声比往日更密集,远处似乎隐约传来马蹄踏过青石路的急促声响。
她坐镇中枢,如同风暴眼中的一点宁静,却掌控着所有信息的汇聚与传递。侯小乙和他的情报网络全力运转,将各方零星反馈回来的消息,不断送到她的案头。
“工部一位郎中被当场拿下,搜出与江南商人往来密信!”
“内务府魏贤拒不认罪,但其心腹小太监已招供,承认曾受指使,接触过江南商人!”
“宫中查验礼器,确实发现数件有类似暗红锈蚀!”
“徐副统领汇报,皇陵卫驻地今夜确有异动,有数批不明身份之人潜入,已被暗中包围监视!”
一条条消息,拼凑出阴谋的轮廓,也印证了秦绾判断的精准!
天色将明未明之时,最激烈的碰撞终于在京西爆发!
被包围的皇陵卫狗急跳墙,试图强行冲出驻地,与潜入的白莲社逆贼汇合,显然准备提前发动叛乱!然而,他们面对的是徐猛精心布置的包围圈和以逸待劳的精锐官兵!
一场短暂却激烈的战斗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展开!火光乍起,兵刃交击之声与喊杀声打破了京西的宁静!皇陵卫本就人心不齐,部分被蒙蔽的士卒见大势已去,纷纷投降,负隅顽抗者很快被镇压。那些潜入的白莲社逆贼,多是亡命之徒,困兽犹斗,但在绝对的优势兵力下,亦被尽数歼灭或擒拿!
当第一缕晨曦照亮大地时,京西皇陵卫驻地方圆数里已被彻底封锁,叛乱的火苗被果断掐灭在了萌芽状态!
消息传回,秦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脊背终于稍稍放松。最关键的一环,守住了!
与此同时,工部、内务府那边的审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铁证和压力下,涉案官员和太监陆续招供,一个以部分前朝遗老、失意宗室为核心,勾结内宦、贪官、江南奸商以及白莲社余孽,旨在通过制造混乱、颠覆朝廷的庞大阴谋网络,逐渐浮出水面!
这场由秦绾无意中触发,由裴砚主导执行的雷霆靖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彻底粉碎了一场可能席卷半个帝国的巨大危机!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
长安城在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后,似乎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只有极少数身处旋涡中心的人才知道,昨夜究竟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事情。
早朝之上,皇帝面色铁青,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公布了部分案情(隐去了祭祀毒物等最骇人听闻的部分),宣布了对涉案官员、太监、皇陵卫将领及白莲社逆党的严厉惩处!朝堂之上,人人自危,噤若寒蝉。
而在此次事件中表现出色的徐猛,被皇帝亲自嘉奖,擢升为京畿西大营统领!沈砚、周谨亦因查案有功,再获擢升,真正进入了朝堂权力核心。
退朝之后,一道特殊的赏赐送到了安远侯府。
不是金银,不是绫罗,而是一柄装饰古朴、却象征着“如朕亲临,先斩后奏”之权的尚方宝剑!皇帝口谕:赐安远侯府二小姐秦绾,以表彰其“忠勇慧敏,于国有大功”!
手持这柄沉甸甸的尚方宝剑,连安远侯秦朔都感到一阵眩晕!这已不是普通的恩宠,这是近乎托付的信任与权柄!
秦绾接过宝剑,神色依旧平静,只在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复杂。她知道,这柄剑既是荣耀,更是枷锁。皇帝和裴砚,将她彻底推到了台前,也将她与这个帝国的命运,更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
风波暂息,余悸犹存。
秦绾知道,那隐藏在最深处的“白莲圣女”尚未现身,江南的残渣余孽尚未肃清,这柄尚方宝剑带来的不仅是权力,更是无尽的凶险与责任。
但,那又如何?
雏鹰历经雷霆,羽翼已丰。
暗影虽未尽除,但她手中的剑,已能劈开迷雾!
她抬头,望向那湛蓝如洗的苍穹,目光坚定如磐石。
这大靖的天下,她护定了!
而这漫漫长路,她才刚刚,踏出最为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