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 年 3 月的春风,终于吹化了北方县城的残雪。胡同里的老槐树冒出嫩绿色的芽尖,杨絮像小雪花似的飘在半空,落在 “小浩小卖部” 的红招牌上 —— 招牌边角还贴着去年年底贴的 “积分换毛巾” 红纸,只是颜色淡了些。六年级(2)班的窗户开着,课间的喧闹声混着磁带里的歌声飘出来 —— 是刘德华的《中国人》,调子激昂,连趴在桌上补觉的同学都忍不住跟着哼两句,沈浩放在桌洞的租赁账本,还摊在 “赵磊租《朋友》3 天,应收 1.5 元” 那一页。
沈浩刚从厕所回来,就看见自己的课桌被围得满满当当。班长赵磊正把一台银色的索尼 wm-Fx1 随身听放在桌角,耳机线绕在手腕上,手里捏着张磁带,封面是刘德华穿着红色唐装的样子:“你们听,这是《爱在刻骨铭心时》新专辑,我爸去市里出差给我买的,正版的,10 块钱一盒!” 周围的同学都凑着听,有人还伸手摸了摸磁带封面,小声说:“真好看,我也想要,就是县城音像店卖得太贵了,租着听总觉得不过瘾。”
这话正好戳中沈浩的心思 —— 他做租赁生意快一个月了,手里的 10 盒磁带租出去 23 次,总共赚了 11.5 元,虽够买两本练习册,可总有人租了不按时还,上次王芳租的《流言》就迟了 4 天,还回来时磁带盒都裂了。现在听同学们一说,他心里 “咯噔” 一下,手里的橡皮差点掉在地上。
“县城的‘知音音像’也有这款,我昨天去问了,要 10 块钱,我妈说太贵,不给买。” 同桌林晓雅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还攥着本翻卷边的《小学作文大全》—— 正是沈浩之前想给她买的那本,“我同桌王芳说,她表姐在市里‘红旗批发市场’买的盗版,才 5 块钱,音质跟正版差不多,就是封面有点模糊,她都听半个月了,没卡过带。”
沈浩猛地想起去年暑假跟妈妈去 “红旗批发市场” 进小卖部货时,角落的 3 号摊位堆着成箱的 “四大天王” 磁带,老板当时拍着胸脯说 “5 块钱一盒,学生都爱买,质量放心”,他当时满脑子都是给晓雅攒辅导书钱,没太在意。现在算算账:租赁一盒赚 5 毛,要租 6 次才抵得上卖一盒的利润;要是按市里 5 元进货,县城卖 8 元,一盒能赚 3 元,比租赁快多了 —— 班里 45 个同学,要是有 20 个买,一次就能赚 60 元,够给晓雅买 7 本《小学作文大全》,还能给外婆买两斤 “恒源祥” 毛线。
“真的才 5 块钱?会不会放两次就坏了?” 沈浩拉着晓雅的胳膊,声音有点急 —— 他怕质量差砸了招牌,毕竟是同学,不能坑人。晓雅摇摇头,从书包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王芳说的细节:“王芳特意让她表姐试了,快进快退都没问题,就是封面印得有点歪,不影响用。她还说,要是买得多,老板还能便宜 5 毛一盒。”
课间铃响了,同学们都回到座位,赵磊还在跟后排的同学炫耀随身听:“我这正版的就是不一样,你听这音质,多清楚!” 沈浩却没心思听课,手里转着铅笔,脑子里飞速盘算:自己之前做租赁赚了 11.5 元,加上之前攒的 80 元,总共 91.5 元,离进 20 盒磁带需要的 100 元还差 8.5 元,得跟妈妈商量 —— 妈妈下周正好要去市里进小卖部的草莓味泡泡糖,顺便进磁带,差的钱可以让妈妈补一点,赚了再还。
中午放学,沈浩没直接回家,而是绕到了 “知音音像店”。店门口的玻璃柜里摆着满满当当的磁带,最显眼的位置就是 “四大天王” 的新专辑,每张磁带下面都贴着红色的价签:“10 元 \/ 盒”。老板是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正趴在柜台上用算盘算账,看见沈浩进来,笑着问:“小同学,要买磁带啊?最近刘德华的新专辑卖得最好,要不要看看?”
“叔叔,这磁带要是买得多,能便宜点吗?” 沈浩指着玻璃柜里的磁带,故意装作帮同学代买的样子,“我们班好多人想要,就是觉得 10 块太贵了。” 老板愣了一下,随即摇了摇头:“这是正版,进价就高,不能便宜。你说的便宜货是盗版,质量不行,放几次就卡带,别浪费钱。” 沈浩没接话,又看了看其他磁带 —— 小虎队《庸人自扰》、周慧敏《知己知彼》、张学友《忘记你我做不到》,价格都是 10 元,跟同学说的一样。他心里更有底了:盗版质量过关,价格差一半,对没多少零花钱的学生来说,性价比更高。
从音像店出来,沈浩往家走,路过胡同口的老槐树时,正好碰见晓雅。她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刚买的馒头 —— 是给沈浩外婆带的,外婆早上说想吃碱面馒头。“你刚才去哪了?我在小卖部等你半天,外婆还说你是不是忘收租赁的钱了。”
沈浩拉着她走到槐树后面,小声说:“我去音像店问了,正版 10 块,市里盗版 5 块,咱们转卖吧!我之前算过,租 1 次才赚 5 毛,卖 1 盒能赚 3 块,快多了。我自己有 91.5 元,差 8.5 元跟妈妈要,让她下周进小卖部货时顺便进 20 盒,赚了就还她。” 晓雅有点担心:“会不会被老师说啊?咱们在学校卖不好吧?” 沈浩赶紧摆手:“不在学校卖,放学在胡同口,咱们跟同学说自愿买,不耽误学习。你帮我记账,就像之前记租赁账一样,肯定没问题。”
回到家时,李秀莲正在院子里择小卖部要用的芹菜,外婆坐在旁边织毛衣 —— 织的是给晓雅的粉色围巾,快收尾了。沈浩放下书包,就把磁带的事跟妈妈说了,还拿出租赁账本和自己的钱:“妈,你看,我自己有 91.5 元,租磁带赚了 11.5 元,加上之前攒的 80 元,差 8.5 元就能进 20 盒磁带。租赁一个月才赚 11 块多,转卖 20 盒就能赚 60 块,还不用总催着还。你下周去市里进泡泡糖,顺便去 3 号摊位看看,晓雅同学说那的质量好。”
李秀莲停下手里的活,翻了翻沈浩的租赁账本,上面记得整整齐齐,连 “欠 1 毛” 都标得清清楚楚;又看了看沈浩手里的钱,用手绢包得严严实实,心里满是欣慰。她想了想:“行,不过得先确认质量,要是质量差,同学买了不满意,反而伤和气。下周我进完小卖部的货,就去 3 号摊位拿两盒试试,没问题再进 20 盒。” 她从兜里掏出 8.5 元,递给沈浩:“这钱你拿着,加上你的 91.5 元,刚好够 100 元,不用跟我多要,赚了的钱你自己规划,记得给晓雅买她想要的作文书。”
外婆也跟着点头,把织好的围巾边角理了理:“放学我帮你看摊,就摆在小卖部门口,跟积分换毛巾的摊子挨着,同学来买也方便。” 沈浩心里乐开了花,赶紧帮妈妈择芹菜,嘴里还念叨着要进的磁带:“刘德华、小虎队、周慧敏各 5 盒,再进 5 盒英语听力磁带,王老师说下学期要学,同学肯定需要。”
晚上吃饭时,沈建国听说了磁带的事,笑着说:“我支持你,不过要讲诚信,要是磁带真有问题,得给同学换,别让人家说咱们不实在。” 沈浩点点头:“我知道!要是有卡带的,我就自己留着,给同学换好的。” 他想起晓雅想要的《小学作文大全》,又补充道:“赚了钱我先给晓雅买作文书,再给外婆买毛线,剩下的存起来下次进货。”
第二天早上,沈浩在胡同口等晓雅时,把妈妈补钱、凑够 100 元的事告诉了她,还晃了晃手里的钱:“你看,刚好够进 20 盒,卖 8 块一盒,赚的钱先买你想要的作文书。” 晓雅从书包里掏出个小贴纸,上面印着刘德华的头像:“这个给你,我昨天买作业本送的,你贴在磁带封面上,同学肯定更喜欢。” 她顿了顿,又小声说:“我爸说,他调回来后,能帮咱们找更便宜的货源,以后咱们就能进更多磁带了。”
课间的时候,沈浩悄悄跟几个常租磁带的同学说:“我下周进新磁带,8 块钱一盒,比音像店便宜 2 块,质量跟正版差不多,想要的话跟我说,我记下来。” 赵磊第一个举手:“我要!我早就想买刘德华的新专辑了,租着听不过瘾。” 王芳也跟着说:“我要小虎队的,之前租的总觉得没听够。” 一下子就订出去了 9 盒,沈浩把名字记在小本子上,心里踏实多了。
放学回家的路上,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晓雅边走边说:“我妈今天炖了排骨,让你晚上来吃,顺便跟你妈商量我爸回来请吃饭的事。” 沈浩笑着点头:“好啊!我跟妈妈说,让她把进磁带的事跟你爸说说,说不定能帮咱们多打听点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