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洛恒心意已决,大军迅速朝着京城涌去,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一路上,白洛恒思绪纷飞,脑海中不断盘算着回京城后的种种应对之策。
一番速度之后,仅仅数日后,大军抵达京城。
京城城门紧闭,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白洛恒快马加鞭来到城门前,见到他已经归来,守城将领深知白洛恒如今的权势,不敢有丝毫耽搁,赶忙打开城门放行。
白洛恒带着亲卫径直朝皇宫奔去。踏入皇宫,一片素白映入眼帘,哀乐声如泣如诉,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白洛恒站在皇宫门口酝酿一番,随后露出一副悲痛的神色,脚步匆匆,直奔停放皇帝灵柩的宫殿。
来到殿中,白洛恒一眼便看到那具静静躺在灵柩中的遗体。
早已跪满了身穿丧服的大臣们以及皇亲国戚,此时,在大殿之中还有两道可怜楚楚的身影,她们曼妙且娇小的的身躯颤栗着,情绪看起来十分悲痛
他先是一愣,此时注意到大殿两旁的大臣都将目光看到自己身上,他酝酿了一番情绪随即快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发出悲恸的哭声。
“陛下啊!臣罪该万死!为了镇压周云庆叛乱,臣一心扑在战事上,竟疏忽了陛下的安危,未能在陛下身边尽忠,实在是罪无可恕啊!”
他的哭声回荡在空旷的宫殿内,声泪俱下,悲痛之情溢于言表。
听着他那哭的撕心裂肺的声音,下方的大臣们也知道他这是虚情作假,但却也不敢说出来,此时,皇帝驾崩之后,又没有确立下一个继承人的局面下,白洛恒无疑是整个朝堂上最具有话语权的人了,此时的他若是过分,甚至登基也未尝不可……
等到哭声逐渐微弱下去,白洛恒擦拭了一番自己脸上的泪痕以及流出的鼻涕。
哭罢,他缓缓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悲愤之色。
他目光如炬,扫向一旁瑟瑟发抖的太医和太监们,怒喝道:“你们这群饭桶!陛下平日里对你们不薄,为何没能照顾好陛下?关键时刻,竟如此无能,让陛下龙驭宾天,你们该当何罪!”
太医们吓得纷纷跪地,磕头如捣蒜,口中不断求饶:“将军饶命啊!陛下病情来得突然,我们已经竭尽全力,实在是无力回天……”
白洛恒哪里肯听,怒目圆睁,大手一挥:“住口!一群庸医,留着你们何用?还有你们这些太监,平日里不好好伺候陛下,如今酿成大祸,统统斩首,以谢陛下在天之灵!”
侍卫们得令,立刻上前,将太医和太监们拖出殿外。
一时间,哭喊声、求饶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便都归于平静。
此时,还在一旁哭丧的楚凝玉似乎有些看不下去了,毕竟这可是皇帝的灵枢前,他白洛恒如今就这般对着皇帝身边的人开始下手,这不是藐视皇权吗,藐视他们楚家威严吗?
她想到这些,便立刻顾不得心中的悲痛,立马站起身。
白大人,你此举未未免有些太过分了,如今陛下尸骨未寒,你就在殿内这般大开杀戒,属实不妥吧?”
此时,在一旁跪着的楚凝玉也是柳眉倒竖,杏目圆睁,直视着白洛恒,此时的她,看起来满眼泪痕,身姿虽看似柔弱,却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毕竟身为皇室公主,即便到了这般境地,也有着自己的骄傲与坚守。
他白洛恒今日敢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大肆杀害皇帝身边的人,无异于挑衅他们皇家威远……
白洛恒微微转头,目光与楚凝安对视,眼中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强硬。
他微微拱手,语气却并未有丝毫缓和:“公主殿下,陛下驾崩,乃我大楚至痛之殇。这些太医与太监,身负侍奉陛下之责,却未能保陛下安康,致使陛下龙驭宾天,天下震动。若不加以惩处,如何告慰陛下在天之灵?又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楚凝玉冷哼一声,站起身,向前迈出一步,她身着的素白丧服随着动作微微飘动。
“白大人,你说的这些看似有理,可如今陛下新丧,朝堂局势未稳,正是需要安抚人心之时。你却在这灵堂之上大开杀戒,只会让人心惶惶,于大局何益?再者,太医们已言明陛下病情突发,他们已然尽力,你如此行事,岂不是过于专断?”
“二位公主不必多言,来人啊!拖下去!”
那些太医以及太监撕心裂肺的求饶声,最终逐渐消失在大殿之中。
处理完这些,白洛恒整理了一下衣衫,转身面向众人,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驾崩,乃我大楚之殇。如今国不可一日无主,当务之急,便是尽快策立新君,以安民心,稳朝纲。”
说罢,白洛恒在身旁禁军的簇拥下,来到大殿之上。
此时,大殿内的一众大臣神色各异,有的面露悲色,有的忧心忡忡,还有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
白洛恒大步走上前,环顾四周,朗声道:“各位大人,陛下龙御归天,大楚江山社稷悬于一线。我等身为臣子,理应为国分忧,因陛下膝下无子,共商新君之事。”
众大臣面面相觑,心中已然明白白洛恒心中是何用意。
一位老臣上前,拱手说道:“白将军,陛下并无子嗣,这新君人选,还需从皇室宗亲中慎重挑选。只是,如今局势复杂,各方势力暗流涌动,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内乱啊!”
白洛恒微微点头,说道:“老大人所言极是。但如今大楚内忧外患,边疆有漠北虎视眈眈,国内刚经历叛乱,百姓人心惶惶。新君即位,刻不容缓。我们应尽快选出一位贤能之主,带领大楚走出困境。”
这时,另一位大臣说道:“白将军,不知您心中可有合适人选?不妨说出来,大家一同商议。”
白洛恒沉思片刻,说道:“各位大人,依我之见,可从皇室宗亲中挑选一位德才兼备,不如就选平皇帝废太子楚天诚之子楚豫,废太子素有贤名,为人正直,心怀天下,可惜最后却未能继承大统,若立他的子嗣为新君,或许能让大楚重现生机。”
众大臣听后,纷纷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有人赞同白洛恒的提议,认为楚豫的确是个人选;但也有人心存疑虑,毕竟如今楚豫不过年仅三岁孩童,白洛恒此举无疑就是要以拥立之功彻底掌天子以令诸臣,可如今朝廷上下皆是无人敢反对,而且其他大部分官员也都是白洛恒所安插的人员,一时间也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
看着众臣眉来眼去,思虑之间之时,白洛恒趁机说道:“各位大人,时间紧迫,不可再拖延。若大家没有更好的人选,便立楚豫为新君如何?”
经过一番权衡,大多数大臣最终表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