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过年,刘照天没让何雨水回单位休假,只让她在家休息,偶尔和大家一起置办年货。于海棠带着孩子在姥姥家住了两天后也回来了。察觉何雨水神色不对,刘照天悄悄告知了缘由。于海棠也没多劝,这种事终究得靠自己想通。
几天后,何雨水还是决定见何大清一面。安排好时间,一家三口回到了四合院。
父女相见时,两人只是怔怔对视。最后还是何雨水先开口:你不是跟寡妇双宿双飞了吗?还回来做什么?
何大清深知女儿心中的怨气,低头抽着烟,不住叹气。刘照天默默走进厨房准备午饭。
饭菜上桌时,席间依旧寂静。何大清终于开口:不管你现在叫我什么,我们之间的血缘关系永远改变不了。我现在无处可去,只能回来指望你养老了。
何雨水声音低沉:有血缘又如何?你尽过养育责任吗?当初不是说要断绝关系吗?现在让我养你,绝无可能!
刘照天把孩子送到别处,回到屋里看见何雨水满脸泪痕,心疼不已。他始终支持何雨水的决定。
何大清声音弱了下来:我就是想回家,这都不行吗?
何雨水红着双眼,一字一句道:想回家就回你自己家去,这里不是你的家!
“在我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人在哪儿?你怕是一直在外面逍遥快活,压根儿就没想起京城还有你的一对儿女吧!”
何雨水边哭边说。
她把心里的委屈,全都倒在了何大清面前。
何大清满脸苦笑:“我在保定的家没了,难道连京城的家也不能回了吗?”
“天底下哪个父母愿意丢下自己的孩子?你跟柱子也是我的骨肉,你们以为我愿意扔下你们走吗?我是 无奈,我有我的苦衷啊!”
刘照天听着何大清这番话,忍不住皱紧了眉头。
刘照天早就料到何大清迟早会回来,只是没料到会这么突然。
更没料到,他居然能这么理直气壮地说出这种话。
还说什么苦衷?
不过是骨子里就喜欢寡妇,为了个寡妇连儿女都可以不要罢了!
傻柱不也跟他爹一个样?只不过刘照天不想看他那副样子,才把他弄去了香江。
可就算人在香江,傻柱还惦记着秦淮茹的事。
真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根上就随了。
何大清没理会刘照天的反应,继续对何雨水说:“雨水,我知道我错了,我愿意改,我会好好补偿你的。”
“晚了,现在说这些没用,我不接受。”何雨水冷冷回道。
“我看见你就讨厌,你离我远点,别在我面前晃悠,听见没有?”
何大清对儿子不上心,他就喜欢女儿,尤其是——喜欢寡妇,所以对女儿格外在意。
要是傻柱这么说他,他根本不在乎,还能找一堆理由。可面对女儿,他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刘照天看着他那副样子,心里直摇头。
过了一会儿,何大清又看向雨水:“我嘴上说是要你养老,其实就是想回来看看你们。”
雨水立刻顶了回去:“得了吧,说得跟真的一样。”
“我怎么不关心你们了?我虽然跟着你后妈走了,但临走前给你们留了一大笔钱,什么时候亏待过你们?”
见何雨水撇嘴不信,何大清又接着说:
“你后妈去年就走了,现在就剩我一个人。”
“保定那边我已经没有亲人了,就只剩下你了。我也活不了多少年了,就想剩下的日子,能和亲人一起过。”
刘照天听着这老头的话,胃里一阵不舒服。
随后,刘照天制止了何雨水继续与父亲争执,直接带她和孩子回了家。
他越发觉得那个老头令人厌烦。
刘照天清楚何雨水内心的矛盾:她不愿认这个伤害过她的父亲,可终究放不下血脉相连的何大清。
路上,他已做好打算。
等再去香江时,他想办法把傻柱劝回京城。
让这对父子相互依靠、彼此陪伴。
何雨水既不用看着心烦,也不必再为他们担心。
这次刘照天在香江停留时间较长,与京城联络不便。
他计划在过年时召集曾经提拔的下属聚一聚。
一来联络感情,二来让大家互相熟悉。
更重要的是,他即将离开京城,想为这些人安排好出路。
若自己不在,他们遇到困难无人相助,时间久了难免人心涣散。
做大哥的不能只享受手下的付出,也要为他们的前途考虑。
上次走得匆忙,这次时间充裕,他要为众人铺好前路。
除了原本邀请的人,还有几位不请自来的客人。未经刘照天发话,他们不敢贸然现身。
其中就有前钢铁厂人事科科长冯成。他后来托关系调去了机关,因部门与工业系统交集不多,渐渐与刘照天联系少了。
从原副厂长那里听说这次聚会后,冯成心里犹豫,不知该不该来。
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主动露面——机会不会凭空而来。无论刘照天是否视他为嫡系,他都该当面感谢对方多年的照拂。
有些事要主动争取,即便不成,也要尽力一试。像冯成这样的人,虽一时不得志,却始终怀抱着向上的希望。
许多人都清楚,刘照天的影响力不止于商务或工业领域。
他们曾亲眼看见,在特殊时期,刘照天救助过许多人。如今那些人复出后身居高位。
刘照天年纪轻轻便位居要职且屹立不倒,不仅因能力出众、贡献卓越,也因背后有人默默支持。
因此,到场的人中,既有折服于他个人魅力的,也有看重他深厚背景的。
刘照天这次邀请的都是他既信任又看好潜力的人。
要组建自己的班底,负责具体事务的人选必须是他完全信得过的,不然很可能白忙一场为别人做了嫁衣。
上午九点半,一间独立的大屋里已经坐满了人。
看到邀请的人都到齐了,刘照天却没有马上开始讲话,而是不时低头看表。
直到敲门声响起,刘照天才面露喜色地过去开门。
来的人有的在座的认识,有的不太熟,但只要是工业系统的人,对这位都不会陌生——正是与刘照天相交十余年的大领导。
这位原本在特殊时期被调往偏远地区,谁知风头过去后,不但回来了,还在原职上连升了两级。
本来职位就不低,如今更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刘照天并未向大家介绍大领导的身份,可那些原本不认识的人,看到身边同伴眼中放光的神情,也猜到来者身份不凡。
以前大家只听说刘照天后台硬,也有人见过几位领导,但今天见到这一位,不少人还是暗暗吸了一口气。
以刘照天的为人和处事风格,如果不是被他视为核心成员,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今天的聚会中。
所以那几位近期与刘照天联系不多、没收到邀请的人,也稍稍安了心。知道刘照天并没有完全放弃他们。只要还被信任、还能参与这样的聚会,就代表还有希望。
大领导进来后,直接坐在长条桌的主位。大家本以为刘照天会介绍身份,谁知他偏偏不提,只招呼人端上饭菜和酒水。
长桌边坐了十五六个人,气氛很热闹。大领导态度平和,不时与刘照天几人谈笑,又问了其中几个人的情况,比如过去有什么成绩,现在工作还有什么困难。
刘照天也不再作更多解释。大领导今天坐镇,重在象征意义,并不对具体工作指点什么。但只要他出席,本身就传递了重要的信号。
等到气氛恰到好处,刘照天切入正题:“今天叫大家来,主要是因为我可能几年之内要离开京城。”
“但希望你们不要松懈,我会一直关注你们的成绩,也会盯着你们犯的错。”
见大家都静静望着自己,刘照天说出最后一番话:
“你们要记住,你们的吃穿用度,都是民脂民膏。底层百姓容易受苦,但上天难以欺瞒。”
“只要你们能管住自己的心思和手脚,我刘照天在这里向你们保证:你们的功劳,绝不会被埋没。”
刘照天的意图很明确,就是要让在场的人知道,即便自己暂时离开京城,也会一直留意他们的动向。
无论他们身居何职,都要铭记为国家、为人民尽责,同时也要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
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刘照天将把重心放在培养自己的班底、扶持亲信力量上。
宴会接近尾声时,大领导也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我大概还有七八年才退休。”
这话让在场的人心潮澎湃,他们都听出了言外之意:只要紧跟刘照天的步伐,晋升之路便不必担忧。
刘照天心里清楚,如果不持续关注这些人,他们或许会犯错,也可能被埋没。
因此,必须提前绸缪,并安排人密切关注他们的成长。
既然决定培养自己的力量、扶持嫡系,刘照天就要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不如不做。
他并非来者不拒,而是有选择地劝离了一部分人。若非如此,今天的聚会恐怕会有四十多人到场。
不是不接纳他们,而是目前还不能将他们纳入核心。今天的场合,只属于体系内的核心成员。
大领导与众人共饮最后一杯酒后,刘照天便送他离去。
当刘照天再次回到屋内,一张张熟悉的脸庞、热切的笑容、期盼的目光,所有人都站了起来,掌声热烈。
在座的每一个人,无论职位高低,都曾受过刘照天的恩惠,都为他的人品与气度所折服,无不对他充满敬爱。
这场十几人的聚会,已牵涉多个部门。刘照天相信,只要他们全心投入工作,未来必定前途无量。
随后,刘照天作了最后的讲话:“今天能来这里的,都已进入我们这个核心圈子。进来不易,退出容易。若有一天理念不合,你们可以随时选择离开。”
“我对你们的最低要求,是不犯经济与思想上的错误。无论在何岗位,都要心怀报国之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做对国家与人民有益的人。如果做不到,那么抱歉,你的前途将到此为止。”
刘照天环视众人,见无人露出异样神情,又勉励了几句,便结束了这次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