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春天,轧钢厂食堂的空气里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味道——那是红薯叶粉混合着糠麸的酸涩,偶尔飘来的一点点油星,能让排队打饭的工人直咽口水。傻柱端着搪瓷碗,排在队伍末尾,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碗沿的缺口,那里还留着去年冬天盛玉米糊糊时烫出的黑痕。
他的脸有些浮肿,是长期营养不良的典型症状。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只有那双眼睛还透着点往日的精气神,却也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疲惫。排在前面的工人低声议论着黑市价格,说“玉米已经涨到一块二一斤了,再这样下去,工资连自己都养不活”,傻柱听着,手里的碗攥得更紧了。
打饭窗口的师傅舀起一勺“人造肉”——其实是豆制品压成的方块,带着股豆腥味,扔进他碗里时溅起几滴菜汤。“柱子,多给你打了半勺,”师傅压低声音,“看你这脸色,再熬下去要出大事。”
傻柱点点头,想说句谢谢,喉咙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只能端着碗找了个角落坐下。他没立刻吃,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是半块干硬的玉米面窝头——这是他昨天省下来的,打算晚上给秦淮茹送去,棒梗前天说“想吃口干粮”,让他心里堵得慌。
【叮!】
林建军正在技术科审核“农机齿轮耐磨处理”方案,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带着健康预警的尖锐:
【检测到“傻柱”出现“营养不良综合征”:面部浮肿(低蛋白血症)、结膜苍白(贫血)、精神萎靡(能量摄入不足),触发“急性健康危机”,今日晕倒概率60%,需立即干预(非直接接济,以“健康警示”为主)。】
【深层原因:近三个月向贾家输送粮食占个人消耗的40%,自身日均热量摄入仅1200大卡(成年男性最低需求为1800大卡),“过度付出”导致“自我消耗”濒临极限。】
【干预建议:让苏岚(医务室医生)介入,以“工厂健康检查”名义提供营养剂,同时进行“现实唤醒”谈话,点破“无底线接济=共同毁灭”的真相。】
林建军放下手里的图纸,眉头皱了皱。他对傻柱的印象,还停留在年前那个低头啃《钳工图谱》的夜晚——那时的他虽然疲惫,眼里却有股向上的劲,怎么才过了几个月,就把自己熬成了这副模样?
他起身往食堂走,刚进门就听到一阵骚动,伴随着桌椅倒地的声响。“有人晕倒了!”“是傻柱!快抬到医务室去!”
林建军快步挤过去,看到傻柱躺在地上,脸色惨白,嘴角挂着白沫,手里还紧紧攥着那个油纸包。几个工人正准备抬他,林建军拦住了:“别动,让医务室的人来。”他掏出随身携带的哨子(军工车间用的),吹了两声急促的哨音——这是和苏岚约定的“紧急情况”信号。
苏岚很快提着药箱跑过来,看到地上的傻柱,脸色一变,立刻蹲下检查:“血压太低,脉搏快而弱,是低血糖加营养不良性晕厥。”她麻利地拿出一支50%葡萄糖注射液,撬开傻柱的嘴灌进去,又注射了一支维生素b12,“快抬到医务室观察,需要补充营养剂。”
看着傻柱被抬走的背影,林建军捡起掉在地上的油纸包,打开一看——那半块窝头硬得像石头,上面还留着牙印,显然傻柱自己都没舍得吃。他的心里像被什么东西硌了一下,说不清是同情还是无奈。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医务室响起,带着行为分析:
【“傻柱晕倒”事件触发“生存危机”信号,其“自我牺牲”模式难以为继,“醒悟”进度提升至85%,对“无底线接济”的怀疑达到临界点,适合进行“现实唤醒”干预。】
傍晚,林建军去医务室探望,傻柱已经醒了,正靠在病床上,手里捧着苏岚给的营养剂(工厂特供的高蛋白奶粉冲的),眼神空洞地看着天花板。看到林建军进来,他慌忙想坐起来,却被按住了。
“躺着吧。”林建军坐在床边的椅子上,目光落在他浮肿的脚踝上,“医生说你再熬半个月,就得住院了。”
傻柱低下头,声音沙哑:“给你添麻烦了。”
“不是麻烦,是不值。”林建军的声音平静,却像锤子一样敲在傻柱心上,“你算过没有?这三年你给贾家的粮票、钱,加起来够买一头牛了。可你自己呢?顿顿啃窝头,把自己熬进了医务室,值得吗?”
傻柱的肩膀抖了抖,没说话,眼泪却像断了线的珠子,砸在被子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答应过东旭,要照顾好他家人……”
“照顾不是替他们活。”林建军打断他,“东旭要是活着,看到你把自己折腾成这样,他会安心?秦淮茹有手有脚,能去生产队挣工分,贾张氏虽然懒,拾掇拾掇也能捡点废品换粮,凭什么要把你榨干才算完?”
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上面记着傻柱每次接济贾家的记录(这是系统根据食堂流水和邻居反馈整理的):“1959年3月,借粮票5斤;1959年7月,给现金3元;1959年12月,送白面2斤……光去年一年,你就给了她家相当于你三个月工资的东西。傻柱,你养得起他们一辈子吗?”
傻柱的眼泪流得更凶了,却不是因为委屈,是因为被戳破的真相——他不是没想过这些,只是总被秦淮茹的眼泪、贾东旭的托付、易中海的“调解”困住,不敢承认自己其实早就撑不住了。
“我……我就是不忍心看棒梗饿肚子……”他哽咽着说。
“不忍心?”林建军看着他的眼睛,“那你忍心让你妈跟着你饿肚子吗?忍心让自己躺在这里,连口热饭都吃不上吗?真正的不忍心,是教他们自己挣饭吃,不是把自己搭进去当垫背的。”
他站起身,把那个油纸包放在床头柜上:“这窝头,你自己吃了吧。想明白了,就好好养身体,去学门手艺,别再做糊涂事。”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离开时响起,带着转变判定:
【“现实唤醒”干预成功,傻柱“醒悟”进度提升至90%,触发“自我保护”意识,开始反思“接济行为”的合理性,计划“偷偷攒粮票”“减少对贾家的付出”,其与秦淮茹的“情感捆绑”出现松动。】
三天后,傻柱出院了。他没回食堂,直接去了汽修厂——那是林建军推荐的地方,说“学汽修饿不着,将来有奔头”。临走前,他去了趟四合院,把那个油纸包放在秦淮茹家门口,里面是林建军给的两斤红薯干,没留字条,转身就走,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
秦淮茹打开门看到红薯干,愣了半天,想喊住他,却发现自己连他的背影都快看不清了。院里的邻居说,傻柱走的时候,把那本《钳工图谱》带走了,还跟阎埠贵借了本《汽车构造》,说“要好好学技术”。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傻柱去汽修厂报到时响起,带着阶段总结:
【“傻柱转变”进入关键期,其“自我觉醒”行为获得工厂“进步青年”提名(林建军暗中推荐),生存策略从“利他”转向“利己+有限利他”,符合“灾年生存”的最优逻辑。】
林建军站在车间的窗前,看着远处汽修厂的方向,那里传来汽车发动的轰鸣声,像在宣告一个新的开始。他知道,傻柱的挣扎还没结束,秦淮茹的眼泪、贾张氏的撒泼、易中海的算计,都可能让他再次动摇。但至少,他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就够了。
地窖里的红薯干还在散发着甜香,苏岚正在教林卫国认“粮”字,小家伙奶声奶气地念着,声音清脆。林建军的心里一片平静,他知道,在这灾年里,每个人都得找到自己的活法,傻柱如此,他亦如此。守住自己的底线,护住家人的安稳,就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回应。
窗外的风还在刮,但阳光已经透过云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在预示着,再难的日子,也终会有放晴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