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的蒸汽在冬日的晨光里弥漫,带着白菜炖粉条的寡淡香气。傻柱抡着大铁勺,把最后一勺菜盛进工友的饭盒,勺底刮过铁锅的声响刺耳,像他此刻乱糟糟的心绪。
“柱子,听说没?二车间贾东旭家的小子,昨天偷厂里螺丝被抓了,还闹到派出所去了。”旁边切菜的老王头压低声音,手里的菜刀在案板上剁得咚咚响,“听说秦淮茹求到林科长头上,被怼回去了,林科长直接带她去派出所,说‘偷东西就得按规矩办’。”
傻柱的手顿了一下,铁勺“当啷”一声掉在锅里。他昨天在工厂门口堵林建军,骂他“不近人情”,现在想来,那番话更像是骂给自己听的——贾梗偷东西,他不是第一次撞见,上次那孩子把阎埠贵家的煤球往自己筐里塞,他还笑着说“孩子懂啥”,现在想想,那分明是惯出来的毛病。
“小孩子家家的,不懂事……”傻柱含糊地辩解,拿起铁勺继续盛菜,手却有些抖。
“不懂事就该教,不是惯!”老王头撇撇嘴,“林科长说得对,溺爱不是帮他,是害他。你看你,每月工资大半贴补给贾家,自己顿顿啃窝头,图啥?人家未必念你的好。”
这话像根针,扎在傻柱心上。他摸了摸怀里藏着的粮票,那是他这个月省下来的,本打算晚上给秦淮茹送去——棒梗被警察教育后,秦淮茹哭得眼睛红肿,拉着他的手说“家里快断粮了”。可现在,铁勺刮过锅底的声音,总让他想起林建军那句“惯子如杀子”,心里像堵了团棉花。
【叮!】
林建军正在技术科核对军工订单,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检测到“傻柱”行为模式转变,受“贾梗偷窃事件”及宿主影响,触发“认知觉醒”效果。】
【当前状态:“醒悟”(意识到无底线接济的危害)与“反复”(难以摆脱情感绑架)并存,行为矛盾性显着。】
【潜在影响:其摇摆态度可能被秦淮茹、易中海利用,加剧四合院人际纠葛;若引导得当,或可成为打破现有利益格局的突破口。】
林建军笔尖微顿,目光透过窗户望向食堂方向。傻柱的“醒悟”并不意外,他本质不坏,只是被“邻里情分”和易中海的道德绑架困住了。但“反复”也在意料之中,秦淮茹的眼泪和易中海的“长者权威”,对傻柱来说都是难以抗拒的软枷锁。
傍晚下班,傻柱刚进四合院,就被秦淮茹堵在了中院。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棉袄,怀里抱着棒梗,孩子脸上还带着泪痕,看到傻柱就往他怀里钻:“柱叔,我错了,我再也不偷东西了……”
秦淮茹的眼圈立刻红了,声音哽咽:“柱子,你看这孩子,吓着了,晚饭都没吃。家里粮本上的细粮早就没了,我想买点玉米面,可……可粮票不够了……”
傻柱下意识地摸向怀里的粮票,指尖刚触到那粗糙的纸张,突然想起老王头的话,又猛地把手缩了回来。“淮茹,不是我不帮你,”他别过脸,不敢看她的眼睛,“林建军说得对,有些规矩不能破。孩子犯错了,得让他知道疼,不然以后更麻烦。”
秦淮茹愣住了,似乎没料到他会拒绝。她抱着棒梗的手臂紧了紧,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我知道梗子错了,可孩子不能饿着啊!东旭这个月奖金被扣了,家里真的揭不开锅了……你就当看在咱们街坊这么多年的份上,帮帮我这一次,就一次……”
棒梗也跟着哭起来:“柱叔,我饿……我想吃窝窝头……”
孩子的哭声像锥子,扎得傻柱心里发疼。他咬了咬牙,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粗粮票,塞给秦淮茹:“就这些,多了没有。以后……以后有困难找街道办,别总想着靠别人。”
秦淮茹接过粮票,脸上立刻露出感激的笑:“我就知道你心善,柱子,谢谢你,真是救了我们娘俩的命……”
看着她转身的背影,傻柱心里五味杂陈——既松了口气,又觉得自己没骨气。他刚要回屋,就看到易中海背着手站在廊下,眼神沉沉地看着他。
“柱子,跟我来一趟。”易中海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进了屋,易中海往炕沿上一坐,指着桌上的茶壶:“给我倒杯茶。”
傻柱默默倒了茶,递过去时被易中海一把按住手。“你今天跟淮茹说啥了?”易中海的目光像探照灯,“我都听见了,你说让她找街道办?傻柱,你咋越来越糊涂了?”
“一大爷,我这不是糊涂,是……是觉得林建军说得有道理。”傻柱梗着脖子,“总这么接济,不是办法,还惯坏了孩子。”
“放屁!”易中海把茶杯往桌上一墩,茶水溅了出来,“街坊邻居,谁家没个难处?淮茹男人工资低,带着个孩子容易吗?你帮衬一把,是积德!再说了,你无儿无女,现在帮衬她,将来老了,还能指望她给你端碗水喝,这叫长远打算!”
这话戳中了傻柱的软肋。他这辈子最大的心事就是养老,易中海这话像根绳,把他往回拉了拉。“可……可我总不能一直养着他们一家子吧?我也想攒点钱,将来娶媳妇……”
“娶媳妇不急,先把人做好!”易中海放缓了语气,拍着他的肩膀,“你看林建军,是,他现在出息了,当了科长,可那性子太冷,谁待见他?你不一样,你心热,院里人谁不念叨你的好?这才是立身之本。听我的,明天把你攒的那点煤送过去,天冷了,人家娘俩连取暖的煤都没有。”
傻柱低着头,没说话,心里的两个念头像打架——一个说“不能再惯着了”,一个说“街坊情分不能丢”,搅得他脑仁疼。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林建军脑海里响起,同步着傻柱的状态:
【“傻柱”受易中海影响,“反复”状态加剧,“醒悟”指数下降30%。】
【触发行为预测:短期内会恢复对秦淮茹的接济,但内心抵触感增强,可能引发后续更激烈的情绪爆发。】
林建军正在调试新到的金属探伤仪,闻言目光微抬。傻柱的“反复”早在预料之中,长期被道德绑架形成的惯性,不是一次事件就能扭转的。他能做的,只是保持距离,让傻柱自己在碰壁中慢慢清醒——有些路,必须自己走;有些教训,必须自己尝。
第二天一早,傻柱果然扛着半袋煤,送到了秦淮茹家。秦淮茹惊喜地接过煤,拉着他的手往屋里请:“柱子,快进来暖和暖和,我给你煮了红薯粥。”
傻柱刚要迈腿,就看到贾张氏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个空碗,看到煤眼睛一亮,语气却理所当然:“傻柱来了?正好,我正说没煤烧呢。对了,你这月工资发了吧?借我五块钱,我给梗子买两尺布做件新棉袄。”
这话像盆冷水,浇在傻柱头上。他猛地抽回手,煤袋“咚”地放在地上:“煤给你们留下,钱没有。我也不容易,自己还啃窝头呢。”说完转身就走,没再回头,连秦淮茹喊他喝粥都没应。
秦淮茹看着他的背影,脸上的笑容僵住了。贾张氏啐了一口:“神气什么?不就半袋煤吗?我看他就是被林建军那小子挑唆了,忘了自己是谁了!”
傻柱回到家,把自己摔在炕上,心里又气又乱。他气贾张氏的理所当然,气秦淮茹的得寸进尺,更气自己没骨气——明明下决心要止损,却还是忍不住送了煤。炕头放着他偷偷藏的一个布包,里面是攒了半年的十块钱,那是他打算娶媳妇的本钱,现在看来,离娶媳妇还远着呢。
“傻柱,你跟秦淮茹置气呢?”他娘从里屋出来,咳嗽着说,“我都听见了。不是娘说你,帮人可以,但不能把自己搭进去。你上次说的那个纺织厂的姑娘,人家愿意跟你,你总不能让人家跟着你受穷吧?”
老娘的话像把钥匙,打开了傻柱心里的结。他坐起来,看着那十块钱,突然觉得林建军说得对——无底线的好,换不来真心,只会让人觉得理所当然。他从枕头下摸出个小本子,开始记账:
12月5日,给秦淮茹2斤粗粮票,记;
12月6日,送煤半袋,记;
……
最后在页脚写下:本月接济不得超过3斤粮票,不再送钱物。
写完,他把本子藏进枕头套,像是立下了军令状。
可没过三天,秦淮茹又找到食堂,眼睛红肿得像核桃,拉着他的胳膊就哭:“柱子,梗子发烧了,烧得直说胡话,家里连退烧药都没有……你能不能……”
傻柱看着她急得发白的脸,心里那根弦又松了。他咬咬牙,从口袋里掏出刚买的退烧药——那是他托人从医务室弄到的,本来想备着给老娘用。“药给你,赶紧回去给孩子吃上。”他别过脸,“下不为例。”
秦淮茹接过药,千恩万谢地走了。傻柱看着她的背影,摸了摸怀里的记账本,狠狠捶了自己一拳——又破功了。
【叮!】
系统提示:【“傻柱”“反复”状态持续,内心矛盾加剧,“醒悟”与“妥协”的冲突升级,短期或引发情绪爆发。】
林建军正在车间指导工人操作,闻言轻轻颔首。傻柱的每一次“破功”,都是在积累失望;每一次妥协后的懊恼,都是在为最终的“清醒”蓄力。这过程或许漫长,但方向是对的——当付出与回报彻底失衡,当善良被当成理所当然,再懦弱的人也会生出反抗的勇气。
傍晚,林建军回四合院取资料,正撞见傻柱和秦淮茹在中院争执。傻柱手里捏着张粮票,脸涨得通红:“我说了没有就是没有!我这个月的粮票都给你了,我自己吃啥?你能不能为我想想?”
秦淮茹的眼泪掉了下来:“我也不想啊,可梗子还病着,想吃口细粮……”
“细粮细粮,就你家孩子金贵!”傻柱猛地把粮票揣回兜里,声音带着压抑许久的怒火,“我受够了!从今天起,我不帮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去!”
他转身跑回屋,“砰”地关上门,震得窗棂都响。秦淮茹愣在原地,眼泪流得更凶了,却没像往常那样追上去——她能感觉到,这次傻柱是来真的。
林建军站在阴影里,看着这一幕,没有上前。傻柱的“爆发”,是“醒悟”战胜“妥协”的开始,也是打破四合院畸形关系的第一步。他要做的,只是继续做那个旁观者,看着该发生的一切自然发生。
夜风穿过胡同,带着寒意。林建军锁好耳房门,转身走向工厂——那里有更重要的事等着他:新一批反坦克炮管的探伤检测,苏联专家的技术交流会,还有系统刚刚解锁的“炮弹膛线加工精度控制方案”。
四合院的风波,不过是历史长河里的一粒沙。傻柱的“醒悟”与“反复”,秦淮茹的眼泪,易中海的算计,终将在时代的洪流中,各自走向该有的结局。而他,只需沿着“科技报国”的道路,坚定地走下去。
车间的灯光在远处亮起,像一颗引路的星。林建军的脚步沉稳,背影在夜色中拉得很长,坚定而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