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的秋夜带着凉意,轧钢厂电影院门口却热闹得像开了锅。昏黄的路灯下,十几个工人围着售票窗口吵吵嚷嚷,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毛票,都想抢最后几张《渡江侦察记》的电影票——这是本周最热门的片子,票源紧张,早在下午就宣告售罄。
人群外围,一个穿着干部服的身影鬼鬼祟祟地穿梭着,正是放映组的许大茂。他手里偷偷藏着五张电影票,袖口卷着,露出手腕上那块借来的旧手表,眼睛像鹰隼似的扫视着人群,最终锁定了一个急得满头大汗的年轻工人。
“兄弟,要票不?”许大茂凑过去,声音压得低低的,手里飞快地亮了亮票根,“前排中间,位置绝佳,就是……得加点‘手续费’。”
“多少钱?”年轻工人眼睛一亮,抓着许大茂的胳膊不放,“只要有票,多加点钱也行!我跟对象约好的,没票要黄了!”
“原价两毛,给五毛就行,不算多吧?”许大茂舔了舔嘴唇,脸上露出贪婪的笑——这一趟就能净赚一块五,抵得上他三天的工资,比在车间烧锅炉划算多了。
年轻工人咬咬牙,从口袋里掏出五毛钱塞给许大茂,接过票就兴冲冲地往电影院里跑。许大茂把钱揣进内袋,拍了拍鼓鼓囊囊的口袋,正想寻找下一个“客户”,眼角余光突然瞥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吓得他差点把手里的票掉在地上。
林建军正站在不远处的宣传栏前,借着路灯看新贴的“工厂纪律条例”,手里还拿着个笔记本,时不时低头记着什么。他穿着笔挺的蓝色工装,胸前的“技术科副科长”徽章在灯光下闪闪发亮,侧脸的线条冷硬,透着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严。
许大茂的心跳骤然加速,下意识地想躲,脚却像灌了铅似的挪不动。他和林建军的梁子结得深——上次偷师无缝钢管技术被抓包,又在全厂大会上被点名批评,后来想攀娄晓娥的高枝也没成,如今在厂里的地位早已被林建军甩开一大截。要是被他撞见自己倒卖电影票,这事儿捅到保卫科,轻则记过,重则丢工作。
“大茂?你在这儿干啥?”林建军的声音突然响起,平静无波,却像一块石头砸进许大茂的心里。
“没……没啥,”许大茂强装镇定,把票往袖口里塞了塞,脸上挤出假笑,“刚放完电影,出来透透气。林科长也来看电影?”
“不了,路过,看一眼纪律条例。”林建军的目光在他攥紧的袖口上顿了顿,没再多问,转身就往工厂宿舍的方向走,步伐稳健,仿佛根本没把许大茂放在眼里。
许大茂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拐角,才重重地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浸湿。他啐了一口,骂骂咧咧地嘟囔:“神气什么?不就是个破科长吗?老子挣点外快碍你啥事……”嘴上虽硬,却没了继续倒卖的心思,揣着票就匆匆往反方向跑——林建军的眼神太吓人,像能看穿他的五脏六腑。
林建军并没有真的离开。他走到宿舍拐角的阴影里,停下脚步,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正清晰地响着:
【检测到人物“许大茂”实施“投机倒把”行为,涉及倒卖紧俏电影票,溢价150%,违反“工厂禁止私倒票证”规定。】
【行为动机:因被调离放映员岗位(烧锅炉)心怀不满,试图通过非法途径牟利,弥补“地位落差”带来的心理失衡。】
【潜在风险:其倒卖行为若长期持续,可能形成团伙,扰乱工厂秩序,甚至牵连无辜工人(如购买者被追责)。】
【应对建议:避免直接冲突,采用匿名举报方式提供线索,利用工厂保卫科力量处理,既清除隐患,又避免落人口实。】
林建军翻开笔记本,上面记着刚才看到的“工厂纪律条例”第17条:“严禁任何形式的票证倒卖、投机倒把,违者视情节轻重给予记过、开除处分,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机关。”他的指尖在“记过、开除”几个字上划过,眼神冷冽——许大茂这种人,不给他点教训,迟早要惹出更大的麻烦。
他没有立刻行动,而是转身回了宿舍。有些事需要时机,直接举报容易被认为是“公报私仇”,不如等许大茂“惯性作案”,让保卫科抓个现行,更有说服力。
接下来的三天,许大茂果然尝到了“投机倒把”的甜头。他利用自己曾在放映组的关系,偷偷从售票员那里弄来十几张热门电影票,在电影院后门倒卖,每天都能赚两三块钱,钱包鼓了,腰杆也硬了,见了林建军都敢扬着头走,仿佛忘了自己只是个烧锅炉的。
周四傍晚,林建军去保卫科交“车间安全巡查报告”,路过科长办公室时,故意放慢了脚步。里面传来保卫科王科长的抱怨声:“最近总有人反映电影院票不够,是不是有内部人搞鬼?查了几次都没抓到现行……”
“王科长,”林建军推门进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不经意”,“我前几天晚上路过电影院,好像看到放映组的许大茂在门口转悠,手里还拿着票,不像正常观影的样子。具体是不是倒卖,我不敢确定,不过他最近花钱挺大方,前天还在小卖部买了两斤高价糖。”
王科长的眼睛瞬间亮了,拍着桌子站起来:“我就觉得那小子不对劲!被调到锅炉车间还不安分,果然在搞鬼!谢了啊建军,这线索太重要了!”
“只是随口一提,算不算数还得您调查。”林建军笑了笑,放下报告就告辞了,没再多说一句——点到即止,剩下的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这是最稳妥的方式。
当天晚上,保卫科就布下了埋伏。三名干事穿着便服,混在电影院门口的人群里,眼睛死死盯着许大茂常出现的角落。果然,七点刚过,许大茂就揣着票出现了,还没等他和“客户”交易,就被干事们当场按住,人赃并获。
“你们干啥!放开我!”许大茂挣扎着,嘴里还在喊,“我是厂里的工人,你们凭啥抓我!”
“凭啥?就凭这个!”王科长从许大茂口袋里掏出五张电影票和一沓毛票,冷哼一声,“人赃并获,还敢狡辩?带回去!”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夜之间传遍了整个轧钢厂。第二天一早,工厂公告栏就贴出了处理决定:
“我厂锅炉车间工人许大茂,多次利用职务便利(原放映组关系)倒卖紧俏电影票,进行投机倒把活动,严重违反工厂纪律,破坏工厂风气。经厂部研究决定,给予许大茂记大过处分一次,扣发三个月奖金,调离锅炉车间,前往后勤处打扫卫生,以观后效。”
公告栏前围满了工人,议论纷纷:
“活该!我就说票怎么总不够,原来是这小子在搞鬼!”
“许大茂就是心术不正,以前跟林科长作对,现在又投机倒把,早晚出事!”
“还是林科长正派,技术好,人品也好,跟许大茂比真是天上地下!”
许大茂路过公告栏时,头埋得低低的,能感觉到背后无数道鄙夷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身上。他不用想也知道,肯定是林建军告的密——除了他,没人会这么“盯着”自己。一股怨毒的怒火在心里燃烧,却不敢发作,只能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
他被调到后勤处后,日子更难过了。每天要打扫厂区的厕所和垃圾站,臭气熏天,以前跟他称兄道弟的人见了他都绕着走,连食堂的师傅打饭都给他少半勺。他几次想找林建军“理论”,都被保卫科的干事拦在技术科门口,警告他“安分守己,别再惹事”。
这天傍晚,许大茂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四合院,刚进中院就看到林建军站在门口,像是在等他。夕阳的余晖落在林建军身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边,而自己满身臭气,像个见不得光的老鼠,两相对比,差距悬殊。
“许师傅,”林建军的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工厂的纪律不是摆设,投机倒把的事,以后别再做了,对谁都没好处。”
许大茂的脸瞬间涨成了猪肝色,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想骂,想打,想扑上去撕咬,可看到林建军平静的眼神,想起保卫科的警告,所有的怒火都憋在了心里,最终化作一股深深的恐惧——这个男人太可怕了,不动声色就能把自己踩在脚下,还让自己挑不出半点错处。
“滚……”许大茂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转身就往后院跑,像是身后有恶鬼追赶。
林建军看着他狼狈的背影,眼神没有丝毫波动。他要的不是许大茂的忏悔,而是敬畏——让这个总想着投机取巧、背后使绊子的人明白,有些底线碰不得,有些人惹不起。
【叮!】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带着清晰的判定:
【检测到“投机倒把”事件处理完毕,许大茂受到应有惩处,触发“威慑强化”效果。】
【事件影响:许大茂对宿主的“忌惮度”提升至85%,短期内不敢再实施任何针对行为;工厂内“投机倒把”现象减少,宿主“规则维护者”形象巩固。】
【奖励发放:“工厂内部举报流程指南”;“许大茂的行为预测模型(短期)”;科技报国积分+300。】
林建军翻开“行为预测模型”,上面显示:许大茂未来三个月会处于“蛰伏期”,主要表现为“回避与宿主接触”“减少与娄晓娥互动”“专注于后勤处工作以避免进一步处罚”。这意味着至少在这段时间里,许大茂不会再成为麻烦。
阎埠贵不知何时凑了过来,手里还拿着那把不离身的算盘,看着许大茂的背影,对林建军小声说:“这小子,算是栽在你手里了。不过话说回来,你这招‘借刀杀人’够高明,既除了祸害,又没沾手,高!”
“三大爷言重了,我只是按规矩办事。”林建军淡淡回应,“工厂有纪律,谁违反了,自然有制度来管,跟我没关系。”
他的话被刚从食堂回来的傻柱听到了,傻柱咧嘴一笑:“管他谁办的,反正许大茂这号人就该收拾!以前总觉得你太较真,现在才明白,这厂里啊,就缺你这样守规矩、敢较真的人!”
林建军笑了笑,没再接话。他知道,许大茂的“投机倒把”被处理,只是工厂纪律建设的一小步,也是他在“立威”路上的一块垫脚石。比起四合院的鸡毛蒜皮,工厂这片天地更需要清晰的规则和坚定的执行者,而他,愿意做那个守护者。
夜色渐深,林建军坐在技术科的灯下,修改着新的“精密量具采购清单”。窗外传来电影院散场的喧闹声,隐约能听到工人讨论剧情的笑声——没有了倒票的乱象,大家终于能安心享受难得的娱乐时光。
他合上清单,拿起系统奖励的“工厂内部举报流程指南”,里面详细标注了如何匿名提供线索、如何保护举报人信息、如何配合调查取证。这些细节,正是维护规则公平的关键,也是他未来需要坚守的原则。
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落在“公平公正”四个钢笔字上——这是他在笔记本扉页写的话。林建军知道,无论是工厂还是四合院,想要安宁,都离不开这四个字。许大茂的倒下不是结束,但至少证明,只要坚守原则,按规矩办事,再隐蔽的投机、再阴暗的算计,终会暴露在阳光下,受到应有的惩罚。
而他,会继续做那个“旁观”规则执行的人,不动声色,却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