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公告贴出的第三天,厂区里的报名热潮丝毫未减。林建军下班后没有直接回四合院,而是再次来到征兵办公室。经过两天的深思熟虑,他已经彻底理清了思路——与其在前线冲锋陷阵,不如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在后勤战线为志愿军提供更实在的支援。
办公室里依旧人来人往,穿军装的登记员正耐心解答着各种问题。一个络腮胡青年拍着胸脯喊道:“我要去前线!当突击兵!跟美国鬼子拼了!”旁边立刻有人附和,气氛热烈得像要燃起来。
林建军安静地排在队伍末尾,目光落在墙上的兵种介绍图上。前线战斗兵的图标旁画着步枪和手榴弹,透着血与火的气息;而后勤技术兵的图标则是扳手和齿轮,旁边标注着“负责武器、车辆、机械维修”,这正是他的强项。
“下一个。”
轮到林建军时,登记员抬头看了他一眼:“同志,想报哪个兵种?”
“后勤技术支援部队。”林建军的声音平稳,“我是钳工车间的学徒,会机械维修,懂轧钢技术,应该能帮上忙。”
登记员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人会选后勤。他翻看了一下林建军昨天提交的基本资料,点点头:“技术兵确实缺人,尤其是懂机械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后勤也不是后方,一样要上前线,跟着部队机动,条件很苦,危险也不小。”
“我知道。”林建军语气坚定,“只要能为前线做贡献,哪里都一样。”
登记员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拿出一份更详细的表格:“填一下你的技术特长,越具体越好。会修什么设备?懂不懂电路图?有没有接触过军用机械?”
林建军接过表格,笔尖在纸上快速移动:
?\t熟练操作钳工工具,可进行精密零件加工;
?\t掌握轧钢设备原理,能进行基础维修;
?\t熟悉车床、铣床操作,会看机械图纸;
?\t略懂汽车构造(系统奖励的机械维修知识里包含基础汽修);
?\t正在学习俄语(这半句他斟酌后还是写上了,或许能派上用场)。
写完后递回表格,登记员越看眉头越舒展,最后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真是及时雨!我们正愁缺懂精密加工的技术兵呢。你这手艺,到了前线绝对抢手。”
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军官凑过来看了看表格,眼睛一亮:“小伙子是红星轧钢厂的?我认识你们厂的赵主任,他说你们车间最近搞技术革新,有个叫林建军的年轻人立了大功,就是你吧?”
林建军有些意外:“是我。”
“果然是你!”军官笑了,“我是后勤装备部的参谋,姓刘。昨天赵主任还跟我念叨,说厂里有个技术好的年轻人,要是能来后勤就好了。没想到这么快就碰上了!”
他拿起林建军的表格,在“推荐意见”栏里写下“建议优先录取,分配至军械维修组”,又签上自己的名字,递给登记员:“这同志我要了,编入军械维修分队。”
登记员接过表格,笑着对林建军说:“你运气不错,被刘参谋看上了。军械维修虽然累,但能学到真东西,苏联顾问最近正在培训技术兵,你懂俄语正好能派上用场。”
林建军心里微动,看来系统奖励的俄语基础果然没白拿。
从办公室出来时,夕阳正染红天边的云彩。林建军站在厂区主干道上,看着下班的工人陆续走出车间,突然觉得这身穿了半年的蓝色工装格外亲切。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厂区出入证,想起刚进厂时王师傅教他握锉刀的场景,嘴角忍不住泛起一丝暖意。
【叮!】
熟悉的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清晰:
【检测到宿主成功报名“抗美援朝后勤技术兵”,触发重大时代事件签到——“征兵办公室”特殊签到完成!】
【奖励发放:】
【1. 战场急救技能(精通):包含创伤处理、骨折固定、止血包扎、野外生存急救等专业知识,已同步至宿主记忆库。】
【2. 防弹护心镜(轻量化):采用特殊合金材质,重量仅150克,可抵御手枪子弹及弹片冲击,表面做旧处理符合时代特征,已存入系统空间。】
【3. 俄语基础(强化版):新增军事术语、机械维修专业词汇,可满足基础对话及技术文档阅读需求,已融合至现有语言库。】
一股信息流瞬间涌入脑海,无数急救知识如同与生俱来般清晰——如何在动脉破裂时快速止血,如何用树枝制作简易夹板,如何判断伤员是否出现内出血……林建军甚至能清晰回忆起系统传输的“心肺复苏”标准动作,连按压深度和频率都精准无比。
他下意识摸向胸口,系统空间里那枚护心镜正安静躺着,意念一动便能取出来。这东西薄如蝉翼,贴在衣服内侧几乎看不出痕迹,却是战场上能救命的神器。而强化后的俄语词汇更是及时雨,“变速箱”“弹道校准”“液压系统”这些专业术语的发音在舌尖滚动,陌生又熟悉。
“林建军!”
身后传来喊声,林建军回头看到傻柱拎着饭盒跑过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听说你报了后勤?咋不去前线真刀真枪地干?”
“在哪儿都是保家卫国。”林建军笑了笑,“你呢?想好报哪个兵种了?”
傻柱挠挠头,语气有些别扭:“我……我报了炊事兵。赵主任说前线伙房缺人,我这手艺能让战士们吃顿热乎的。”
林建军有些意外,随即释然。傻柱的厨艺确实好,让前线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吃上热饭,何尝不是大功一件?
“挺好的。”林建军真心实意地说,“战士们吃饱了才有力气打胜仗,你的作用不比前线小。”
傻柱被夸得脸一红,梗着脖子道:“那是!等打跑了美国鬼子,我给你露一手,炖个红烧肉!”
两人并肩走出厂区,一路没再多说。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一个要去战场修武器,一个要去前线做热饭,看似不同的选择,却朝着同一个方向。
回到四合院时,林建军报名参军的消息已经传开。阎埠贵蹲在门口数煤球,见他回来立刻凑上来:“建军啊,真要去朝鲜?听说那边零下几十度,冻掉耳朵都没人管!”
“三大爷放心,部队有防寒措施。”林建军淡淡回应,他知道阎埠贵想问什么,无非是想打听有没有“安家费”,能不能占点便宜。
果然,阎埠贵搓着手嘿嘿笑:“那啥,你这耳房里的东西咋办?煤球还有小半筐呢,放着也是受潮……”
“街道办会托管。”林建军打断他,“粮本和煤本我都交上去了,您就别惦记了。”
阎埠贵碰了一鼻子灰,悻悻地回了屋。
刚到中院,就见秦淮茹端着一盆衣服站在井边,看到林建军时眼圈立刻红了:“建军兄弟,你真要走啊?战场上枪子没长眼,要不……要不别去了?”
林建军看着她惺惺作态的样子,想起系统强化的“察言观色”技能——她嘴角微撇,眼神闪烁,分明是舍不得少了一个潜在的“接济对象”。
“保家卫国是应该的。”林建军语气平淡,“秦姐要是真关心我,不如多照顾好自己家,别总让傻柱操心。”
秦淮茹被噎得说不出话,看着林建军的背影气得直跺脚,嘴里嘟囔着“没良心”,却没敢再纠缠。
易中海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个布包:“建军,这是我给你准备的冻疮膏和针线包,到了那边注意保暖。你这一走,院里就少个懂事的年轻人了。”
林建军接过布包,里面的凡士林药膏还带着余温。他知道易中海的心思,但此刻也生出几分暖意:“谢谢一大爷,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到了部队好好干,别给四合院丢脸。”易中海拍拍他的肩膀,“要是……要是能活着回来,大爷给你张罗个好媳妇。”
这话里的期许太过明显,林建军没接茬,只是点点头转身回了耳房。
关上门,他开始收拾行李。把系统奖励的手册和王师傅送的钳工刀放进背包,又将护心镜贴身藏好,银行存折和现金用油纸包了三层塞进鞋底——这是他在这个年代攒下的全部家当,也是留给自己的后路。
窗外月光正好,林建军坐在炕边,看着墙上那张技术比武得来的奖状,突然想起穿越过来的第一天。那时他蜷缩在冰冷的土炕上,对未来一片迷茫,而现在,他即将踏上异国战场,心里却无比坚定。
【系统提示:检测到宿主已完成参军手续,“军功兑换”功能提前解锁。】
【军功等级: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战斗模范、技术能手。】
【可兑换物品:特殊技术蓝图、稀有材料配方、体能强化液(微量)、时代稀缺物资等。】
林建军嘴角扬起一抹弧度。军功兑换?这意味着他的技术不仅能保家卫国,还能为自己争取更实在的未来。或许等战争结束,他能兑换到更先进的工业技术,让红星轧钢厂,让新中国的工业,少走一些弯路。
夜深时,他悄悄取出系统空间里的防弹护心镜。月光透过窗纸照在镜面上,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这面小小的镜子,不仅是防护装备,更像是一面盾牌,守护着他在这个时代活下去的信念。
明天,他就要离开这座充满是非的四合院,离开熟悉的工厂,奔赴千里之外的战场。前路或许有枪林弹雨,有冰天雪地,但林建军知道,自己走的每一步都有意义。
他不是孤军奋战。身后是蒸蒸日上的祖国,身边是同仇敌忾的战友,手里是能创造价值的技术,还有那个神秘的系统,始终在为他指引方向。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三响,已是三更天。林建军吹灭油灯,在黑暗中闭上眼睛。
养精蓄锐,明天,向着朝鲜战场,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