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梦瑶笑了笑,轻声说:“应该的,这也是保护文物该做的。对了,傅思涵怎么样了?”。不一会,几辆警车开出来了,
“他已经醒了,” 李警官说着就压低声音说:“身体没大碍,就是受了点惊吓,有点皮外伤。他说之前研究《坤舆图》时,发现了傅沐生留下的符号是加密坐标,想上报,结果刚联系我们,就被陈明他们绑了。现在案子破了,他也能安心休养了,等他好点,还说想跟你道谢呢。”
王梦瑶点了点头,心里泛起一阵暖意。“陈明是怎么发现他的?”
“昨天抓捕的人交代他们绑架他是因为以为他知道藏宝地,谁知道他也不知道藏宝地。后来知道他也不知道就想杀了他,幸好你提前通知了我们,不然昨天晚上他们就会杀了他。”
“我也是碰巧听到,不然他还真是被害了。”
这时,她的神识里传来小愿的声音:【主人,原主看着陈明被抓、《坤舆图》被保护好,终于放心了,说要谢谢你帮她守住了修复师的初心。】
王梦瑶没说话,只是望着远处的警车,他们正往市区方向开。她知道,这样调换倒卖真迹的事情肯定不少,但她没有遇到就无法管了,只要让她发现必定会出手阻止。
李警官问她要不要一块回去?她当然同意了,人生第一次坐警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两天后,博物馆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修复室里,王梦瑶戴着无粉手套,正用竹镊子夹着一点无酸浆糊,小心翼翼补着《坤舆图》边缘的细微破损,那是罪犯被抓时不小心掉地上蹭到的,虽不明显,却也得补得严丝合缝。
她低头看着修复台上的《坤舆图》,纸页上的地理标注清晰可见,那些曾经藏着秘密的暗红印记,此刻也成了这本古籍的一部分。它见证过阴谋,却也被守护着,最终能在博物馆里,向世人展示它真正的历史价值了。
这大概,就是原主最想看到的结局。
警方顺藤摸瓜抓到了幕后很多人,可惜他们的大老板在海外无法抓到。
一周后,李警官约她去博物馆旁边上次的那家咖啡屋见面。
王梦瑶这次没再找角落里的桌子,径直选了张靠窗的位置。 街景透过玻璃映进来,来往的汽车行驶时发出的声音和行人的轻声交谈飘进店里,倒比上次多了几分烟火气。
她刚翻完菜单,就看见李警官推门进来,深蓝色的警服外套搭在臂弯里,额角还带着点赶路的薄汗。
“李警官,坐。” 王梦瑶抬手招呼他,把菜单递过去,“想喝什么?这家的咖啡都挺地道,还不贵。”
李警官摆了摆手,拉开椅子坐下:“我不懂这些,你看着点就行,别太复杂。”
王梦瑶笑着收回菜单,朝服务员示意:“麻烦来一杯热美式,再要一杯焦糖玛奇朵,玛奇朵少糖,来两份你们这里的经典提拉米苏,谢谢!”等服务员走后,她才解释:“美式是纯黑咖啡,没额外加奶糖,喝着也不腻。玛奇朵带点焦糖味,我觉得你可能会喜欢。”
李警官点点头,见邻桌没有客人,才放低声音:“跟你说个事, 我们已经锁定‘老鬼’的海外资金链了,但是他在境外有保护伞,引渡程序卡了壳,暂时还没法把人抓回来。”
王梦瑶眼底掠过一丝遗憾,但很快舒展开:“能端掉国内的走私网络,保住《坤舆图》,已经是天大的进展了。至于‘老鬼’,只要警方盯着他的资金链和人脉,总有露出马脚的那天。实在不行就自己出手得了,免得引渡麻烦。”
李警官点点头,又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个信封,里面装的好似钱的样子:“对了,局里还说要给你发个‘文物保护先进个人’的奖状,让我跟你透个气,下周会有人上门送……”
话还没说完,就被王梦瑶笑着打断:“李警官,奖状就不用了。我就是做了该做的事,再说我一个修复师,还是安安静静待在修复室里更自在。” 她语气诚恳,李警官也知道她性子低调,便不再坚持,笑着把东西收了回去:“行,我回头跟局里说一声,不勉强你。”
两人又聊了些傅思涵的近况,说他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最近正忙着整理他爷爷留下的收藏档案,还想等王梦瑶有空,约着一起再研究研究《坤舆图》上的历史标注。正说着,服务员端着托盘走了过来,两杯咖啡冒着淡淡的热气:“您点的热美式和焦糖玛奇朵好了,还有提拉米苏,请慢用。”
瓷杯落在桌上轻响一声,热美式的焦苦香气混着玛奇朵顶端焦糖酱的甜意漫开来,冲淡了刚才聊起 “老鬼” 时的沉郁,连窗外掠过的风,都像是沾了点咖啡的暖香。
隔天上午,王梦瑶刚到修复室,就看见办公桌上放着个熟悉的文件夹,是原主生前整理的《坤舆图》修复笔记,封皮上还贴着她手绘的纸纹比对图。翻开第一页,夹着张便签,是李警官的字迹:“傅思涵已出院,托我把这个还给你,说这里的每一条记录,都帮他确认了当年他爷爷傅沐生留下的线索。”
王梦瑶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写着: 朱砂符号为民国时期添加,非原册内容的批注。忽然想起原主的诉求,不仅要护文物,更要让《坤舆图》的历史价值公之于众。她起身走到恒温恒湿柜前,打开柜门,纸页上乾隆年间的地理标注清晰可见:南海诸岛的轮廓用淡墨勾勒,长江流域的驿道用朱红细线标注,连当时的 “番邦属地” 名称都沿用了清代官方称谓。
王梦瑶后来再把《坤舆图》从恒温恒湿柜里取出来时,特意将它平摊在修复台上。《坤舆图》它并非单张的卷轴,而是一本线装的 “舆图册”。封面是清代常见的深蓝色绫锦,边角用浆糊加固过,还留着原主之前补缀的细棉线。
内页是对折的桑皮纸,每一页都绘着不同区域的舆图,展开后能拼接成一整幅完整的清代疆域图,合起来时则是一本掌心宽、半臂长的线装册,既方便当年的文人携带。
“该让它真正‘说话’了。” 王梦瑶拿出笔记本电脑,开始整理《坤舆图》的修复报告。从纸本材质:清代竹纸,纤维细密、绘制技法:狼毫笔勾勒,矿物颜料着色。到傅沐生添加的符号解读:实为民国时期的私人藏宝标记,与古籍本身历史价值无关,每一项都标注得详尽清晰。她还特意附上原主留下的纸纹比对照片,证明这本是未经篡改的真本。
下午,博物馆馆长亲自来到修复室,手里拿着一份展览策划案:“小王,经过这次的事,我们决定把《坤舆图》放进‘清代舆图特展’,你整理的修复报告,能不能作为展品说明的一部分?让观众不仅看到文物,还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包括你们守护它的过程。”
王梦瑶点头应下时,手机突然响了,是个陌生号码,接通后传来个略显沙哑的男声:“王小姐,我是傅思涵。”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感激,“谢谢你保住了我爷爷当年捐献的古籍,也谢谢提供了线索让警察解救了我。我整理了爷爷留下的收藏日志,里面提到傅沐生的藏宝其实是一批抗战时期的爱国人士捐赠的文物,当年为了避战才藏起来,后来爷爷怕这批文物落入坏人手里,才故意在《坤舆图》上留了假线索,没想到反而被走私团伙盯上……”
王梦瑶心里一震,原来傅沐生的 “藏宝” 并非私产,而是抗战时期的珍贵文物,原主和傅思涵一直追查的,竟是一段被遗忘的爱国往事。挂了电话,她打开微信点击傅思涵发来的日志照片,泛黄的纸页上写着 “丙戌年秋,藏物非为私享,待国泰民安,当献于国家”,字迹虽淡,却力透纸背。
“原来这才是符号的真正意义。” 王梦瑶把日志照片添加到修复报告里,忽然觉得,这场跨越近百年的守护,从傅沐生埋下线索,到原主察觉阴谋,再到自己接手任务,从来都不是偶然,是一代代人对文物的敬畏,对家国的牵挂,才让《坤舆图》最终免于流落海外。
“傅先生,我想问两个问题,第一,你爷爷当初捐献《坤舆图》怎么不把文物一起捐献了?第二个问题,那些人是怎么知道这是藏宝图的?”
傅思涵沉默了十秒后回答:“王小姐,我想你应该听说过我爷爷当年的情况吧?那个特殊的年代,那么一大批文物如果捐献出来会出现什么情况?我想我爷爷也是有考量才没有把文物捐出来。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他在牛棚去世都没有来得及告诉家人藏宝地,就是怕有心之人窃取。他恐怕没有想到都现在了,还有人铤而走险想方设法得到它。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知道这批宝藏的,只能等警察来调查了。或许有当年经手过这批宝藏的人的后人参与吧,毕竟那个动荡的战争年代,要埋藏那么一批宝藏没有一点消息传出来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