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放榜,甘月高中亚元(第二名),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京城,着实惊掉了一地下巴。谁能想到那个有名的纨绔子弟甘月,竟有如此才华?甘宰相在朝堂上腰板挺得笔直,往日那些明嘲暗讽的声音也销声匿迹了。
但这还没完。按照规矩,科考名列前茅的学子,还需参加由女皇陛下亲自主持的殿试,最终确定名次,点出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当日,宫门巍峨,气氛庄严肃穆。甘月和一众中式学子身着特制的学子服,垂首恭立在金銮殿外,等待传召。说不紧张是假的,甘月手心都有些冒汗,毕竟这是要面见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宣,新科进士觐见——”
内侍尖细的唱喏声传来,众人鱼贯而入,依序站定,山呼万岁,头都不敢抬。
甘月偷偷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只见御座之上,女皇陛下身着龙袍,虽已中年,但威仪天成,目光锐利如鹰,缓缓扫过殿下众人。
殿试开始,女皇并未问什么刁钻古怪的经义难题,反而就几件当下的国策民生大事,询问学子们的见解。这考验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是见识、格局和临场应变能力。
前面几位学子回答得中规中矩,引经据典,但略显刻板。轮到甘月时,她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有2333这个资料库在脑中,加上之前和沈清弦讨论时政积累的见识,她并未一味掉书袋,而是结合现实,条理清晰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言语间甚至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可行的建议。她语气不卑不亢,姿态从容,倒是让女皇多看了她几眼。
问答完毕,女皇沉吟片刻,目光再次扫过众人,最终定格在甘月身上,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有力:“甘相之女甘月,见识不凡,对答如流,胸有沟壑。朕观汝颇有乃母之风,更添几分锐气。今科状元,便点你了。”
金銮殿内一片寂静,随即便是各种复杂的目光落在甘月身上。甘月自己也愣了一下,赶紧出列,跪地谢恩:“臣女甘月,谢陛下隆恩!定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
她心里却在疯狂呼叫2333:“我的天!状元?!这就成状元了?!女皇陛下眼光真毒啊!哈哈!”
2333:“……月月,低调,谢恩!”
于是,甘月便成了本朝罕见的、以“纨绔”出身逆袭的状元郎!消息传出,宰相府门庭若市,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甘月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挂彩游街时,京城百姓争相围观,都想看看这“浪子回头”的状元郎是何模样。甘月倒是适应良好,笑容满面,时不时还朝着人群挥挥手,惹得不少年轻公子面红耳赤。
风光是风光,但甘月可没忘记正事。沈清弦的心结,始终是他母亲——前太傅沈大人的冤案。如今她金榜题名,有了功名和官职(虽然刚开始只是翰林院修撰,但地位清贵,接触机密文书的机会多),终于可以着手调查此事了。
她首先利用职务之便,调阅了当年沈太傅一案的卷宗副本。卷宗上写得冠冕堂皇,无非是些“结党营私”、“诽谤朝政”的罪名,证据看起来也像是那么回事。但甘月有2333这个超级分析器在。
“2333,扫描这些卷宗,找出逻辑漏洞和可疑之处。”
“收到,月月。正在分析……发现疑点一:关键证人的证词前后有细微矛盾……疑点二:所谓的‘密信’笔迹分析,存在模仿痕迹的概率高达87%……疑点三:当年主审此案的几位官员,后来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擢升,关联性分析显示异常……”
有了2333提供的方向,甘月的调查就有了重点。她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是暗中进行。她利用新科状元结交同僚的机会,看似无意地提起一些陈年旧事,观察众人的反应;她让2333监控某些可能与当年事件有关的官员的动向;她还通过母亲甘宰相的一些老关系,旁敲侧击地打听当年的情况。
沈清弦知道甘月在为他奔波。他看着甘月明明刚入官场,本该小心翼翼经营,却为了他的事劳心劳力,心中感动又复杂。他几次想让她不必如此涉险,但看到甘月那双充满斗志和坚定的眼睛,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她是真的想帮他,也是真的有这个能力。
一天晚上,甘月神秘兮兮地来到沈清弦的书房,关好门,压低声音说:“沈公子,有眉目了!我查到当年指证沈伯母的一个关键证人,后来改名换姓,在邻县做了个富家翁!我们可以从他那里入手!”
沈清弦闻言,眸中猛地迸发出锐利的光芒。他等了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曙光!而带来这曙光的,正是眼前这个笑容明媚、看似不着调,却一次次给他带来惊喜和温暖的女子。
他伸手,轻轻握住了甘月的手,声音低沉而郑重:“月儿……多谢。”
这一声“月儿”,和手心传来的温度,让甘月的心跳瞬间漏了好几拍。她知道,她不仅走进了他的心里,更成为了他复仇路上最重要的同行者。前路或许仍有艰难,但两人携手,便无所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