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子里里有陈知意坐镇,自然是万无一失的,我告了假回村,因为秋收就要开始了。
这次我不是空着手回去的,还定制了一个稻桶带回去。稻桶已经前几日找师傅做好了的,陈知意还安排了一个懂行的伙计驾着牛车给我送回去。
我问过哥哥才知道,往年秋收的时候,爹娘他们都是把田里的水放干。割下的稻谷连同稻秆一起放在地上,割完一块田再一起用草绳捆好拉回家里。
现在家里脱谷用的还是老式的连枷,村里大多数人家也是用的这个。连枷厚重,甩起来要用不小的力气,脱谷的速度也不快。而且割稻的时候得弯着腰,弯腰忙碌了一整天,晚上还要用力甩起连来脱谷,实在是太累了些。
之前听店里的伙计说,他们那边用的是稻桶,可以在田里直接脱谷,稻秆可以铺在田里晒干,谷子和稻秆分开运回家,也方便许多。
最重要的是,若是遇到突然的恶劣天气,也可以第一时间把稻桶盖起来,这样谷子至少不会有什么损失。
我觉得这个很好,就买了一个打算带回去。
回到村里,伙计赶着牛车拉着稻桶往家走,一路上不少村民投来好奇的目光。
到家后,爹娘看到稻桶也是满脸疑惑。我赶忙让伙计给他们解释这稻桶的用法和好处,爹娘听了半信半疑,但眼里还是透露出一丝期待。
秋收开始了,我带着爹娘用起了稻桶。一开始爹娘操作还不太熟练,我在一旁耐心指导。
很快,他们就掌握了技巧,脱谷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看着一桶桶金黄的谷子,爹娘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村里其他人家看到我们用稻桶这么方便,纷纷跑来打听。我也不藏着掖着,把稻桶的好处和使用方法都告诉了大家。
有了稻桶,我家今年是村里第一个完成秋收的。别人还在割稻子,我家已经坐在院子里晒稻谷了,再将田里的稻草收拢回来就可以了。
有了实例证明稻桶确实好用,不少人也有过来借用的,我们并不吝啬,只是稻桶只有一个,要先来后到。
秋收结束后,不少人家也托我帮忙去城里定制稻桶,好供来年使用。我便把做稻桶的师傅和店铺告知他们,给予一些方便。
秋收没有花费很多的时间,但秋收之后稻田便空了出来,爷爷打算拿一块田出来种上油菜,这样来年才能有油可吃。
家里的地也要利用起来,种上小麦。剩下的田都要先翻一翻,把稻秆的根部挖起来翻好,等来年春天到来的时候就已经发酵好了,变成新一年的肥料。
爹爹把榨油剩下的油饼碾碎,洒进了田里沤肥。
今天的收成还算不错,交了租子和税赋之后还剩下一些。爷爷盘算着把它们卖出去攒些钱做一个犁把,来年耕田的时候,这个是必需品。
秋收已过,再繁忙的农民也过上了几天悠闲的日子。爷爷盘算着家里缺的物件,爹娘跟着大伙儿一起进山去捡柴。
秋末的时候,山上的树木进入了枯叶期,大家便挑起竹篮去山里捡柴火。干枯的松针易燃,树干也耐晒,还可以做成木炭,冬天的时候用来烤火。
我也跟着爹娘去过一次,早上准备好干粮和水,天一亮就出发了。
到了山里,山林间满是枯黄的落叶,一脚踩上去沙沙作响。爹娘熟练地在林间穿梭,将地上的干柴和松针往竹篮里捡。我也不甘落后,努力地寻找着可用的柴火。
正忙碌着,突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我心里一紧,警惕地朝着声音来源走去。
拨开一丛灌木,竟发现一只受伤的兔子被困在了陷阱里。它的腿上鲜血直流,眼神里满是惊恐。我动了恻隐之心,忙招呼爹娘过来帮忙。
爹娘也觉得这小兔子怪可怜的,我们合力解开陷阱,简单地帮它处理了伤口。小兔子似乎懂得我们的善意,用湿漉漉的眼睛看着我们。
对农民来说,猎物不易得。更何况养兔子我是有经验的,养大了应该也能卖上不少钱。
所以我们把小兔子装在背篓里面,带回了家。
之后,我们又继续捡柴,直到竹篮都装得满满当当,才迎着夕阳踏上回家的路。
一路上,大家都在谈论着那只小兔子,希望它能快点好起来。回到家,把柴火堆放好,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心里却格外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