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偶遇后的几天里,叶宸一直在思考陈渊这个神秘人物。那人明显知道很多事情,但又谨慎地不直接透露信息,仿佛在遵守某种不干预的准则。最令叶宸在意的是陈渊最后那句话——“命运之线正在交织,你我都被卷入了一个更大的故事中。”
周六清晨,叶宸收到一个匿名包裹,里面没有寄件人信息,只有一本看起来相当古老的书和一张简单的字条。字条上只有一句话:“知识需要自己发现才真正有价值。——c”
“c”显然是陈渊的缩写。叶宸拿起那本书,皮质封面已经磨损,书名《心象与实相:意识对能量的塑造作用》依稀可辨。书页泛黄脆弱,显然有些年头了。
叶宸小心翼翼地翻开书,发现里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笔记和标注,有些是印刷文字,有些是手写添加的,墨迹颜色深浅不一,显然经过多人之手。
最初几章讨论的是基础的能量理论,与叶宸已经从父亲笔记中学到的内容大同小异。但越往后读,内容越发深入和奇特。书中提出一个革命性观点:混沌能量并非纯粹的外部力量,而是与意识本身有着深刻的联系,能够被思维、情绪和意图直接塑造。
“能量无形,意识赋予其形;能量无向,意识指引其向...”叶宸轻声读着一段特别标注的文字,“最高明的控制非强力的驾驭,而是和谐的共鸣。”
这段话让他想起在静心堂的训练经历。当他不再试图强行控制能量,而是以平静的心态引导时,确实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继续翻阅,叶宸发现了一章专门讨论“能量失控的心理因素”。书中指出,大多数失控并非能量本身的问题,而是执塔人内心状态的反映——恐惧会导致能量变得狂暴,愤怒会引向毁灭性,而不确定性会造成能量流动的紊乱。
“知己方能驭能。”页边一条手写注释如此写道,“每一次失控都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执塔人内心未被察觉的阴影。”
叶宸沉思着这些话。他回想起自己那次差点摧毁宿舍的能量失控,当时确实是出于过度自信和急于求成的心态。能量只是响应了他内心的状态。
书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关于“心象训练”的章节。这种方法不是直接操控能量,而是在意识中构建能量的理想形态和流动方式,让能量自然响应这种心理蓝图。
“心象为蓝本,实相随其后。”书中强调,“清晰的内心影像比强力的意志更能引导能量。”
叶宸决定尝试这种方法。他坐在宿舍地板上,闭上眼睛,不是直接引导能量,而是在脑海中构建一个清晰的影像:一丝温和的混沌能量从源核流出,平稳地流向指尖,形成一个完美球体,稳定旋转。
令他惊讶的是,当他随后实际引导能量时,过程异常顺畅,几乎毫不费力就在指尖形成了想象中的能量球,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稳定和精确。
“竟然这么有效...”叶宸难以置信地看着指尖的能量球,它正如心中构想的那样平稳旋转。
随后的几个小时里,他尝试了各种复杂的形象构建——能量屏障、能量刃、甚至简单的能量动物形态。每次都是先在脑海中形成清晰影像,再实际操作。结果令人震惊:成功率大幅提高,能量消耗减少,控制精度显着提升。
傍晚时分,叶宸注意到书中有几页被特别标记,内容是关于“能量共鸣与特殊体质”。这部分讨论了一些人天生具有与混沌能量特殊共鸣的能力,能够稳定或增强执塔人的控制力。
页边有一条新鲜的笔记,墨迹似乎才干不久:“银镯非装饰,乃平衡之钥。共鸣非巧合,乃血脉之缘。”
叶宸的心跳加速。这明显指的是林薇和她的银镯。陈渊不仅知道林薇的能力,还知道她的银镯的特殊性!
他继续阅读,发现了一段关于“能量印记”的讨论。书中说,长期接触混沌能量的人会在能量层面留下独特印记,就像指纹一样可识别。高明的感知者能通过这些印记识别不同执塔人和能量源。
这解释了为什么陈渊能感知到他的特殊性能量特征,以及为什么归一会的人能追踪到那个研究林教授理论的女生。
周日,叶宸带着书来到静心堂,想在那里进行更深入的训练。凌霜正好在场,检查他的进展。
“你的控制精度提升了很多。”凌霜看着监测数据,惊讶地说,“发生了什么?找到了新的训练方法?”
叶宸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展示那本书:“有人给了我这个。”
凌霜接过书,翻了几页,表情变得严肃:“《心象与实相》...这本书被认为已经失传多年。给你书的人是谁?”
叶宸描述了陈渊的情况,包括图书馆的偶遇和匿名包裹。
凌霜沉思片刻:“陈渊...我听说过这个名字。来自一个古老的‘观星者’家族,中立但知识渊博。如果他主动接触你,说明事情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复杂。”
她继续翻阅书籍,特别关注那些手写注释:“这些笔记...有些是你父亲的笔迹。”
叶宸震惊:“你确定?”
凌霜点头:“我见过你父亲的许多笔记,认得他的笔迹。看这里——”她指着一处页边注释,“‘心象需净心,杂念生浊流’,这完全是你父亲的风格。”
她继续翻页,又指出几处:“这些也是。看来你父亲曾经研究过这本书,甚至可能认识陈渊的家族成员。”
这个发现让叶宸对这本书更加重视。如果父亲曾经研究过它,那么书中的理念很可能确实有价值。
接下来的几天,叶宸沉浸在书中的理念和训练方法中。他不仅练习能量控制,更注重内心的平静和意识的清晰。结果令人惊喜:不仅能量控制更加得心应手,那些噩梦也减少了,睡眠质量明显提高。
周三下午,当叶宸在静心堂练习时,突然有了一个突破性的体验。
他正在尝试一个复杂的心象构建:在意识中模拟整个能量循环系统,从源核出发流经全身再返回。这个过程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和意识清晰度。
就在心象即将完成的瞬间,他忽然感觉到一种奇特的状态——意识似乎与能量完全同步,不分彼此。在这种状态下,他不需要“引导”能量,因为每一个念头都自然成为能量的指令。
在这种状态中,他尝试了一个之前一直失败的技巧:能量微塑形——创造极其精细的能量结构。令他惊讶的是,第一次尝试就成功了,他手中出现了一个由纯净能量构成的复杂几何体,每个面都光滑如镜,结构稳定而精美。
“意识与能量的共鸣状态。”凌霜不知何时出现在旁边,声音中带着难得的激动,“许多执塔人追求数年都无法达到这种状态。你父亲称它为‘心流状态’。”
叶宸小心地维持着能量几何体:“这种感觉很奇妙,就像不需要思考,能量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那是因为在这种状态下,你的意识与能量没有隔阂。”凌霜解释道,“大多数执塔人需要经过多年训练才能偶尔进入这种状态,而你似乎找到了捷径。”
叶宸解散能量几何体,感受着那种奇妙状态的余韵:“是那本书的方法帮助了我。心象训练让我的意识更加清晰和专注。”
凌霜若有所思:“看来陈渊给你的不止是一本书,更是一把钥匙。”
当晚,叶宸在书中发现了一个隐藏的章节。通过某种特定的能量感应方式——将微量能量注入书页特定图案——原本看似普通的内容发生了变化,显现出隐藏的文字和图表。
这一章题为“能量本质与虚寂之惑”,讨论了混沌能量与虚寂浊流的关系。其中最惊人的观点是:混沌本源与混沌浊流并非完全不同的两种能量,而是同一能量的不同状态,就像水的液态和固态。
“浊流非外侵之物,乃内变之果。”隐藏章节中写道,“能量响应意识,恐惧与负面情绪会将纯净能量转化为浊流。真正的控制不在于对抗浊流,而在于维持内心的平衡与清明。”
这个观点颠覆了叶宸之前的理解。他一直以为混沌浊流是外来的污染,需要被对抗和清除。但按照这个理论,浊流其实是能量对执塔人内心状态的反映!
页边有一条特别的手写注释,墨迹新鲜:“塔非枷锁,乃明镜。虚寂非外敌,乃内心之影。——c”
这句话如醍醐灌顶,让叶宸许多困惑顿时明朗。镇妖塔封印的或许不只是外部的虚寂之主,更是人类内心的黑暗面。而真正的战斗不仅在外界,更在每个人的内心。
周四晚上,叶宸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梦。不再是噩梦,而是一个清晰的训练场景:他站在一个空旷的大厅中,对面是年轻时的父亲。
“能量如镜,映照内心。”梦中的父亲说,“恐惧则能量狂暴,平静则能量温和,清明则能量精确。要控制能量,先掌控自心。”
梦醒后,这些话深深印在叶宸脑海中。他意识到,自己一直在错误的地方寻找控制方法——不是在技巧和力量中,而是在自己内心。
周五,叶宸尝试了一种全新的训练方式。不再专注于能量操作本身,而是先通过冥想达到内心平静和意识清明,再让能量自然流动。
结果令人震惊。在这种状态下,他能够完成之前难以想象的精细操作:同时维持多个能量结构,精确控制每个结构的属性和行为,甚至让能量呈现出半固体的特性。
训练结束后,凌霜查看数据时难以置信:“这些读数...已经达到了中级执塔人的水平。你是怎么在这么短时间内取得这么大进步的?”
叶宸思考了一下回答:“我明白了控制的关键不在能量,而在自己。能量只是反映了我的内心状态。”
凌霜若有所思地点头:“你父亲曾经说过类似的话。他说最强的执塔人不是能驾驭最强大能量的人,而是能最好地驾驭自己的人。”
那天晚上,叶宸再次翻开《心象与实相》,发现书末页有一行之前没注意到的小字:“知易行难,持之以恒。路漫修远,上下求索。——致新的执塔人”
这显然是陈渊留给他的信息。叶宸微微一笑,感激这份隐晦但珍贵的指导。
他走到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星辰,感受着体内平稳流动的能量。前路依然漫长,挑战依然艰巨,但他已经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最重要的不是学会控制能量,而是学会理解自己。因为真正的力量之源,不在外而在内;真正的控制之道,非技而是心。
而这一切,只是开始。
(第49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