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
沧州城。
东门大街上,人头攒动。
辽西军乡兵横山营的指挥使巴图鲁领着大队将士正在街头忙碌着。
横山营的军士们三五成群正在那些坍塌焦黑的废墟中,清理着破碎的瓦砾。
一根根烧得仅剩下半截的房梁也都被抬了出来。
沧州城一战,靠近东门的不少民宅商铺都遭遇了战火的焚毁。
许多房屋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仅余残垣断壁。
辽西军攻入沧州城站稳脚跟后,旋即投入到了沧州城的善后行动中。
为了避免发生疫病,那些尸体很快就被清理出去掩埋,大街也都被冲洗得干干净净。
如今辽西军的各营各自划分了区域,迅速修缮百姓损毁的房屋。
辽西军的将士在街头巷尾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有不少躲避在屋内的百姓透过门窗的缝隙在观望。
一连数日。
辽西军都没有趁乱劫掠百姓的事情发生。
如今,他们反而是在修缮街道,清理废墟。
这让躲避在城内的百姓都觉得新奇。
以前无论是沧州军亦或者青州军、禁卫军。
他们进城后,无一例外都是四处寻欢作乐,甚至趁机闯门入户劫掠百姓。
沧州城内这些没有来得及逃走的百姓,对于军队已经怕到了骨子里。
特别是辽西军中的胡人,在百姓眼中,就是残暴的胡虏!
搞不好真会血洗全城。
可辽西军非但没有屠城,反而是在做好事。
这让许多躲在家中的百姓,对辽西军的举动摸不着头脑。
看到辽西军不似传说中的那般凶狠残暴,也没屠城。
这让躲避在家里的百姓心里稍安。
可大多数人仍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敢躲在暗处,偷偷窥视辽西军的一举一动。
“辽西军的军爷将咱们那家铺子的大门换了新的。”
在一家大宅的阁楼上,站着一名中年人。
他当时没有逃出去,被堵在沧州城了。
沧州城的战事持续不断,他就一直心惊胆战地躲在城内。
好在老天爷保佑,他躲过一劫。
除了几间商铺被乱兵劫掠一空外,他自己倒是没有受到什么伤害。
如今辽西军入城,局势渐趋平稳。
可他仍不敢出门,每日站在阁楼上,紧盯着外头的动静。
站在阁楼上,刚好可以看到街对面的一间商铺。
这就是他的产业。
原本是绸缎庄,可幽州军过路的时候就将其砸开,将其洗劫一空了。
他顺着奴仆手指的方向望去。
他们那被乱兵砸坏的商铺大门,如今却被辽西军换成了新的。
这让他对辽西军少了几分惧怕,多了几分好感。
这中年在思索了一阵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这曹大帅在城内大做好事,估计是想收买人心呢。”
“估计他们是想占据沧州城不走了。”
他沉吟片刻,转头吩咐仆人:“人家帮咱们修好了商铺的大门。”
“咱们也不能失了礼数。”
意识到辽西军短时间内可能不会离开沧州城后,
这中年觉得,总这么躲着不是办法,得与辽西军接触。
“你拿十两银子,再送一些茶水给那些辽西军,以感谢他们帮我们修缮商铺大门。”
这仆人听到老爷要派遣他去和辽西军接触,他的心里有些害怕。
“你不用害怕。”
“我观察了辽西军这几天,他们军纪严明,秋毫无犯。”
“他们不会胡乱杀人抓人。”
“他们要是为难你,你就说是我派你去的。”
“我到时候出面去和他们交涉。”
中年人都这么说了,那奴仆也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
他去账房支取了十两银子后,又带了茶碗茶壶,小心翼翼地出了门。
大街上有不少的辽西军在修缮损毁的房屋,在清理废墟。
看到这名出现在大街上的奴仆,他们都很意外。
那些胡人短暂的错愕之后,纷纷向他点头致意。
这奴仆也点头哈腰,满脸堆笑地回应,不敢触怒对方。
可他的心里却紧张到了极点。
他走到了商铺旁边一队辽西军跟前。
“军,军爷。”
奴仆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心提到了嗓子眼儿。
一位辽西军的副百户当即转身,看了一眼这奴仆。
这副百户看到是一名普通百姓。
他当即和蔼可亲地问:“这位兄弟,有事儿?”
见对方和颜悦色,这奴仆心里也松了口气。
“军爷。”
“你们帮我家修好了商铺的大门。”
“我家老爷特让我奉上一些孝敬和茶水,以聊表谢意。”
“还请军爷笑纳。”
奴仆说着,将封好的银子和茶壶茶碗递了过去。
副百户指了指旁边的商铺大门。
“这是你们家的。”
“回军爷的话,是我家老爷的。”
副百户当即明白了这奴仆的来意。
“我家节帅说了,修缮损毁的房屋商品,那是我们辽西军的职责所在。”
“这孝敬和感谢就不必了。”
副百户没有收那银子和茶水。
这奴仆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回去吧!”
“告诉你家老爷。”
“我们辽西军是百姓的军队,我们有自己的军规!”
“我们不敢触犯军法!”
“我们不会收取百姓的银钱等孝敬的。”
“你家老爷要是真的想感谢我们,我们希望他尽早开门做生意。”
这副百户对奴仆说:“现在城内各处商铺关门歇业,我们想买东西都没地儿买。”
这奴仆还想继续劝副百户收下。
可副百户态度坚决,这奴仆也只好悻悻地沿着原路返回。
他回到了宅子后,将情况禀报给了中年。
“他们不收?”
“对。”
“他们说辽西军是百姓的军队,有自己的军规。”
“他们是不会收取孝敬的。”
“他们只是希望我们能早日开门做生意。”
中年听了奴仆的话后,也颇感意外。
这辽西军的确是与众不同。
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是头一回遇到这样的军队。
不知道是装模作样,还是真的就是如此军纪严明。
中年在沉思了一番后,决定听辽西军的话,开门营业。
“吩咐下去!”
“明日我们的店铺,开门营业!”
“是。”
奴仆当即答应了下来。
翌日。
这中年亲自带着几名奴仆下人,打开商铺开门营业。
他们的货物早已被劫掠一空。
只有府上临时拿了一些零星的货物摆放在柜台上。
可他们的开门营业,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数名辽西军士踏入店中,购走了几匹粗布。
辽西军公平买卖,让中年感慨万千。
虽然一天就卖了几匹粗布。
可路过的辽西军无数,却没有人上门滋扰勒索钱财。
这让许多躲避在家里的百姓也都心里松了一口气。
翌日。
零零星星地就有不少的百姓走出大门,到了街头。
他们并无他事。
只是蹑手蹑脚地四处张望,暗中观察辽西军的动向。
他们随时做好了躲回家里的打算。
他们很快就发现。
辽西军除了对他们登记造册,确定他们的身份,发给了一张凭证外,然后就没管他们了。
看到那些出门的人没有被辽西军为难。
越来越多的百姓也就打消了对辽西军的害怕情绪,逐渐走出了家门。
仅仅数日的时间,沧州城内又恢复了一些生机。
零零星星地有更多的店铺重新地开门营业。
那些原本想出城避一避的百姓,也决定不走了,留下来观望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