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基地的竹篱笆,乐乐就被门口的喧闹声引了出去。只见两辆印着“幸福社区”字样的面包车停在院外,几个穿着红马甲的社区工作人员正抬着一面烫金锦旗往里走,为首的王主任一看见她,就笑着迎上来:“乐乐姑娘,可算见到你了!这面‘田园送暖,菜解民忧’的锦旗,是我们社区居民凑钱做的,特意来谢谢你!”
乐乐连忙上前接过锦旗,触感厚重的红色绸缎上,金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亮眼。她正想开口道谢,王主任却从公文包里掏出一份装订整齐的方案,递到她手里:“除了感谢,我们这次来还有个正式邀约。社区里有块闲置的屋顶,居民们都想跟着你学种‘空中菜园’,既环保又能吃到新鲜菜,你看能不能帮忙规划指导?”
老陈凑过来看了眼方案,悄悄拉了拉乐乐的衣角:“屋顶种菜涉及承重和防水,咱们之前没做过,得好好合计合计。”乐乐却已经翻开方案,指尖落在“居民参与清单”那一页——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居民的名字,还有老人和孩子标注的“想种小番茄”“要种生菜”的心愿,她抬头看向王主任,眼里满是笑意:“这个事我接了!不过得先去现场看看屋顶的情况,再制定具体的种植计划。”
当天下午,乐乐就跟着王主任去了幸福社区。站在居民楼的屋顶上,她踩着防滑垫仔细查看:屋顶面积不小,中间有片空旷区域适合搭种植箱,边缘的护栏高度足够,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排水口的位置。“这里得先做一层防水加固,”她蹲下身,指着地面对王主任说,“种植箱用轻便的塑料材质,底层铺陶粒排水,这样既不影响屋顶承重,又能保证菜苗不烂根。”
围观的居民里,一位头发花白的张阿姨凑上来,手里攥着个旧花盆:“乐乐姑娘,我在家种的绿萝总养死,这屋顶种菜会不会很难啊?”乐乐接过花盆,笑着摇头:“阿姨,咱们先从好养活的生菜、油麦菜种起,我会把种植步骤写成小册子,每周还来两次指导,保证大家都能种出菜来。”人群里立刻响起掌声,几个孩子围着她叽叽喳喳:“姐姐,我要种草莓!”“我想种小黄瓜!”
回到基地时,夕阳已经染红了半边天。乐乐刚把屋顶菜园的初步规划画在纸上,手机就响了——是李大叔打来的,声音里满是喜悦:“乐乐姑娘,你快看看我发的视频!菜苗长得可好了,有的都冒新叶了!”她点开视频,屏幕里的保温棚下,翠绿的菜苗舒展着叶片,李大叔的孙子正蹲在旁边,小心翼翼地给菜苗浇水。
乐乐正笑着回复李大叔,老陈拿着一摞订单走进来:“城里几家超市也想订咱们的‘救命菜’,还说要跟咱们签长期供货合同。不过现在基地的菜量可能不够,要不要考虑扩大种植面积?”她看着桌上的订单,又想起屋顶菜园里居民们期待的眼神,忽然有了个主意:“咱们可以和周边村子合作,教他们种反季节蔬菜,这样既能满足供货需求,又能让更多村民有收入。”
老陈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之前张村长就提过,说其他村也想跟着种‘救命菜’,就是缺技术指导。”乐乐拿起笔,在规划图上添了“技术培训”几个字:“明天我就去找张村长商量,先从附近的柳树村开始,把咱们的种植经验传下去。”
夜色渐深,基地的值班室还亮着灯。乐乐把锦旗挂在墙上,看着屋顶菜园规划图和蔬菜供货订单,心里满是干劲。她想起昨天张村长说的话——“救命菜救的不只是肚子,还有希望”,现在她忽然明白,这希望不只是让大家有菜吃,更是让更多人找到生活的奔头,让田园里的绿意,顺着都市的屋顶、周边的村落,一直蔓延下去,长出更多温暖和可能。
窗外的月光洒在菜田里,刚冒芽的生菜在夜风里轻轻晃动。乐乐关掉灯,心里已经开始期待明天的到来——无论是屋顶菜园的防水施工,还是和张村长的合作商谈,每一件事都带着新的希望,而她知道,只要一步步走下去,“我种的菜能救命”这句话,会变成更多人生活里的真实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