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的第一场暴雨来得猝不及防,豆大的雨点砸在菜药园的塑料棚上,噼啪作响。乐乐刚做完作业,就听见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是小安拿着雨衣跑过,她立刻抓起雨鞋追出去:“小安姐!是不是枸杞苗出事了?”
两人冲进菜药园时,“共享田”里的枸杞苗已经被雨水打得东倒西歪,刚冒芽的嫩茎泡在积水里,叶片蔫得打卷。“昨天刚浇了水,今天雨又这么大,根要烂了!”小安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株幼苗,指尖沾了满手泥水。乐乐赶紧从木屋翻出小铲子和竹篮,学着小安的样子挖沟排水:“小虎说枸杞怕涝,咱们得赶紧把水排出去!”
正忙着,陈奶奶撑着油纸伞赶来,手里还拎着几块木板:“我在家听见雨声大,就知道你们要忙活!这木板能垫在苗根下,挡挡泥水!”话音刚落,张阿姨、李叔也陆续赶来,有的帮着挖排水沟,有的用塑料布搭建临时雨棚,还有的小心翼翼地把歪倒的枸杞苗扶起来,用小石子固定住茎秆。
“得把积水引到旁边的水沟里!”林爷爷扛着锄头跑过来,在枸杞苗田旁挖出一道浅沟,浑浊的雨水顺着沟缓缓流走。他蹲下来摸了摸土壤,眉头微微皱起:“土太湿了,明天得撒点草木灰,既能杀菌,又能让土快点干。”乐乐赶紧掏出“救命菜笔记”,在枸杞苗那一页写下:“雨天要挖沟排水,雨后撒草木灰。”
暴雨下了整整一个下午,等雨势渐小时,菜药园里的居民们都浑身湿透,裤脚沾满了泥点,但看着枸杞苗重新挺直了腰杆,脸上都露出了笑容。李叔擦了擦脸上的雨水,指着临时搭好的雨棚:“这棚子能挡挡接下来的小雨,我明天再找些竹竿加固一下!”
第二天一早,乐乐特意绕去菜药园看枸杞苗,发现林爷爷已经在田边撒好了草木灰,灰白色的粉末撒在土壤上,还带着淡淡的草木香。“过来看看这几株,”林爷爷招手让乐乐过去,指着几株叶片翠绿的幼苗,“这几株根扎得稳,昨天没受影响,再过几天就能长新叶了。”乐乐赶紧拍照,发给小虎报平安:“枸杞苗没事啦!大家帮着排水搭棚,林爷爷还撒了草木灰!”
没过多久,小虎就回复了视频,镜头里他正拿着小铲子在山里挖沟:“我们这边也下了小雨,我照着你们的方法,给野枸杞苗挖了排水沟!”他还特意给乐乐看旁边的野荞麦苗:“你看,长得比你们社区的还高,等夏天就能收荞麦籽了!”
梅雨季节快结束时,社区的枸杞苗已经长到了半尺高,翠绿的叶片间还冒出了小小的花苞。乐乐和孩子们一起,给每株枸杞苗都绑上了细细的竹竿,帮它们支撑枝干。陈奶奶则带来了自家沤的有机肥,小心地埋在苗根旁:“这肥不烧根,能让枸杞多结果!”
这天下午,居委会的王主任带着几位社区志愿者来菜药园,手里拿着新做的木牌:“咱们给枸杞田挂个‘护苗责任牌’,每家居民认养几株,既能照顾苗,还能学种植知识!”居民们都积极报名,赵爷爷认养了三株,还特意在木牌上写下自己的名字:“我每天来浇水,保证让它们好好结果!”
夕阳西下时,乐乐坐在枸杞田旁的小木凳上,翻着“救命菜笔记”——最新一页画着挂满红果的枸杞枝,旁边写着:“等秋天结果,送给小虎和山里的小伙伴,还要做枸杞干给社区的老人!”小安走过来,递给她一颗刚摘的薄荷糖:“等枸杞成熟了,咱们办个‘枸杞丰收节’,再跟小虎交换山里的荞麦粉,好不好?”乐乐用力点头,看着眼前的枸杞苗在晚风里轻轻摇晃,心里满是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