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刚过,菜药园的土壤还带着湿润的潮气,乐乐就抱着装满种子的铁盒蹲在田埂上——盒里有去年晒干的薄荷籽、蒲公英籽,还有小虎特意寄来的野山楂新种,每颗种子都用小纸袋分装,上面贴着她画的小图标。“今天要开‘种籽交换会’,林爷爷说要让大家都带自家的种子来,”乐乐一边整理种子,一边朝社区门口张望,“小虎说阿明会帮他把山里的新种子送过来呢!”
没过多久,居民们就拎着各式各样的容器赶来。陈奶奶端着个旧瓷碗,里面装着饱满的紫苏籽,褐色的籽实泛着油光:“这紫苏煮鱼、治感冒都管用,去年种在阳台结了不少籽,今天分大家些!”张阿姨则提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是圆润的香菜籽:“冬天种在花盆里,包饺子正好,跟你们换点薄荷籽,夏天泡水喝!”
小安在菜药园中间搭了张木桌,把乐乐带来的种子一一摆开,还贴了张手写的“种子用法卡”:“薄荷籽:春播,喜阳,叶片煮水治感冒;蒲公英籽:撒播即可,全株可入药,能止泻。”林爷爷则坐在旁边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放大镜,帮大家辨认种子:“你这是香菜籽,得先把壳搓开再种;这个是紫苏籽,泡温水催芽后长得快!”
正热闹着,快递站的老张骑着三轮车赶来,车斗里放着个鼓鼓的粗布包:“阿明刚送来的,说里面是小虎给的‘山里宝贝’,还有他写的种子说明!”乐乐赶紧跑过去打开布包,里面除了野荞麦籽、刺五加籽,还有一包裹着湿润苔藓的特殊种子——外皮泛红,形状像小豆子。“这是山里的野枸杞籽!”乐乐念着小虎写的纸条,“小虎说枸杞秋天结果,能泡水喝,还能治眼睛干涩!”
居民们一下子围了过来,都想换点野枸杞籽。住在五楼的赵爷爷拄着拐杖,手里拿着自家种的丝瓜籽:“我这丝瓜籽留了好几年,种出来的丝瓜又长又嫩,跟你换点枸杞籽,给我家小孙子种在阳台,让他看着结果!”乐乐爽快地答应,还把小虎写的种植注意事项抄给赵爷爷:“小虎说枸杞喜旱,别浇太多水,冬天也冻不坏!”
交换会过半,木桌上的种子越来越丰富——有居民带来的番茄籽、辣椒籽,还有林爷爷贡献的金银花籽。孩子们则在一旁的空地上玩起了“种子育苗小游戏”,用一次性杯子装土,把换来的种子种进去,还插上写有自己名字的小木牌。朵朵种了颗薄荷籽,小心翼翼地浇着水:“等它长出来,我要送给小虎,让他种在山里!”
临近中午,交换会快结束时,阿明突然打来视频电话,镜头里小虎正蹲在山里的田埂上,手里捧着刚发芽的野荞麦苗:“乐乐!你们的交换会热闹吗?我这边的野荞麦已经发芽了,等夏天长好了,我给你们寄荞麦粉,能做荞麦面!”乐乐举着手机给大家看,居民们纷纷对着镜头打招呼,陈奶奶还说:“小虎啊,等你下次来社区,奶奶给你做紫苏鱼吃!”
挂了电话,乐乐把剩下的种子分装成小份,送给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还附带了一张手绘的种植步骤图。小安则和林爷爷一起,把大家交换剩下的种子种在菜药园的“共享田”里,打算等长出幼苗后,再分给没来得及育苗的居民。
夕阳西下时,居民们拎着装满种子的袋子陆续回家,菜药园的田埂上还留着淡淡的泥土香。乐乐坐在小木桌旁,把今天交换会的情况写在“救命菜笔记”上,还画了个装满种子的小篮子,旁边写着:“今天换了12种种子,小虎的野枸杞籽最受欢迎!”小安走过来,递给她一颗刚从“共享田”里捡来的小石子:“等秋天枸杞结果了,咱们把果子晒干,再跟小虎换山里的新种子,让这‘种籽交换’一直传下去。”
晚风拂过菜药园,刚种下的种子在土壤里悄悄酝酿着生机。乐乐把小石子放进装种子的铁盒里,轻轻盖好盖子——她知道,这些小小的种子,不仅会在春天长出新苗,还会把社区和山里的情谊,一点点种进更多人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