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天大典当日,寅时刚过,天光未亮,京城还笼罩在一片深沉的靛蓝色之中。镇北侯府却已是灯火通明,人影绰绰。萧清璃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外罩象征长公主身份的杏黄斗篷,青丝高束,未戴过多钗环,只以一根素玉簪固定,整个人显得英气逼人,又不失皇家威仪。
她没有留在府中等待消息,而是决定亲赴前沿,做最后的巡视与动员。
第一站,天坛外围,宸王边军潜藏之地。
在谢云止的陪同下,萧清璃悄然抵达京西一处看似普通的庄园。庄园地下,竟隐藏着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宽阔空间。一千五百名玄甲铁骑精锐早已甲胄在身,肃然而立,虽未点燃火把,但那一双双在黑暗中依旧锐利如鹰隼的眼睛,和那股历经沙场淬炼出的凛然杀气,足以让人心惊。
宸王萧景珩迎了上来,低声道:“七妹,都已准备就绪。”
萧清璃目光扫过这些沉默的战士,他们大多面容粗犷,带着边关风沙的痕迹,眼神却坚定无比。她缓步走到队列前方,声音清越,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诸位将士!”她开口,没有多余的寒暄,“尔等乃大晏肱骨,边关长城!今日,却有宵小之辈,欲借祭天大典,行谋逆篡位、祸乱朝纲之举!其行可诛,其心当诛!”
她话语一顿,目光如电,扫视全场:“本王与宸王在此向诸位保证,今日之战,非为私利,乃为护佑社稷,匡扶正统,护卫吾皇与天下黎民!逆贼罪证确凿,我等乃正义之师,雷霆之击!”
她拔出腰间佩剑,剑锋在昏暗的光线下泛起寒芒,直指苍穹:“今日,便以尔等手中利刃,涤荡奸邪,还我大晏朗朗乾坤!功成之日,本王与宸王,必为诸位向陛下请功,重赏三军!”
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清晰的敌我界定和坚定的信念。这些边军悍卒,要的从来不是虚言,而是明确的目标和统帅的决心。
“愿为殿下效死!涤荡奸邪!”低沉而整齐的吼声在地窖中回荡,虽压抑着音量,却蕴含着磅礴的力量。
第二站,天坛内,暗卫潜伏点。
通过隐秘通道,萧清璃与夏竹汇合。数十名精锐暗卫已利用夜色和复杂建筑的掩护,潜藏在祭坛四周、廊柱之后、甚至屋顶暗格之内。
夏竹单膝跪地:“殿下,所有位置均已确认,弩箭淬毒,短刃出鞘,只待号令!”
萧清璃扶起她,目光一一掠过这些跟随她出生入死的面孔,他们大多沉默,眼神却如同最忠诚的猎犬。
“今日,尔等便是父皇与百官身前的最后一道屏障。”她声音不高,却带着千斤重担,“逆贼凶悍,或有亡命之徒,务必警惕。记住,你们的任务,是守护!守护陛下,守护同僚,亦要……守护自身!本王,等着你们凯旋!”
“誓死守护!”暗卫们压低声音,齐声应诺,眼中是无可动摇的决绝。
最后,她来到神武门外,禁军布防区。
此处明面上仍由赵贲负责,但萧清璃早已安排了人手混入其中,并让承影带着谢云止的部分力量暗中监控。她并未直接现身,而是远远望了一眼那巍峨的宫门,以及门后那条通往天坛的御道。
“赵贲……”她心中冷笑,“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她转向身旁的谢云止,一切尽在不言中。
巡视完毕,东方天际已泛起鱼肚白。祭天大典的钟声,即将敲响。
萧清璃回到属于她的位置,深吸一口气,将所有的情绪压下,只剩下冰封般的冷静与锐利。
谢云止站在她身侧,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低语道:“夫人运筹帷幄,将士用命,此战,必胜。”
萧清璃反手握紧了他,感受着那令人心安的力量。
凤眸微抬,望向渐亮的天穹。
山雨已至,她已张网以待。今日,便要在这祭天之所,凤鸣九霄,定鼎乾坤!
(第一百六十七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