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厅设备技术处的大楼,窗明几净,带着一种与矿务局截然不同的、近乎无菌的秩序感。王强被领进一间宽敞却略显空旷的办公室,空气里飘着新家具和打印纸混合的味道。处长张明远笑容可掬,热情地与他握手,言语间满是“集中优势力量”、“攻克行业壁垒”、“核心骨干支撑”之类的宏大词汇。
“王强同志,欢迎啊!厅里对这次智能开采核心系统的研发高度重视!你的到来,就是给我们项目组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张明远亲自给他泡了杯茶,姿态放得很低,“矿上的新系统搞得很成功,厅领导都高度关注,这次借调,也是希望你能把一线的宝贵经验带到省里来,推动全省的智能化进程嘛!”
王强保持着礼貌的微笑,心里却绷着一根弦。他环顾四周,办公室很大,设备崭新,但除了张明远和一个年轻的助理,再无他人。“张处长,项目组其他成员呢?研发计划什么时候启动?我想尽快熟悉情况,开展工作。”
“啊,不急不急!”张明远摆摆手,笑容不变,“项目还在筹备阶段,需要整合各方资源,走流程嘛。厅里的大项目,牵涉面广,协调起来需要时间。你先安顿下来,熟悉熟悉省厅的环境。住处都安排好了吧?就在厅里的招待所,条件还不错。”
接下来的几天,印证了王强的担忧。所谓的“智能开采核心系统研发项目组”,门牌挂得堂皇,办公室里却只有他一个常驻“骨干”。张明远偶尔露面,不是开会就是出差,绝口不提具体研发任务。分配给他的工作,竟是整理一些陈年的、与智能开采关联度极低的设备档案资料,或者审阅几份早已过时的、概念性的行业报告。王强几次主动询问项目进度和具体分工,都被张明远以“还在协调”、“等领导批示”、“你先沉淀沉淀”等理由搪塞回来。
他像一个被精心安置在橱窗里的展品,远离了矿务局那充满机油味、汗味和蓬勃生机的维修车间,被隔绝在这光鲜亮丽却毫无生气的“核心”项目之外。这根本不是借调,这是一次技术流放!目的就是将他这个矿务局技术革新的关键人物,从一线战场调离,让新系统失去灵魂。
王强坐在安静的办公室里,看着窗外车水马龙,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矿务局的通讯群组里,信息不断跳动。老张发来了徒弟们对照他编写的《新型电液控制系统操作维护宝典》进行实操训练的照片,几个年轻面孔神情专注;李卫国在群里通报“技术保障与迭代攻坚小组”第一次例会顺利召开,确定了几个优化方向;钱明则@他,询问一个关于系统冗余设计的细节问题。
王强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憋闷和不甘。王局的安排是对的!技术不能断档,新系统必须生根!他迅速点开钱明的问题,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将自己在无数次调试中积累的经验和思路倾注在回复里。紧接着,他又在群里@了老张和几个徒弟,针对他们训练中暴露出的一个操作习惯问题,详细指出了改进要点和可能的风险。
“收到!王顾问!”
“明白了,王队!我们马上调整!”
“谢谢王队指点!”
看着徒弟们快速而有力的回应,王强冰冷的指尖似乎也感受到了一丝来自远方的暖流。王磊为他保留的“首席技术顾问”身份和建立的远程参与机制,成了他此刻唯一的支点。他不能回去,但他绝不允许自己与矿务局的技术革新脱节!他要把被省厅“雪藏”的时间,变成远程引领、深化矿务局技术火种的机会。他打开文档,开始梳理下一个需要重点培训的技术难点。
---
矿务局财务科的气氛,在赵静那次犀利的质问后,陷入了一种微妙的、令人窒息的平静。孙德海那张圆滑的笑脸消失了几天,再出现时,虽然依旧挂着笑,但眼神里多了几分阴沉和疏离。关于西一采区“宏鑫”配件的问题,他避而不谈,仿佛那天的交锋从未发生。
然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却在涌动。
这天下午,赵静正在分析另一组数据,人事科的一位副科长敲门进来,脸上带着公事公办的微笑:“小赵啊,有个事跟你通个气。最近局里几个部门岗位轮换,考虑到你在成本分析中心工作很辛苦,也做出了不少成绩,处里研究决定,把你调到档案室担任副主管。那边工作相对清闲些,也能更好地发挥你细致认真的长处。明天就去报到吧。”
调令!明升暗降!
档案室副主管,听起来是个“主管”了,但谁都知道,那是个远离核心业务、远离数据、远离监督锋芒的养老部门。这是要将她这柄刚刚崭露锋芒的“查账利刃”,彻底封存起来!
赵静的心猛地一沉,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孙德海的反击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狠辣,直接利用组织程序来掐灭她的声音。她看着人事副科长那张公式化的脸,知道这背后必然有孙德海,甚至更高层级的力量在推动。
“科长,”赵静站起身,声音不大,却异常清晰,“调令我收到了。但在正式交接前,关于西一采区‘宏鑫’配件的问题,我还有一些关键证据链需要补充完整,形成最终的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涉及国有资产是否流失,采购程序是否合规的重大问题。按照新规,我有责任和义务完成它。请给我三天时间。”
人事副科长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小赵,工作交接要紧,那边档案室也等着你去理顺呢。遗留问题,可以移交给接替你的同事嘛。”
“这份报告涉及大量原始凭证比对和供应商背景深度核查,交接需要时间,而且需要高度的专业性和连贯性,仓促移交容易造成疏漏。”赵静寸步不让,目光直视对方,“三天。报告完成后,我会亲自呈送王磊局长审阅,同时完整移交给接替的同事。这是对工作负责,也是对组织负责。”
她搬出了“新规”和“王磊局长”,更强调了问题的严重性。人事副科长眼神闪烁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赵静如此强硬且条理清晰。他犹豫片刻,含糊道:“这个…我得请示一下领导。你先准备报告吧。”说完,匆匆离开了财务科。
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其他同事都低着头,假装忙碌,气氛压抑得能拧出水来。孙德海的位置空着,不知去了哪里。
赵静坐回位置,手指微微有些颤抖,但眼神却更加锐利。封存?没那么容易!她迅速打开加密文件夹,将前期搜集的所有关于“宏鑫”公司的异常数据、资质文件、价格比对、故障记录,以及孙德海的签名审批单据,全部整理出来。她知道,这三天,是她最后的机会,也是对方最后的疯狂反扑期。她必须在这三天内,将这份指向明确的、能撕开黑幕一角的报告,交到王磊手中!
---
小会议室里,王磊听完了钱明关于王强在省厅被“雪藏”的详细汇报,也接到了人事科关于赵静调动的请示电话。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那平稳的节奏仿佛蕴含着无形的力量。
“王强同志在省厅的工作安排,由省厅决定。但矿务局技术保障小组的首席顾问职责,是他必须履行的!这一点,要通过正式渠道向省厅设备技术处报备。”王磊的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告诉张明远处长,王强同志承担着我局核心技术支撑的重任,每周需要固定时间远程参与我局的技术决策会议和人才培养工作,这是省厅借调时双方达成的共识,请他务必保障王强同志的时间和通讯条件。措辞要正式,态度要坚决。”
“明白!”钱明立刻记录。
“至于赵静…”王磊眼神微凝,“人事调动程序,按正常流程走。但她的那份关于‘宏鑫’配件的调查报告,是成本管控新规执行以来发现的重大疑点,必须完成!告诉她,我等着看这份报告,三天后,直接送到我这里。在此期间,财务科必须全力配合她取证工作,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阻挠!这是命令。”
钱明和李卫国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振奋。王磊这两道指令,一个为远在省厅的王强硬生生开辟了一条持续贡献技术力量的通道,另一个则为身处漩涡中心的赵静撑起了最坚实的保护伞,为她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另外,”王磊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二人,“孙德海的问题,不能只盯着赵静发现的这点。让纪检的同志介入,顺着‘宏鑫’这条线,查!查它的背景,查它和省厅设备处推荐的历史渊源,查它所有的供货合同和资金流向!要不动声色,但务必深挖!郑毅倒了,沉渣泛起,正好借这个机会,把水底的石头摸清楚!”
“是!”李卫国沉声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
三天后,省厅设备技术处办公室。
王强正通过加密视频系统,远程指导矿务局技术小组的徒弟们解决了一个新系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出现的信号干扰问题。徒弟们兴奋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充满了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王顾问,您这手册里写的抗干扰方案太管用了!”
“是啊,按步骤操作,问题立马就定位了!”
王强紧绷了几天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心的笑容。他刚结束通话,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张明远走了进来,脸上的笑容有些勉强。
“王强同志,矿务局那边发来了正式的公函。”他将一份文件放在王强桌上,“强调了你在矿务局技术保障工作中的顾问职责,要求保障你每周固定时间的远程参与…呵呵,王磊局长对技术工作真是重视啊。”
王强拿起公函,看着上面矿务局鲜红的公章和王磊的签名批示,心中一定。“张处长,这是我本职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借调前约定好的。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不影响在省厅的工作。”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喙的力量。
张明远看着王强平静却坚定的眼神,又瞥了一眼那份措辞正式、分量十足的公函,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终只干巴巴地说:“嗯…理解,理解。那…你安排好就行。”说完,有些悻悻地离开了。
王强看着他的背影,知道这第一回合的较量,王磊为他赢下了阵地。他拿起手机,给王磊发了一条简短的信息:“渠道畅通,技术火种未熄。王强。”
与此同时,矿务局局长办公室。
赵静将一份装订整齐、厚达数十页的《关于西一采区液压支柱配件采购异常情况的调查报告》双手放在了王磊的办公桌上。她的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但眼神却亮得惊人,像淬过火的刀锋。
“王局,报告完成了。所有数据、凭证、供应商资质疑点、审批流程漏洞,以及初步的损失估算,都在里面。”
王磊拿起报告,没有立刻翻开,而是看着赵静:“这三天,不容易吧?”
赵静挺直脊背:“职责所在。”
王磊点点头,目光落在报告封面上,手指轻轻拂过。他没有看赵静,却对着一直站在旁边的钱明和李卫国沉声道:“通知纪检组,按报告提供的线索,立即启动对孙德海及相关采购流程的全面审查。通知审计处,同步介入,彻查‘宏鑫’公司所有与我局的业务往来和资金流向!”
“是!”钱明和李卫国肃然应命。
王磊这才翻开报告的第一页,目光锐利如鹰。赵静的报告,如同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已经划开了腐败的第一道口子。而他的命令,则是要将这把刀递出去,让它沿着这切口,更深、更狠地剜下去!
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数据和赵静那虽疲惫却异常坚定的脸庞。省厅的软刀子,财务科的暗算,都被王磊以更硬的骨头、更明的规矩、更快的行动,生生挡了回去。淬火之路,每一步都踩着荆棘,但新刃的光芒,已开始灼烧那些盘踞在褶皱深处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