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后的苏家村,午后的阳光有些灼人,可村头的药材学堂里,却坐得满满当当。二十多个乡亲挤在简陋的木桌旁,手里拿着纸笔,眼神专注地望着讲台——这里正在进行苏清鸢开设的“医术小课堂”第一节课,主题是“夏日常见小毛病的识别与处理”。
开设小课堂的念头,源于半个月前的一件事。那天,村里的孩子小宝在院子里玩耍时,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手背,红肿起了水泡。小宝的奶奶慌了神,竟听信偏方,往水泡上抹了一层草木灰,结果导致伤口感染,红肿蔓延到了胳膊。苏清鸢上门诊治时,看着孩子痛苦的模样,既心疼又无奈。她了解到,乡亲们大多缺乏基本医疗常识,遇到小伤小病,要么硬扛着不处理,要么用“土办法”瞎折腾,往往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大家看,这是发烧时用的体温计,咱们把它夹在胳膊下,五分钟后拿出来,超过三十八度五,就得想办法降温了。”苏清鸢拿着一支简易体温计,举到众人面前,一边演示用法,一边讲解,“发烧分两种,若是流清鼻涕、怕冷,是风寒感冒;若是流黄鼻涕、喉咙痛,是风热感冒。风寒感冒可以喝生姜红糖水,风热感冒就用金银花泡水喝,这样对症下药,好得才快。”
她怕大家记不住,特意把两种感冒的症状、区别和处理方法,写在提前准备好的木板上,挂在学堂的墙上。“大家不用死记硬背,记住‘清涕怕冷是风寒,黄涕咽痛是风热’就行。”苏清鸢笑着编了句口诀,乡亲们跟着念了几遍,纷纷点头说“好记”。
讲完感冒发烧,苏清鸢又拿出几个布偶,模拟外伤场景。“要是不小心割伤了手,首先得用干净的布按住伤口止血,千万别用脏水冲,也别像小宝奶奶那样抹草木灰。”她一边说,一边用布偶演示,“止血后,用烧开冷却的温水冲洗伤口,再涂上止血散,用纱布包好,每天换一次药,很快就能好。”
李婶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打断提问:“清鸢姑娘,要是伤口在脚上,走路不方便,要不要一直躺着?”苏清鸢笑着回答:“李婶,不用一直躺,只要别让伤口沾水、别用力摩擦,正常走路没问题,适当活动还能让伤口好得更快。”
除了外伤处理,苏清鸢还重点讲了溺水急救。“夏天孩子们爱去河边玩水,万一发生溺水,救上来后先把人放在坡上,头朝下,拍后背把呛进去的水吐出来。”她让两个乡亲配合,一个扮演溺水者,一个扮演施救者,现场演示急救步骤,“要是溺水者没了呼吸,就按压胸口,按三十下,再做人工呼吸,重复几次,直到恢复呼吸。”
演示结束后,张大叔搓着手说:“清鸢姑娘,这些法子太实用了!以前只知道溺水了要控水,没想到还有这么多讲究,以后真遇到事,就不会慌了。”苏清鸢点点头:“这些急救方法看着简单,但关键时刻能救命,大家一定要记牢,回去也教给家里人。”
为了让乡亲们能在紧急情况下自救,苏清鸢还特意带来了十几种常见的野生草药,摆在桌上。“大家看,这个长着锯齿叶、开小黄花的,叫蒲公英,挖它的根煮水喝,能清热解毒,嗓子痛、长疮都能用;这个藤蔓上长小刺的,是拉拉秧,用它的叶子捣碎敷在扭伤的地方,能活血化瘀,减轻疼痛。”她拿起每种草药,都详细讲解外形特征、生长地点和用法,还让大家轮流上手摸一摸、闻一闻,加深印象。
“这个是艾草,咱们村里到处都是,夏天用它煮水洗澡,能防蚊虫叮咬;要是受了凉,用艾草煮水喝,还能驱寒。”苏清鸢说着,把艾草分发给大家,“大家回去后,可以在院子里种几株,既方便又实用。”乡亲们拿着草药,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李婶还特意用布包好,说要带回家种在菜地里。
小课堂的时间定为每周三下午,每次一个时辰。为了让大家能反复学习,苏清鸢把每次讲课的内容都整理成简单的小册子,分发给乡亲们。册子上没有复杂的文字,大多是图画和口诀,比如“烫伤处理口诀”:“烫伤别慌,冷水冲凉;水泡别挑,涂药包好;严重送医,莫等拖延”。
第二节课讲的是“小儿常见病症处理”,苏清鸢特意邀请了村里有孩子的家庭参加。她教大家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看舌苔,厚白就是积食;摸肚子,胀硬就是不消化”,还现场演示了如何给孩子做推拿:“用手掌顺时针揉肚子,每次揉五十下,每天揉两次,能帮助消化”。
有位年轻妈妈问:“清鸢姑娘,孩子半夜发烧,身边没有药,该怎么办?”苏清鸢回答:“可以用温水给孩子擦额头、腋窝、大腿根,通过物理降温缓解,要是烧到三十九度以上,就赶紧找我或者去镇上看诊,千万别耽误。”她还教大家用鸡蛋清和银饰给孩子“刮惊”,缓解孩子受惊吓后的哭闹,现场不少妈妈都跟着学,手法从生疏到熟练,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
随着小课堂的持续开展,乡亲们的医疗常识越来越丰富,处理小伤小病也越来越得心应手。有一次,张大叔在地里干活时,不小心被镰刀割伤了手指,血流不止。他按照苏清鸢教的方法,先用干净的布条按住伤口止血,再用随身携带的蒲公英根嚼碎敷在伤口上,最后用纱布包好,不仅止住了血,伤口也没有感染。他特意在下次小课堂上说起这件事,笑着说:“清鸢姑娘教的法子太管用了,要是以前,我肯定得跑一趟镇上,现在自己就能处理,又省钱又省事。”
还有一次,村里的老人王爷爷早上起来突然头晕,他的孙子想起苏清鸢在小课堂上讲过“头晕可能是血压高,要赶紧躺下休息,别乱动”,立刻扶王爷爷躺下,又跑去叫苏清鸢。苏清鸢赶来后,给王爷爷测了血压,发现确实是血压偏高,开了药后,叮嘱他注意休息。王爷爷的儿子感激地说:“多亏了孩子记住了小课堂讲的知识,不然真不知道会出什么事,清鸢姑娘,你办的这个小课堂,真是救了我们家老爷子啊!”
渐渐地,小课堂的名气传到了周边村子,不少邻村的乡亲也特意赶来听课。苏清鸢便把小课堂的场地换到了村里的老槐树下,每次都能吸引四五十人参加。她还邀请了仁心堂的周伯昌偶尔来客串讲课,周伯昌讲“老年人养生常识”,教大家如何通过饮食和运动预防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受到了老人们的热烈欢迎。
这天,苏清鸢正在小课堂上讲“夏季防暑知识”,看着台下认真听讲的乡亲们,有的在记笔记,有的在互相讨论,还有的在向她提问,心里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开设的不仅是一个小课堂,更是一座传递健康知识的桥梁,能让乡亲们少受病痛的折磨,少走弯路。
夕阳西下,小课堂结束后,乡亲们陆陆续续离开,李婶走在最后,笑着对苏清鸢说:“清鸢姑娘,下次能不能讲讲‘如何预防庄稼病虫害’?咱们学了医疗常识,也想多学点种庄稼的本事,跟着你,总能学到有用的东西!”苏清鸢笑着答应:“好啊,下次我就请张大叔来讲,他种庄稼有经验,肯定能帮到大家!”
看着乡亲们远去的背影,苏清鸢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医术小课堂会一直办下去,她会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把更多实用的医疗常识和生活技巧传授给乡亲们,用自己的力量,让苏家村的乡亲们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地生活,让这个小小的村庄,充满温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