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勐的蓝图
大水利工程的决议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汉部落内部激起了层层叠叠的波澜。兴奋、期待、忧虑、决心……各种情绪交织弥漫。司工坚手更是立刻进入了废寝忘食的状态,整日带着他手下最得力的几名工匠和学徒,不是埋首于一堆写写画画的木牍兽皮之前,就是亲自外出,沿着大河上下游跋涉,进行初步的勘探与选址。
这一日,一场关于水利工程初步构想的研讨会在议事厅召开。与会者除了阳歌、坚手、稷等核心决策层,还特意叫上了如石——因其侦察队对地形地貌最为熟悉,以及数位负责具体工程的工匠头领。厅内中央,铺开着绘最新绘制的、标注了更多细节的地势图,上面已经用炭笔画出了几道初步设想的水库坝址和主干渠线路。
讨论异常热烈,也充满了技术上的争执。
“水库选址必须万无一失,坝基需建于最坚实的岩层之上,我看上游黑石峡口最为合适!”一位老工匠指着地图上一处狭窄的谷口。 “但那里距离主要农耕区太远,开凿引水渠工程量太大!不如在下游青泥湾,地势更为平缓,取土筑坝也容易些。”另一人提出不同意见。 “青泥湾地基多为淤泥,如何承载巨坝之重?一旦溃决,后果不堪设想!” 关于主干渠的走向,争论同样激烈。是遇山开山、遇谷架槽,追求最短距离?还是顺应现有地势,迂回前进,减少工程量?
众人各抒己见,各有道理,一时间难以决断。阳歌凝神听着,并未轻易表态,他知道这种大型工程的前期规划必须慎之又慎。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之际,一个略显青涩却异常沉稳的声音从靠近门口的位置响起:
“父亲,各位叔伯,勐有一点浅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闻声望去,只见勐不知何时安静地坐在了会议角落旁听。经历上次清剿流寇的挫折与母亲岩灵冷酷却精准的复盘后,这个年轻的继承人似乎沉淀了许多,眉宇间少了几分跳脱,多了几分沉稳与思索。他此次参会,本是阳歌有意让他旁听学习,并未指望他能提出什么见解。
阳歌微微颔首:“但说无妨。”
勐起身,走到大地图前,先是对诸位长辈行了一礼,然后手指并未指向那些争论的焦点,而是落在了地图上几条被特别标注出来的、略显扭曲的深色线条上——那是此次洪水过后,大地留下的“伤疤”,即洪水在平原地区冲刷形成的巨大自然沟壑。有些沟壑深达数米,宽如街道,内部淤泥沉积,却也是洪水退去的主要通道。
“诸位叔伯争论渠道路线,皆在思考如何‘新建’。”勐的声音清晰,带着一种与他年龄略不相符的冷静分析,“但为何不思索,如何‘利用’已有之物?”
他的手指沿着一条最大的自然沟壑滑动:“这些沟壑,是洪水以其伟力,自然冲刷形成的最‘顺畅’的通道。它们的方向,本身就顺应了地势的高低走向,是最天然、阻力最小的水流路径。”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众人,眼中闪烁的竟不是工匠的思维,而是一种类似于军事地形分析的锐利光芒——这正是岩灵日夜熏陶和他自身实践所领悟的精华。
“我们若将主干渠的路线,与这些现有的巨大沟壑相结合呢?”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思路,“不必全部推平重挖,而是对其进行人工改造和加固——清除沟内淤积,拓宽局部狭窄处,用石料砌筑加固两侧沟壁和底部防止侵蚀,在关键节点设置控制水闸。”
他越说思路越流畅,仿佛一幅蓝图在他脑中缓缓展开:“如此,我们便能借洪水之力,事半功倍!省去的将是难以计量的挖掘土方之功!而且,这些天然沟壑犹如大地经脉,其分布恰好能连接主要的农耕区域。只需巧妙规划,便能以最小工程量,织就一张覆盖大部分良田的灌溉网!”
议事厅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勐这个看似简单、却角度刁钻又极具可行性的想法给震住了!
尤其是坚手,他猛地扑到地图前,手指颤抖地比划着那些沟壑的走向,又对照着计划中的农田区域,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狂喜光芒:“妙啊!妙啊!少主此言,真乃天启!老夫……老夫只想着如何从头建造,却忘了向洪水这‘老师’现成的杰作去学习!利用现成沟壑,改造加固……这……这至少能省去三分之一,不,近一半的工程量!而且水流走向必然顺畅!”
如石也恍然大悟,连连点头:“没错!这些沟壑的位置和走向,确实是最符合地势的,我们勘探地形时早已验证过!少主观察入微!”
稷抚掌大笑:“好!好一个‘借洪之力’!如此一来,渠成之后,水流奔腾,恰是沿着洪水曾经肆虐之路去滋润禾苗,岂非天意!”
众人纷纷赞叹,看向勐的目光彻底改变。这不再是需要呵护的雏鸟,而是一只开始展露敏锐目光和独特思维翅膀的幼鹰。
阳歌静静地看着儿子,心中涌起的波澜远胜于听到任何技术突破。他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巧妙的水利规划建议,更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思维特质——将军事地形学的观察与利用能力,创造性地应用于民生建设。这是一种超越单纯勇武的、更具潜力的统帅思维。
“勐,”阳歌开口,声音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与欣慰,“你的提议,极具价值,目光独到,能学以致用,化害为利。此策,当采纳为水利工程规划之要旨!”
他顿了顿,朗声道:“赏勐,新铸精钢佩剑一柄,帛布五匹!并,自即日起,勐加入水利工程筹划组,跟随坚手大工师学习,参与具体规划勘测!”
这份嘉奖,意义非凡。不仅是物质上的,更是对其能力的正式认可和赋予重任。
勐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努力保持镇定,深深一礼:“谢父亲!勐必尽心学习,不负期望!”
岩灵站在一旁,看着儿子,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底深处那一闪而过的骄傲与暖意,却未能完全掩饰。
后继有人。
这一刻,所有人心头都闪过了这个词。年轻的一代不仅正在成长,更开始用他们新颖的视角和学到的知识,反哺部落,参与到决定部落未来的核心决策之中。这比任何蓝图都更让人感到安心和充满希望。
勐的蓝图,绘就的不仅是一条水渠,更是汉部落传承与未来的康庄大道。
第二百七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