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在黎明前渐渐停歇,只留下湿漉漉的街道和空气中清冷的寒意。流风城在经历了一夜的喧嚣与厮杀后,陷入了短暂的沉寂。我和墨七没有片刻停留,趁着天色未明,悄然离开了已成是非之地的“听风客栈”,依照地图指示,向着城北的断空崖疾行。
断空崖,位于流风城以北三十里外,是横亘于迷踪林海与北部雪原之间的一道巨大山脉的起点。崖高千仞,直面无尽云海,寻常人难以攀登,是名副其实的“断空”之地。
我们一路潜行,避开官道,专走山林小径。经历昨夜一战,墨七伤势加重,气息明显萎靡,而我也因强行引动“凋零”之力,灵魂受创,经脉隐隐作痛,唯有右臂煞骨依旧沉凝,仿佛昨夜那诡异的枯萎之力与它毫无干系。
一个时辰后,我们抵达了断空崖脚下。抬头望去,陡峭的崖壁如同被巨斧劈开,直插云霄,上方云雾缭绕,看不到顶端。凛冽的山风从崖上呼啸而下,带着雪原的冰冷气息。
“上去。”墨七言简意赅,率先寻找可供攀援的路径。以我们现在的状态,攀登如此险崖,无异于一次新的考验。
然而,就在我们准备徒手攀岩之际,崖壁上方云雾突然剧烈翻涌,一道柔和却恢弘的白光自云海中透射而下,精准地笼罩在我们身上。
白光并不刺眼,反而带着一种温润的力量,瞬间驱散了山风的寒意和我们身上的疲惫伤痛。我感觉体内躁动的力量都平复了许多,灵魂的创伤也仿佛被滋润。
紧接着,在白光引导下,我们的身体竟不由自主地缓缓悬浮起来,如同被无形的力量托举,沿着陡峭的崖壁,平稳而迅速地向上升去!
云雾在身旁飞速掠过,湿冷的触感清晰可辨。不过片刻功夫,我们便穿透了厚厚的云层,眼前豁然开朗!
脚下是翻滚的无边云海,如同白色的绒毯,遮蔽了下方的大地。头顶则是湛蓝如洗的天空,阳光毫无阻碍地洒落,将云海染上一层金边。而我们所处之地,正是断空崖的顶端——一片极为开阔、平整,仿佛被人工削平过的巨大石台。
石台边缘,矗立着几根雕刻着日月星辰图案的古老石柱,散发出沧桑而神秘的气息。
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悬浮在石台前方云海之上的那一艘通体流线型、闪耀着淡淡银辉的巨舟!
舟身长约二十丈,造型古朴而优雅,不见帆桨,船体表面铭刻着无数细密复杂的符文,正汲取着周围的云气与日光能量,散发出强大的灵力波动。舟首站立着数道身影,皆身着素白长袍,衣袂在云端风中飘动,宛如仙人。
这便是观星阁的接引——云海仙舟!
我们缓缓落在石台上,白光消散。仙舟之上,一名看似为首的中年修士目光平静地扫过我们,尤其是在我身上停留了一瞬,微微颔首:“奉阁主之命,接引二位前往观星阁。请登舟。”
他的语气平淡,不带丝毫情绪,仿佛我们只是两件需要运送的物品。
我和墨七对视一眼,压下心中的震撼,迈步走向仙舟。一道银色的光梯自舟舷垂下,我们踏足其上,光梯便自动回收,将我们带入舟内。
仙舟内部比外面看起来更加宽敞,装饰简洁却处处透着不凡,淡淡的檀香与灵气混合,沁人心脾。透过两侧类似水晶般透明的舷窗,可以清晰地看到外面飞速掠过的云海和无垠天空,速度之快,远超世间任何骏马良驹。
“行程需一日夜,期间勿要随意走动,静心调息即可。”那中年修士交代了一句,便不再理会我们,与其他几名白衣修士各自盘坐,闭目养神。
仙舟无声无息地启动,破开云浪,向着北方疾驰。
我和墨七在指定的位置坐下,尝试调息。在这仙舟之上,灵气充沛而纯净,对我体内驳杂的力量竟有几分梳理和安抚之效。尤其是那“凋零”意蕴和煞气,在如此环境中,似乎都蛰伏得更深了。
我靠在舷窗边,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云海与偶尔从云隙中露出的、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巅,心中思绪万千。从静思苑的死寂,到宗庙地下的惊变,再到迷踪林海的亡命,地火熔窟的淬炼,流风城的暗杀……一路行来,步步杀机,几经生死。如今,终于踏上了前往观星阁的路途。
那位“星见”凌素问,究竟是何等人物?他真能解开我身上的谜团,指明前路吗?还有他所说的“雪顶之上,星殒之地”,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仙舟穿梭于云海之上,日升月落,星辰轮转。
当日轮再次从东方云海跃出,将万丈金光洒满舟内时,前方视野尽头,出现了一片令人震撼的景象。
那是一片悬浮于高空之上的**巨大山峦**!数座雪峰刺破云海,如同撑天之柱,山体上隐约可见无数亭台楼阁、飞檐斗拱,在晨曦与云雾间若隐若现,宛如传说中的仙境。一道道彩虹如同桥梁,连接着不同的山峰,更有仙鹤祥瑞穿梭其间。
山峦的最高处,一座通体由某种白色玉石构筑而成的巨塔直插苍穹,塔尖仿佛与星辰相接,散发出浩瀚而神秘的波动。
那里,便是北境超然物外的神秘势力——观星阁的真正所在!
仙舟开始减速,向着那片悬浮山峦最外围的一座平台降落。
我的心,也不由自主地提了起来。
答案,似乎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