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的话音刚落下,百官喜形于色。
在皇帝手下做事,和跟太子打交道,完全是两种状态。
皇帝一上朝,他们连觉都不敢睡踏实。
可换作太子,那可轻松太多了。
“还有……”
“明天,咱亲自送秦王下江南!”
“之后,朝中事,直接找太子就行。”
此言一出,众人正色以对,心里却乐开了花。
诸王之中,朱标最懂老爷子的心思。
这次钟山行宫的差事太要紧,不然老爷子恐怕还赖在太后那儿不走。
现在把朝政交给他,明摆着就是想抽身去那桃花村。
秦王朱樉这边,心里五味杂陈。既舍不得,又按捺不住兴奋。
“秦王下江南!”光是想想就痛快。
“爷爷……”
老爷子忽然一怔,目光落在一旁的朱允熥身上。
这孩子满脸迟疑,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
朱允熥这才开口:“爷爷,我也想去,跟二叔一块儿。”
“哦?为什么?”
“我从小在宫里长大,从没出过宫门……”
这话一出,朱标心头一酸。
他这个太子忙于政务,对自己的儿子们关心太少,尤其是允熥。
这次大病初愈,倒是和这孩子亲近了些。
老爷子笑了笑,伸手摸了摸朱允熥的头。
“你性子温和,像水一样。你二叔脾气暴躁,身边没人劝得住。”
“你去,也能帮他稳住心性。”
“不过,这趟可不是去玩的。”
“你能吃苦吗?”
朱允熥一听这话,心里就有底了。
他立刻点头:“能吃!”
老爷子爽朗一笑:“好,老二,你准备一下,带上你这侄儿,去走一遭。”
朱允熥欣喜若狂。
一旁的朱允炆却面色黯淡,眼里满是嫉妒。
但他此刻更在意的,是老爷子提到的那个名字——“雄英”。
“怎么可能?”
他心乱如麻,只想立刻回去,向母亲倾诉心事。
……
随后的日子,大明的气氛渐渐平稳下来。
工部连同军器监,热火朝天地开始试验与制造。
房中所有资料都被誊抄。
老爷子下令,把原来保存完好的文献集中整理。
怀城也在加紧建设中。
因“水泥”的出现,于修明提议,先用在怀城试点。
老爷子欣然应允。
于是,一座座与传统木结构不同的房屋拔地而起,甚至还有两层、三层的小楼。
那边如火如荼。
这边,黄子澄也踏上了北上的路,与之前的礼部尚书赵茂命运相似,被“流放”出京。
凑巧的是,二人在北上途中相遇。
异乡重逢,别有一番滋味。
北风呼啸,黄沙漫天。
两人一边喂马,一边畅谈,彼此投契。
但同时,他们也察觉到了北方草原的铁骑威势。
更有一股陌生的力量,正悄然崛起——那不是草原骑兵,而是一支长相异样、气势逼人的神秘势力。
……
老爷子回到了桃花村。
宫里的事务全权交给了太子朱标。
他则心安理得地在这个小村庄安顿了下来。
没有堆积如山的奏章,也不用彻夜操劳国事。
起初,老爷子还真有点不适应。
可没过几天,他就给自己找了点事干。
抄起锄头,跟村里老农一道,下地开荒。
日出干活,日落回家。
马皇后陪在身边……
这样的日子,老爷子喜欢得紧。
他曾在梦里多少次想过这样的生活。
如今,真落在了自己身上。
把所有担子都交给了太子,他只管和皇后过日子,颐养天年。
平平淡淡!
可之前,皇后一走,太子也病倒了……
老爷子对这份平静,早已不敢奢望。
如今,一切又回来了,仿佛梦里重逢。
老爷子从没觉得这么轻松、自在。
……
夏天来了,热得人喘不过气。
太阳刚冒头,就已经火辣辣地晒着。
桃花村外,阳光一点点加热大地。
老爷子扛着锄头,汗珠子往下掉。
曾经坐在龙椅上批奏章的日子,让身子骨都差了不少。
现在,一天天地养了过来。
走路有劲儿了,皮肤晒成了健康的麦色,连脸上的皱纹都淡了些,气色比年轻时还好。
推开院门,老爷子把锄头靠墙一放,笑呵呵地说:
“妹子,你记得不?隔壁那老家伙前几天还笑咱不会种地!”
“现在你去瞧瞧,我挖的垄,比他还齐整!”
“哼,跟咱比种地,咱四岁就会一边放牛一边翻土!”
马皇后从屋里走出来,笑着摇头。
“你就不能改改这脾气?”
“啥事都要争个高下。”
老爷子摆摆手,不以为意。
“这叫啥争强?我下午还要下棋呢!”
“你猜怎么着?村里还真有高手!”
“字儿都不认几个,可下棋,咱还真得动点脑子。”
马皇后笑出声来:“你那点棋艺,谁下得过才怪。”
“嘿,你等着瞧吧!”老爷子不服输。
脸上的笑意忽然更深了:“妹子,咱盼了多久的日子啊!”
“以前都不敢想,绝望过,现在却真过上了。”
“嘿嘿,这锄头,握着就是踏实。”
马皇后接过话:“好日子也没几天了,你看盘子里,那是老大上次带来的土豆。”
“我给你炒了盘土豆丝。”
“再过几天,就能收成了。”
“等那时,还得你向天下人宣布。”
“熟了!”老爷子激动得不得了。
他急匆匆地跑进来,嘴里念叨着,“我想好了,找到大孙子,过了年就动手!”
“先把老大扶上位,再帮大孙子登上皇位!”
“三代帝王之相,大明谁能敌?”
马皇后轻轻一笑,眼神里透出一丝思念,刚想开口说话。
突然!
她赶紧说道:“哎呀,对了!老二来信了,说是在外头……还碰上了梦里的那位大臣!”
“叫什么三杨中的杨士奇?”